写下这个问题后脑海里突然开始播放伍佰的那首《突然间的自我》,还有当时他在台喝口啤酒的画面,当然还有台下的欢呼声。这个原本在颜值上没有任何胜算的的男人靠着他独具魅力的“自我”俘获了众多芳心,长满沟壑的脸也为粉丝心目中另一种美的表现。这让我又想起一个名字,“赵传”。
他们都是实力派的代表。最有实力的歌声都是可以闭上眼睛就可以被打入内心的。我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可以不顾一切洒脱地面对生活。我们在听歌的时候不会用脑子去判断歌词的合理性,只是用心去跟随着旋律去期待那几个可以拨动心弦的字眼。
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感受,是我们所有内心活动的基本动作。在纷杂的城市生活中,我们更多期待感受到底的就是那个“真实的自我”——现实生活中太难找到它。
几乎日常中大部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都来自于与“自我”的预期不符。尤其当我们抱怨他人时,背后往往是出自对于“自我”的保护心理——“他居然是这样的人,我才不会和他一样”。这样的情况在工作中尤为突出,因为工作本身所追求的协作效率就会让每个人更加频繁地在是否坚持“自我”与妥协之间做出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容易被忽视但又持续耗费精力的事情。所以往往换个环境,比如出去旅游一圈回来后就会发现心宽了很多,很多事儿不是个事儿。我没办法送你机票,但是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给你些对此客观的认识,这样在你无法脱身的情况下多少有些替代作用。
让我们泡杯茶,一起端详一下这个经常让我们为之迷恋又拉我们入坑的“自我”。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自我”这个东东往往是被碰到或者偶遇的,而非苦苦寻求到的。比如在工作中,每次在与同事的争执之后,你都会通过“什么不是自己想要的”来不断获得一个更加笃定的“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再比如,假期与好朋友在青山绿水间撒野烤串时,突然有了碰到这个“自我”的亲切感和愉悦感。不过这样的时间长了,你又会陷入一种自我价值缺失的境地,心底开始想念那个在战场上奋力杀敌赢得荣誉的“自我”。
自身预期与周围环境的不平衡导致我们产生对新的“自我”的渴望,而单方面地逃离或者追求某一理想环境,会导致新的焦虑产生。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理想的环境让我们来保全“自我”。现实又展示出了它残酷的一面。社会心理学很早就给了我们相关的观察视角来帮助我们降低焦虑,甚至驾驭“自我”。
先来认识一个概念“可能的自我”(Markus&Nurius,1986)。简单画了一个图,可以看到它包含两个最基础的方面:我们梦想中的自我——富有、苗条、被爱......和害怕成为的自我——贫穷、视野、孤独……。梦想中的自我又被称为积极的自我,它促使我们朝着自己意愿的方向去努力,甚至会告诉我们不要过多理会可能发生的问题,就像你身边一个积极的鼓吹者;害怕成为的自我又被称为消极的自我,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犯过的错,甚至会用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错来提醒我们回避,不要越雷池半步。在这两个自我不断冲突与对话的中间,是我们眼下认定的那个“应该成为的自我”,由它具体影响我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难以发现自我的第一原因,是在遭遇冲突之后没有静下心来同时去审视一下这两个自我,而是单纯地受到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让当下那个“应该成为的自我”偏执地归顺到了其中某一方。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花时间同时想想你梦想和害怕的样子。
我们很难找到自我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两个自我无时无刻不在受我们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们在变化。用下图表示一下,你就能明白。而社会自我又包含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我们扮演的角色、社会同一性、社会比较、成功和失败、他人的评价。
你看,想要找到真正的自我恐怕真不是唱唱歌喝喝酒就能做到的。“自我”对于我们从来说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在自我博弈中去适应环境的同时去还要去改变环境。这是“造物主”为我们设计的基本运作机制,而它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也许这就是每个人在“红尘”之内的使命和苦乐来源吧。
所有去寻找真实自我的年轻姑娘,都被路上的司机骗了
红尘之外的世界没有去过,咱也不了解。只能在“红尘”之内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吧,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实践水平,让自己与各个不同的“自我”达到一种博弈间的动态平衡。总之,不能停下来,尤其不能在“红尘”之内停下来。
显然互联网给了我们彼此更高效协作与驾驭自己的能力。在为用户构建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如能对目标用户群体涌现出的“自我”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梦想与恐惧,从而给出一个恰当的补位,相信会产生绝佳的效果。
还记得前些日子在创业营给大家上课时提到的问题——“你给你的产品定下的使命是什么?仅仅希望它快速地是换回货币还是希望它能够帮助客户做些什么?如果你的客户每天都会不经意的打开手机,你认为他们在寻找什么?”
谢谢你花时间看我唠叨这么多,打开手机的那一刻,你在寻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