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断舍离》这本书,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好书,才看了一半,就有很多话想说。
张德芬老师说: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年头。
在最开始,刚翻开这本书看到了前面的图片,心里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这本书真的像其他的写作者推荐的那么好吗?这本书无非就是告诉我们该怎么收拾自己的客厅,厨房,卧室,衣橱等等。而我想说的是,那还不如直接请一个小时工,她做的肯定比我好,而且还不用花费我的时间。
大家都推荐这本书,肯定是有她的道理吧,所以我也就接着看了下去。
当看到断舍离的定义,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顿时豁然开朗,这个“破烂儿”不就是说我们内心中的杂事吗?作者真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整理自己的内务联想到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原来大家推荐的没有错,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它。“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拿物品当主角。
看到这个地方时候不禁觉得,何止收纳整理是这样,爱情也是呀,断舍离爱情的主角不是他,而是我自己,考虑的是“现在的我又没有准备好进入下一段恋爱,现在的我适不适合谈恋爱”,而不是说“他人挺好的,错过了,挺可惜的”。身边的小伙伴,有的结婚了,有的生小宝宝了,有的准备结婚了,我们宿舍一共是8个姐妹,当中的7个都有男朋友,对的,我就是另外一个,没有男朋友的那个。作为一个海漂,有些时候真的是很想身边有一个人陪伴,但是总觉得还缺那么点什么,可能是自己还没变成令自己满意的自己吧,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我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争取改代码时用极短的时间将bug改好,我要多看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要多出去看世界,去体会大自然的美...至于缘分这件事,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唯有割舍,才能专注。
你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物品反映出来
书中举得例子:作为回礼,有人送你一套名牌杯子,你把它原封不动地装在盒子里,放在橱柜的最里面。假设对方送你的是麦森的杯子,而你当下在用的,只是买甜甜圈时的赠品----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杯子。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它啊”,你会回答“太可惜了,这种好东西不舍得用啊”。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买了漂亮的日记本,不舍得用,总是给自己用稍微有点好看的,而漂亮的那本要以后用,随时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审美也在变化,那些漂亮的日记本,现在还是一片空白,可是已经不再崭新了,上面也有了一些灰尘,而且我知道,我再也不会用它们了,尽管,它们在那个时期,是我的宝贝。可是现在,我买了新东西,新衣服,我都会立马去使用它,去穿上它,就像潇洒姐说的那样,“现在我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物,每换一件衫,一块表,一部车,都是心血,脑力和年华的凝固,它们不是身外物,它们都是我”。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对待你。
你对自己都凑活,你还怎么指望别人把你当回事?
这些物品,这些身外物,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这些东西,是让我们在我们短暂的一生里,为了匹配它的荣光而一步一步的向前努力。是让我们透过它,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值得世间美好的一切。你不允许自己再讲究,再凑合,你不允许自己再邋里邋遢的活着,因为你想配得上它们的荣光,因为你想“活到淋漓”。
你如何对待你自己,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丢掉那些所谓的杂事,给自己的心灵多一些自在空间,将自己丰富武装,就像之前看到的一句话,自此行走江湖,剑鞘皆无往不利,鬓发也飘摇动人。
因为最好的一切,我都值得拥有。所以我只要最好的,只要最适合的自己的,其他的,我统统不要。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