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请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小王子》这本书,在我家放了足足5年,在这期间,我从来没有翻开过它。我记得,当时,先生把它拿回家,兴奋的推荐我看看,理由是:特别好。

童话?《小王子》?算了吧,童话不都是假的吗?我不是真公主,生活也不是童话。一直也没兴趣看。

我认真的活成了滚滚红尘一俗人。

三十而立,一拐弯,好像爱“思考人生”了,也看些“仙”一样的书了,工作的意义?我要怎样过完这一生?人这辈子,怎么才能“随心而活”?

和20多岁时不同,那时候都是“幻想”一些事,只停留在想,缺乏行动。年龄有时候是个好东西,有时候想明白了,目标感更强,行动起来也快。

当我决定阅读这本《小王子》,看到封皮上有这么2句话:一部献给所有人看的童话,一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

周六的上午,我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一气看完。

很好,但没看懂。

一点也不伤心啊,我以为我会流泪,结果,眼眶都没湿。

首先,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小风一吹,树叶掉几片,我都能伤春悲秋一番。

其次,我阅读理解能力还不错,没理由看不懂啊。

看了这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一部全球销量和“圣经”媲美的经典,我没有感觉。

所以,有点恐慌,我看不懂童话了。

就如《小王子》中的飞行员,“可是,很遗憾,我却不能透过盒子看见小羊。我也许有点像大人了。我一定是变老了。”

有句话说,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我不甘心,再看一遍。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惜,他们中只有很少人记得这一点”。

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忧伤,纯真无邪的小王子,一次次用她的纯真和善良,让我们一层层蜕掉成人的外壳,最后看到我们曾是孩子的样子。

《小王子》是一篇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安圣埃克苏佩里。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故事。

小说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他转述了小王子对六个星球的历险,他遇见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一开始,故事的讲述者,一个飞行员,在6岁的时候,画了一幅“可怕”的画,然后他把画拿给大人看,他们认为“一副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飞行员解释,他画的不是帽子,是一条巨蟒在消化一头大象,为了大人能够看懂,他又画了第二图作品,把巨蟒肚子里的情况给画了出来,其实就是一个剖面图。

在拿给大人看,大人们不耐烦的劝他:“把这些画着开着肚皮的,或者闭上肚皮的蟒蛇的图画放在一边,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

就这样,在6岁那年,飞行员放弃了画家这一美好职业。

成年后,当在沙漠遇到小王子,小王子一开始就要求飞行员给他画一只羊,他不会画,然后他就画了小时候的那幅”闭着肚皮的巨蟒“

小王子一下子叫到,”不,不,我不要蟒蛇,它的肚子里还有一头象“,蟒蛇这东西太危险了,大象又太笨重了。”

飞行员傻了眼,小王子看懂了。

现实中,大人往往把人生理想,强加在小孩身上。用分数,名次,一个个冰冷机械的数字来衡量孩子的成长。

正如小说《小王子》中所说:“大人们就爱数据,当你向他们讲起你的一个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像你提出实质性的问题。他们从来不问你,他说话声音如何啊?她喜爱什么样的游戏啊?他是否收集标本呀?”

他们却问你:“他多大年纪呀?弟兄几个呀?体重多少呀?他父亲挣多少钱啊?”他们以为这样才算了解朋友。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房子,它的窗户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

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房子有多么好。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会惊叫到: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去年上海一篇关于“牛蛙战争”的文章,多少揭示了现在孩子的“生存焦虑”。孩子刚上幼儿园,妈妈已经把周末的时间基本排满,兴趣班,特长班,培优班,五花八门,最后,孩子身体出现问题,频繁眨眼,乱蹬腿,医生诊断,孩子患上“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原来还看过一个新闻,上小学的孩子,还没上2年,头发就出现“斑秃”,原因是精神压力过大。

求学之路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是起跑速度有多快,而是耐力有多强,抢跑几步,短期会稍显优势,但后面很容易有个“三年级现象”等着,得不偿失啊。

平时上幼儿园,周末再上各种班,换位思考,就算是大人,也受不了啊,何况还只是4、5岁的幼儿。

孩子不说,也许不知道“压力‘是什么,但他的身体会作出”反抗“。

孩子的人生刚开始,风景很美,花很香,余生还很长,你着什么急啊?

你说孩子喜欢啊,没人的时候,请大人们扪心自问,有多少次是你希望和引导孩子在喜欢?又有多少次,是你在平复“别人孩子都学了,我家也别落下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内心焦虑。

3-6岁的孩子,根据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主要以游戏为主,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激发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不排斥兴趣班,也曾经在教育机构工作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一些机构多”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一大波的广告营销袭击,大人们方寸大乱,焦虑万分。

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费用,作为教育机构,不让孩子输出点啥,好像也说不过去,功利心的存在,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反而可能破快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孩子教育重在家庭。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很多教育培养,至少在1-6岁,父母只要用心,都能做到。

抽时间尽量陪伴孩子,童年是不可逆的,去了,后期是找补不回来。陪伴的时候,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阅读一本好看的图画书,也可以席地而坐,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专注和孩子玩个游戏,玩个 玩具,比单去上个“大脑开发,提高专注力”   的益智班效果更好。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看小草发芽,看一朵花开的样子,观察一下搬家的小蚂蚁,闻闻雨后空气的味道,寻找不经意冒出头的小蘑菇。。。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深得我心:当你去附近散步时,不妨和大一点的孩子一起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默默行走,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倾听周围的声音。让孩子关注空气拂过身体的感觉。阳光是不是把皮肤晒的暖洋洋的?是否有一阵微风吹过?鼓励他们注意光线----透过树木闪烁的阳光,附近一辆汽车的反光。或者假装你们刚从另一个星球来到地球上,周围的一切全是新的。想像一下你会如何看待刷了漆的栅栏,又会怎么惊叹于路边花朵的颜色。

有时候,艺术审美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大自然,生活中就能培养,不是说给孩子报个艺术特长班就能拥有了。

养育孩子就像用手抓沙,抓的越紧,沙子反而流的越快,不如手放松,张开些,留下的会更多。

反观父母有大格局,好心态的家庭,孩子成长的更好。

原来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其中她提到,她和钱钟书都爱看书,他们的女儿钱瑗刚会走,他们也会给女儿一张小凳子,一张纸,一支笔,让她随意画,他们继续看书,仨人各干各的,都有事干。他们对钱媛也没有特别的要求,钱媛最后成长成北师大的教授,在英语专业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

高晓松,出生在高知家庭,父母,都是清华教授,他在高度包容,高度自由的环境中,好像不费力气,顺理成章读了清华,然后大学玩音乐,组建乐队,成为那时候“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直到现在,他依然活跃在大众视线中,参加“奇葩说大会”,金句不断,语言幽默犀利不乏哲理。

喜欢他的《晓说》开场白:

路,走了44年

方向,却不止一边。

行装,偏爱黑色

内心,却是此间少年

护照,48页。

但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

旅程,左右万里。

时差却最多一天。

世事,上下千年。

却偏要说出瞬间。

2013,世界依旧很大。

大到可以-----“晓说”

这些父母们,他们也很重视教育,但他们对孩子的包容度很高,不单单以考试成绩作为孩子成才的标准。他们给孩子更多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给我挣面子,做自己就好。在自由和尊重的氛围中,孩子更自尊,自信,有了主动去探索世界,主动成才的能力。

你可能会呲之以鼻的反驳,他们的家庭条件多好啊,父母本身就很利害,从小享受的教育资源都不一样。

是,有家庭和教育资源的问题,但我们更该关注的是,父母的格局。不是也有很多,家庭一样好,非富既贵,或者父母都是博士,在大学当教授,孩子一样成了“败家子”和不成材的例子吗?

曾经看过一个学霸妈妈的家教50句箴言,其中有一句我印象特别深刻:儿子,你考上大学,是我的儿子,你扫马路,也是我的儿子。

父母的格局和心态,会助力孩子成就更好的未来。

琴弦绷太紧,会断的道理都懂,养育孩子,如养花,每一朵花都有他开花的年龄,慢慢来。还孩子最宝贵的童真,我们和孩子会成长的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