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部影片不是因为它获得了很多大奖,而是因为三毛的一篇文章。文章是荷西去世后写的,她偶遇一个神似荷西,同样留着大胡子的男子,第二天跟这位男子一起去看已经看过三遍的电影《远离非洲》。这是怎样一部影片呢,能让三毛百看不厌?
我情不自禁打开电脑,片子在一个沧桑而舒缓的女声里徐徐展开。“他连狩猎旅行都带着留声机”,年迈的凯伦午夜梦回,从那个让她刻骨铭心的男人开始,回忆起她跌宕起伏的一生,没有煽情的渲染,一切都如非洲的平原那么平静而宽广。
曾经虚荣的凯伦,在伤害肆无忌惮地袭来时,她变得柔韧坚强。在踏上非洲那片广袤的土地之后,坚强像是成为了她的本能。就像有人评论的那样:她最深沉的爱和最入骨的痛在经历岁月的洪荒之后,被披上最平静的外衣。而正是这份置身事外的平静和云淡风轻的口吻,在不动声色间将她坚强的个性刻画得更加饱满,更加有张力。
在新婚不久后遭遇丈夫离家出走,她独自经营着农场。在战争爆发时,她带领仆人穿越森林和平原,差点命丧狮口,只为了给参军的丈夫送去物资。在被丈夫染上梅毒,身心都收到重创时,她也没有流一滴眼泪。甚至在她得知深爱的丹尼斯坠机死亡时,她也表现得那么平静。在那么多本应该嚎啕大哭的时刻,她都是这么平静,平静得让人心疼。
农场的土著孩子喜欢她,黑人管家默默爱着她,就连新上任的总督也破例地邀请她到只有男人才可以进去的俱乐部喝酒。她善良和蔼,勇敢坚强,令人尊敬,可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给她一个坚实的臂膀。在和波尔结婚前,波尔的兄弟是她的情人,可是他背叛她。跟波尔结婚后,这个原本是朋友的男人也屡屡伤害她,还在婚姻关系破裂之后那么坦然地重新以朋友的身份自居。而丹尼斯,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只把她的家当作旅馆,一次次地离她而去。
就像很多女孩子的梦中情人一样,丹尼斯特立独行,自由洒脱,热爱大自然,随心生活。他的不俗深深吸引着她。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从不谈生活琐事,他们听莫扎特,谈宽广浩大的平原,谈大自然里一切···两颗火热的心就这么相爱着。然而当她谈及婚姻的时候,他却说:“我不会因为一张纸更亲近你或更爱你。”他认为婚姻里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一个女人再坚强,终究还是希望有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依偎的怀抱。
但聪明的她很快就明白了——在婚姻的围墙里容不下他那份洒脱不羁。如果你渴望这样一个男子可以给你婚姻,那只能是自找伤害。在琐碎的婚姻生活里,需要太多的包容,需要长久痛苦的磨合,彼此都无法保全自己的个性。最后在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里都会失去当初吸引彼此的独特魅力。
其实,她早就知道,丹尼斯不适合凡俗的平淡生活。不然怎么会在农场经营不下去的时候,依然和他一起听莫扎特,丝毫不提及她的烦恼和压力。所谓夫妻,便是相互搀扶,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显然,丹尼斯的爱承受不起这么厚重的责任,只能与她同甘而不能共苦。
即便如此,多年以后,丹尼斯还能够给她留下那么刻骨铭心的回忆,也许正是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在约定好的星期五和她从此厮守在一起,就坠机去世了。如果他没有死,谁知道多年以后,他们的婚姻会不会又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呢?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感情还没来得及染指俗世尘埃,才会那么凄美绝艳。
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男女主角,就像《廊桥遗梦》里的男女主角,因为没有结果,没有以后,才让当事人在白发如雪,皱纹丛生时深深怀念,才能够在大银幕上留下永恒的经典,让那么多观众唏嘘感叹。
多年以后,在经历婚姻中的种种不易之后,再来看这部片子,我却深感婚姻的魔力之大,失败过一次的凯伦和风流倜傥的丹尼斯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挑战它对爱情的腐蚀。也或许他们爱得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深沉,不过是莫扎特幻化的一场镜花水月。如此,如杨绛和钱钟书那样幸福的婚姻便是世上少有的典范,愈发可贵而稀有。
但芸芸众生里,没有那么多的杨绛,也没有那么多钱钟书,大家都在婚姻的强酸里挣扎,当初的深情浓意要么被腐蚀,要么被稀释;或面目全非,无以为继,或寡淡无味,姑且将就。其中发生奇妙反应,生成更厚重的感情,就像三毛和荷西,杨绛和钱钟书那样的少数。因为有那些少数做典范,所以红尘男女才勇敢地向围墙挺进吧!这种勇敢相比那些试试都不敢的完美主义者,我认为是更值得钦佩的悲壮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