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旗位于海淀清河的北面。以“旗”命名,这是因为明代军队曾经在这一代牧马,按照当时军队的编制,最基层的单位称为“旗”,因此才得名“西三旗”。北京地区的牧马草场有很多,其中在西三旗桥东边的黄土店就有一处,可见当时西三旗地区必定是草木茂盛之地。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变迁,西三旗地区已经不再是曾经破旧的村庄面貌,也没有了茂盛的草木。这里建成了首都比较有名的建材市场。再后来,随着京藏高速沿此通过,“西三旗”这个名字也被写进了路标,知名度越来越高。在西三旗桥的东边,有一条自西向东的街道,这条街道向西是安宁庄、上地方向;往东走可以到八号线地铁育新站,因为附近有建材城,这条路也被命名为建材城路。
我有幸在西三旗附近住了两年多。因为曾经的单位宿舍就在建材城路附近的一个招待所内,从西三旗桥一直往东走大概300米,会看到一段很深的水泥路,顺着水泥路一直往里走,是一个很深的胡同,招待所就在胡同内。虽然只是一个自建房,但当时有专人的打扫,宾馆显得干净整洁。还记得一到夏天,院墙周围会铺满绿植,显得生机盎然。对于当时我们这些年纪相仿初来京城的小伙伴来说,单位能够安排这样的居住环境,也算是幸事了。
建材城街道两旁店肆林立,商铺皆是稠人广坐,熙熙攘攘。那时候,周围餐馆是最多,这里是北五环外,相对于市区,管理相对自由,市井气息变得更浓,市井气息更多的是烟火气息。一出胡同口,就会发现周围各式各样的餐馆。夏天便是更热闹了,一到傍晚,各式大排档竞相出摊秀色,特色烧烤,烟气弥漫,香味四溢,路过的人总是能被吸引,大快朵颐的搓一顿。啤酒、花生和毛豆下酒之物自然也不能少,朋友老友怎么也不嫌多。大排档的老板操着各具特色的地方普通话,热情的招呼着客人;烧烤师傅,肩上一条白毛巾,时不时擦一擦额头的汗水,熟练的翻烤着炉子上的各种食材。大多食客都是周围居住的,多是普通的打工者、或者像我们这样的上班族,工作一天皆是非常劳累,终于可以在下班之时,约几个老友畅坐开聊、把酒言欢,轻松惬意。
小莫是为数不多与我始终保持联系的一个哥们。我们有相同的爱好,踢足球!西三旗附近有一所不太知名的大学,那里的足球场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工作之余,能踢上一场也算是最好的释放,踢完球再约着喝上两杯。越是生活气息浓烈的地方,越是接近地气,接近生活的本质。生活快乐有很多种,滋味各不同,确是殊途同归,只是那时,我并没有那么深的体会。
2013年我离开之前的单位,也离开了那个曾经留下了我两年青春足迹的地方,两年时间不长,但也不短,两年足以让人有时过境迁之感,也足以让你对某些人或事产生彻头彻尾的依附力。现如今,当年一起住的小伙伴多半早已失去联系,但和小莫依然保持联系,但因彼此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再鲜有机会踢球、喝酒畅谈。小莫说,曾经那些接近地气的“烟火”已经荡然无存踪迹皆无了。
我还是决定去看看。初春的中午,京城的天空湛蓝清澈,这个时节不冷不热,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我背着包,沿着建材城路一个人静静的走着,周围依然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只是感觉完全不同。这条街,我曾经走过无数次,包括那些洒落在路边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但是,一切又都不复存在了,当年的那些商铺大多已经改换门庭。胡同还在,但宿舍早已拆除,变成一家公司的所在地。胡同外那些我们曾经畅饮的店面早已消失在残砖碎瓦之中,难觅踪迹了。城市在高速发展,能让我们产生记忆的事物必然难以长时间的保留,只是心里有些许遗憾。
曾经的那条水泥路,走进去是梦想,走出去是现实。我们一直在路上,只是走着走着风景变换、物是人非。我想,每个人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走着不同的轨迹,即便过着普通人生活,但彼此安好,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吧!(2019年3月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