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事,因为私事丢了快一年半载。此前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习得的方法,刚磨练一会就放下了。现在又把读书一事重新捡起来,自然要把有效地读书法给再用起来。
这几天看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写作文集,里面一直提到写作的要点之一,就是注意结构与布局。不仅想到此前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一再提及的框架问题,也可说成书中大纲。现在流行的做法就是用思维导图来一目了然的展示框架。阅读时,如能提炼出一本书的框架,那么读完一本书后,基本作者的主旨与主要观点就都能了然于心了;文章的好与坏,心里也基本能有个七七八八的判断了。而不至读完后,还是云里雾里的懵懵懂懂。
那么如何提炼一书的框架呢?以我前段日子和这段时间的阅读与学习,个人总结出两套方法。
第一种方法,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一步,确定主旨。
即这篇文讲述的主题是什么?或作者在这篇文中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罗列观点。
即将作者针对主题或问题,阐述了那些观点?包括主要观点与次要观点。支撑或证明其各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如何论证的?
第三步,辨证观点。
即我的观点是何?是否同意作者观点?依据是什么?
第四步,学以致用
将经过论证后的作者观点,结合个人经验,化为己用,制定行动步骤,指导个人实践。知行合一,实现知识真正落地!
第二种方法,源于“孤独的阅读者”提及的人文教育中最基本的思辨方法--3W或3问原则。
即凡事问三个问题:
第一,WHAT?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WHY?
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HOW
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在阅读或者生活中,运用上述的3W方法,基本可以让我保持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确保思路清晰的抓出问题的本质与关键,做到尽可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实际阅读中,我同时运用了这两种方法,边做阅读边做笔记。思路果然比之前大剌剌的一头栽进去阅读,更见效果,更能把握书中重点。
今天做一简单的总结与分享,后面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