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告诉我,她两天前去相了亲。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只有四个字:“我不喜欢”。她说如果就这样结婚,好比从路边随便拉来一个人,许下此生。姑娘这些话想来也无可厚非,我却不禁哑然,彼时彼刻,想起了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倡导的新法,又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穷乡僻壤,衣食匮乏之地,加上被贬谪的戴罪之身,苏轼要以极其微薄的俸禄养活一家十数口人,最艰难时,他嘱咐家人将一个月的俸禄等分成三十份,悬于梁上,每日取下一份作为当天的吃穿用度。黄州盛产猪肉,价如草芥,然而富人不愿吃,穷人不知如何吃,苏轼向来喜爱研究烹饪,他想出了一个法子来做猪肉,竟然十分美味,当地人将做法口口相传,此肉便是“东坡肉”。
东坡肉的做法大抵是这样:锅子洗干净,放入少许水,燃上木柴,用虚火慢慢煨炖,不能急,等火候足了,味道自然就美。这法子和我们现在红烧肉的做法相比,精要都在于“文火慢炖”四字,这也是沿用至今,猪肉最美味的做法。
苏东坡的乐天主义精神,在于他能在贫瘠之地,困境之时,将人人弃之如履的猪肉,烹调出佳肴之味。因此,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称苏轼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我看来,东坡能如此,除了生性乐观之外,还因他深谙“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哲学之道。譬如烹饪东坡肉一事,倘若苏轼像古人食牛羊肉一般,多放水,大火炖,只会炖出一锅索然无味的肉汤,又何来东坡肉的美味?
相亲回来,为没有“怦然心动”而辗转反侧的姑娘,大概未懂东坡先生“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这份哲学之道。相亲并不是一件风花雪月的事,甚至可能会被有些所谓“爱情至上论者”所鄙夷,这一个众人眼中并不浪漫的开头,你必定也胸怀成见而往,却期望邂逅一场充满少女情怀的心驰神往,大抵是要失望而归的。这个比喻有伤风雅,但却直白浅显。姑娘,猪肉自有猪肉的味道,你错就错在,一边吃着猪肉,一边念着牛肉,又想在猪肉里吃出牛肉的味道。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未相过亲。只是年岁渐长,逐渐听周围的朋友谈论的多了,看过因相亲而终成眷侣的亲友,也看过因相亲无果而愁云满面的男男女女。慢慢觉得相亲这事儿便如同东坡肉的烹调之法,在于“文火慢炖,使其美味自出”,不可焦躁,不可过早奢望。这一锅佳肴,需要耐心等待。而姑娘期望的“喜欢”和“脸红心跳”,恐怕不在这一锅猪肉里。少女时期的怦然心动固然令人怀念,然而,时光流转里,从一点一滴积累起的熟稔相知,到举案齐眉,白首不离,不也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吗?
不在乎瞬间被你吸引,只为了那一个隐约的闪光点,去慢慢发觉你的光芒。因为任何美好,都是历久弥新;任何虚妄,皆是徒有其表。
其实想对姑娘说的,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