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个农民,人家说我不象农民,我要努力做一个农民,做一个现代农民:我每天开着车到种植基地,用移动互联网把种植情况随时随地传递到客户手里。农民种植普通水稻一亩田的产值在1000元左右,全都是化肥、农药的产物,他们种上作物以后平时很少到田间地头看管,种粮已经不是农民的主业了。我种植胭脂稻一亩产值是40000元,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每天我都在田间地头观察作物长势情况,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理着每一颗秧苗,这是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本质区别。”
——这是湖北十堰房县种植胭脂稻的宗亲孙华和的心里话。
而湖北十堰房县位于北纬32度,东经111度,海拔1200米,是全国最大的胭脂稻生产基地。
今天,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传统的稻米从育苗到成米的过程,顺便让大家回忆回忆过往,再次见识一下儿时熟悉的劳动场面。
看到上面的图片,相信大部分农村长大的孩子都非常熟悉:用一头或者两头耕牛犁地、耙地,把要育苗的秧母子田准备好。这需要有一定的力气和驾驭耕牛的技巧,一般人是做不来的。
人工精细平整田地和胭脂稻才发的幼苗。
这就是我最熟悉的插秧,一样的稻田就在家门前,一样的山清水秀,一样的满地都是事先拔好、绑好的成把的秧苗。弯腰、低头,一排排的插好。两脚要不停地活动,才能避免蚂横爬到你的脚上、腿上吸你的血。
记得为了避免有玻璃、瓷片或者其它利物在地里扎伤人,小时候家里面的碗或者玻璃瓶打了、碎了,奶奶就会让我们单独倒到一个废弃的、人们很少去的大水坑里。所以,每年插秧,我们也是又怕又爱,怕的是腰弯的时间太久了,非常不舒服,有时候差一点直不起来。爱的是可以在水里面尽情徜徉,体会那种与泥土与水亲密接触的快乐。
这样的镜头现在在农村种植水稻过程中根本看不到了,农民移栽上秧苗后一个星期内就把除草剂撒到秧田里了,整个稻田你看不到杂草,非常干净。二十多年前除草剂没出现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正是农民在田间人工除草的时候,现在唯独就这位“老土”的现代农民在用这种原始古老的方法除草。这是这两天请老农民在胭脂稻秧田里薅秧(即人工除草)。
第二次除草,距第一次除草间隔有二十来天,气温上升,稻、草长的非常快,这次是连根拨起,一劳永逸。目前胭脂稻正处孕穗阶段。
你见过这么高的水稻吗?这就是一个成人的高度,这是古老品种的基因所决定的。倒伏满地,收割困难,这是八十年代以前农民干过的农活,现在农民都不愿意干这弯腰趴地的农活了。
胭脂稻熟了,依然全部采用人工收割,脱粒。
看看这些物件在城市里是见不到,在农村还能见到,但有了现代化的加工机器后,有的很少用了。现在农业机械设计都是围绕杂交稻的标准设计,从种到收再到加工成成品,都体现了标准、高效。胭脂稻是古老品种,从种到收再到加工,每个环节只有靠人工、用过去的老办法完成,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重现原始的味道。这就是我们加工胭脂米所用的原始工具。
看看这胭脂米做出来的饭,诱人不?
话说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稻米,营养极其丰富,米粒呈红色,中间有一红线,煮饭时芳香扑鼻,曾有“一家煮饭、万家飘香”之说,煮熟后色如胭脂,味道极佳。让人余味无穷。
根据现代科学检测分析,胭脂米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E、阝胡萝卜素、黄酮、强心苷、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种氨基酸、钙、镁、铁、锌、硒等各种营养成份。经常食用,能使我们的曰常饮食的营养得到平衡,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高人体对各种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元素的吸收,使得皮肤滑嫩,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只有安全的食品,才能吃出健康。胭脂稻只能在无污染的环境下才能“健康”的生长,整个生产过程全靠人工操作……。
康熙年间……一位因不适应北方气候而整日面色恹恹的皇妃,食用胭脂米数日后,竟变得脸色红润,顾盼生姿,素颜朝天亦如胭脂着面,康熙见状,御笔镇此:胭脂米。自此,胭脂米作为补气养血、平调五脏的滋补佳品,名声大噪。
书籍《红楼梦》里有记载,将胭脂米与其它米同煮,有染色传香之特点,贾母吃了半碗,便吩咐将剩下的半碗送给凤姐吃。
我也吃过一次,胭脂米煮熟后真的色如胭脂,异香扑鼻,非常地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