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的孩子不一定会写,会写的孩子一定是会读的。”这是我十分赞同的一句话。这也是很多人非常困惑的一点:“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怎么还是不会写呢?”其实,从读到写,中间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赏析,也就是思考的过程。
从亲子共读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后,在正式进入到自主阅读的时候,一定不是为了读故事而读故事,一定是要带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话这段话放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等等的问题去做阅读。
最近带小孩重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相比第一遍读,只了解了人物和故事情节,这次更偏重于这本书的文字、语言和结构,积累写作素材为主要。
《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性很强,每一部都是按照“邪魔出现——与邪魔斗争——陷入困境——最终获胜”的结构来组织的,这也非常符合儿童心理的呈现形式。
《哈利·波特》在近年还被收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的推荐阅读书目。在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为充沛的时期,哈利·波特勾践的魔法世界,为孩子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读它,像是插上了想象了翅膀,在故事中遨游。
《哈利·波特》系列是由苏农(曹苏玲、马爱农)两位资深翻译家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翻译风格和翻译质量上来说,不可多得。
第1章大难不死的男孩
通过写哈利·波特姨妈一家的日常,为哈利·波特的到来做铺垫,尤其是每一处的伏笔,都很到位。
P2 在街角上,他(弗农姨夫)看到了第一个异常的信号——一只猫在看地图。一开始,德思礼先生没明白他看到了什么,于是又回过头去。只见一只花斑猫正站在女贞路街角,但是没有看见地图。……德思礼先生定了定神,把猫从脑海里赶走了。
接着是看见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人,成群的猫头鹰从天上飞过,晚间新闻里讲猫头鹰的异常反应等,这些都是魔法世界的标配。到了晚上,花斑猫(麦格教授)、邓布利多(校长)都相约来到了女贞路,等待着海格将哈利·波特带来。
在做阅读的赏析类题目时,往往会有表现手法以及作用的分析,如果在整书阅读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这项能力,在做阅读题时,就会很轻松。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第1章从整体上读,说完表现手法之后,就是字里行间隐藏的大量描写。
弗农姨夫和佩妮姨妈的外貌、神态描写:他高大魁梧,胖得几乎连脖子都没有了,却蓄着一脸大胡子。德思礼太太是一个瘦削的金发女人。她的脖子几乎比正常人长一倍。这样每当她花许多时间隔着篱墙引颈而望、窥探左邻右舍时,她的长脖子可就排上了大用场。
邓布利多的外貌描写:女贞路上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男人。他各自瘦高,银发和银须长到都能够塞到腰带里了,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他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穿一件长袍,披一件拖到地的紫色斗篷,瞪一双带搭扣的高跟靴子。半月形的眼镜后面一双湛蓝湛蓝的眼睛囧囧有神。他的鼻子很长,但是扭歪了,看来至少断过两次。他的名字叫阿不思·邓布利多。
邓布利多和麦格等待海格时的细节描写:麦格教授掏出一块花边手帕轻轻试了试镜片后边的眼睛。邓布利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金表,认真看起来。那块表的样子很奇怪,有十二根指针,却没有数字,还有一些小星星在沿着表盘边缘转动。邓布利多显然看明白了,他把表放回衣袋,说:“海格肯定迟到了。顺便问一句,我想大概是他告诉您我要到这里来的吧?”
海格带着哈利·波特来到女贞路的时间是晚上,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神秘气氛,暗示哈利·波特的不同寻常。
一阵低沉的轰隆隆声划破了周围的寂静。他们来回搜索街道上是否有汽车前灯的灯光,响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一阵吼叫。他们抬眼望着天空,只见一辆巨型摩托自天而降,停在他们面前的街道上。
与邓布利多教授来到女贞路用熄灯器熄灭整条街上的路灯做了很好的呼应。
阅读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解决了写作中语文知识的问题,有利于利用语言材料创造出符合语言规则的句子、段落、篇章,正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阅读的收获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加强。写作是孩子如何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构思行文,而阅读是要解读作者是如何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构思行文的。
读可以探究写的思路,写是将读到的方法和积累进行的运用,读写关联,赋予语文学习更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