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在家待产的孕妈,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充分支配自己的时间。这不,前阵子发现了一系列新鲜事物。
先是一名叫阿秋的年轻女孩开创的“输出力学院”,我抱着感兴趣的心态上了它的短期“高效输入课”。作为主讲老师的阿秋逻辑清晰,金句不断,确实对输入和输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同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始终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在审视这门课程,看到了他们网络课程的闪光点,也看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我的建设性意见。之后我又报了一个月的“输出系统课”,一方面想在接下来每天悠闲的生活中push自己一把,另一方面也继续观察一门处于火爆上升期的网络课程的还有哪些成功之处值得细致挖掘和学习。
从“阿秋”这个新鲜事物上,我还第一次知道了“行动派”、“秋叶”、“简书”还有“彭小六”。
其实新浪微博已经基本被我冷处理在搁置状态了,因为觉得信息有点庞杂,减少一个刷社交网站的借口未尝不是件好事。大家都知道现在光刷微信就已经占用好多时间了好伐。
但是因为输出力学院偏爱使用这个平台,于是我也开始跟着发发听课感想,打打卡,翻翻输出力相关的微博。听阿秋之前的输出力公开课,发现她很喜欢用“小伙伴”这个词——看似很大众、很普通,但却在我周围圈子里很少听见。于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对语言的一种本能的敏感性让我开启了语言的“社交功用”这个雷达,开始好奇为什么这个女孩儿偏爱用这个说法,这个说法是否还存在着更多的故事。
另一个阿秋提到的令我陌生的词语就是“行动派”。我的第一反应:“什么pie?这又是个什么神秘的组织?”于是发现了行动派在微博上的大本营,添加了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偏爱视觉冲击却又偏偏手残的人被行动派手账小组的公众号深深吸引,欲罢不能。了解到这个群体还有很多个当地的行动派伙伴圈,包括武汉,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城市是一座打了鸡血的城市。
阿秋姑娘很厉害的一个斜杠能力是PPT设计。我一直对会设计的人有着超级盲目的崇拜感。虽然我之前在某知名培训机构任教的时候,做的PPT也曾让培训师称赞怎么能做的这么好看,但我深知其过程费脑费时,而且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几乎没什么高效的专业路子,都是用最笨的方法在做。当时刚研究生毕业的我也没想过要上网搜教程之类的,只知道在机构里忙着摸爬滚打,忙着赚自己留学回国后的第一桶金好证明自己那昂贵的学费和刻苦的挑灯夜战不是白瞎的。
后来转移阵地进入了稳定的高校工作。节奏慢了,教室硬件一下子落后了,不能再非常顺畅的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不能用Keynote,只能用担心随时死机的XP系统和PPT课件。我在课件制作上基本上放弃了挣扎,本身对Office系列就学的不是很到位,感觉没有Keynote那么user-friendly,于是从先开始对自己的课件嗤之以鼻,到后来能简则简,能省时间就省时间。
直到看到阿秋姑娘上课时发出来的简洁舒适的课件,以及输出力学院的每周金句卡,我心中的小火苗才再次燃烧起来。阿秋提到是跟秋叶大叔学的PPT制作,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国内哪个大神——查了才知道就是就职于武汉工程大学的一名老师。
我一下子对自己待了快三十年的城市又产生了改观。身边有如此多的牛人、团队存在,我居然还以为都像我这个土海归,在空气质量堪忧又总被市民戏谑“每天不一样”的武汉漫无目的的平庸过活。差点因为是老乡就购买了秋叶PPT的相关网易云课程,但合计了一下近期的学习时间和计划,外加肚子里的宝宝也需要我体贴,于是将计划延后。
大神级别的人永远都是多面手。他之所以这些领域能够突出,必定是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在底层支撑着一切的发挥。于是阅读了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原本预估书中会是一些指导性方法,一条一条的那种教你怎么读书。但快速的看了目录,翻了一遍书之后,我突然一下感觉失去了兴趣,因为发现自己乍一看没看懂他的写作框架。我看到他仿佛分析了很多书的内容,还分为三个部分来写,冒出很多我不怎么感兴趣的领域的陌生词。于是我关上书,决定第二天冷静冷静再看。
谁知第二天再翻开书,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个体会咱之后再另辟新篇聊。
接下来学到的两枚新鲜词,“简书”和“彭小六”。
刚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让人不明觉厉。好简单,好霸气,到底是一个多牛的平台?后来一搜才发现是个火热的写作平台——让我这个一直只知道抱着自己惨淡的公众号写学术文章的人情何以堪。
其实提到写作这个事,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些青涩懵懂的日记(什么今天看到某某男生啦,明天跟谁闹别扭啦,他的心思我猜猜猜啦...)让现在的我看了都脸红——怎么能如!此!可(wu)!爱(zhi)!看了《断舍离》之后,我一度想把这些东西给扔了,只留个念想就好。
最终还是没过心里那道坎。
大学期间还是挺喜欢用QQ空间写一些感悟的,但也很絮叨。后来因为某个情感上的打击把文章都删了,关了空间不再写任何感想。大三遇到了wuli可耐呆萌的老公,发现这个理科生居然还喜欢在空间写文章,关键还是写我(虽然也是絮叨的不行),让我又逐渐捡起了在网络空间写作这个事。直到2014年开始工作,忙得已经无力在网络上吐槽那么多,一个劲的闷头做事去了。
现在想想,好像写作输出这个方式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正儿八经断掉的。
我还蛮喜欢”简书大学堂“的,里面可以看到很多牛人开设的短期课程,火爆到基本都满了。逛着逛着,发现了行动派的“彭小六”。于是开始一篇一篇的刷他的文章,发现他除了阅读,写作,还会手绘,还会好多,而且还不是个文科生出身。
此时我脑补了一个画面:文科生小人跪倒,而理科生小人意气风发的站着,举起一面胜利的旗帜,上面写着“WIN!”
还好未来高中不准备分科了。希望这样的文科理科的隔离在一个人的教育体验中来的晚一些。起码它是限制了我的视野了——我可是从初中被化学老师伤了幼小心灵之后就毅然而然的决定了学文科。一直到研究生读完,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了,然后去查相关资料,才发现具有理科思维和知识有多么的重要。
其实,应该说最重要的不是某一科的思维和知识,而是具有你一定学会该内容的方法和自信。而这种心态是多涉猎、思考和融合各领域知识才能锻炼出来的。
这时候话又可以绕回来了,为什么第二天当我翻开秋叶老师的书时,一下子像是被点燃了,一下子就看得进去了呢?
当我发现我可以运用这几年锻炼起来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另外一些令我以往感觉陌生而敬畏的领域的信息时,那种成就感和自信可是噌噌噌的往上飙。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easy模式,充斥着思想的碰撞、崩塌、重建、整理成新的体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并且是教授一门语言的大学老师,面对着眼前很多迷茫的大学生,我很想通过课堂跟他们展示通过语言能够看到的多样化世界,而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因为这件事情我从留美时候开始体验——在洛杉矶这个大熔炉的成人英语学校中,看到了那些墨西哥裔、亚裔成年人如何在自己的家庭、工作和语言学习中协调,看到了当抛开应试概念后的出于真正生活所需、家庭沟通所需的语言学习动机。这个认知上的改变令当年23岁的我无比震撼。
可以说以上就是我这半个多月产生的信息链接,这些东西在经过我的大脑思维加工之后逐渐发酵,让我愿意去接触更多渠道,更多书籍,更多领域,更加的open-minded。这半个多月我妈说我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过多——但我其实更加能从一个抽离的角度看自己的作息时间,每过半小时必须起来转悠一下放放松;我妈说我看书看太多费脑子太累了吧——但其实我看书的时候特别享受思想的碰撞,坐着看背酸了就躺着看,躺着看僵硬了就站起来晃悠着看。
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喜欢刷手机,对各种肥皂剧也失去了兴趣,更会有效安排时间和注意劳逸结合。我想,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孕妈来说,也是挺健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