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今天是我写作第一天。
首先先说一个负能量的思考。
非常奇怪的是,不时会感到自己没在做自己,怀疑。
比如在工作的时候,感觉没能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
后来我思考,是因为不确定这句话该不该,还有敢不敢说。
该不该说是这句话对不对,敢不敢说是胆量。
前半部分是判断力,该不该说,而判断力又涉及到经验和知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用直觉去判断,如果觉得是对的,那就该说。
第二是敢不敢说,知道心里有一句正确的话,敢不敢说涉及到的是胆量。
我认为,说了才能得到反馈,同时机会稍纵即逝,
罗振宇提到人生算法,即人生应该找到一个看好的套路然后重复做到底。而人生细化下来是选择、沟通、协作、管理、生活、品位,那人生算法细化下来则是选择算法、沟通算法、协作算法...
所以,如果想要沟通算法能优化,那就得敢说该说的话。
第二个思考,是碎片时间的运用。
碎片时间的运用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用碎片时间做碎片的事。一个是用碎片时间做成块的事情。
大脑对成体系的事情较容易去吸收,
在这种情况下,
我比较赞同用碎片时间做成块的事情。
我最近养成一个自认为好的习惯,
就是在走路的时候听“得到”或者喜马拉雅APP,
走路是碎片时间,
那我倾向听成块内容的方法是专听一个频道,
后来我发现专听一个频道还不够成块,
我就反复听一个音频直到完全吸收。
这样由点及面,我觉得知识面成长挺快。
另一方面,结合我在生活上学到的一个事实,
当我偶尔因为衣服没干而又没熨斗的时候,
我用吹风机去吹干衣服,
我发现拿着吹风机这个部位吹一个那个部位吹一下远没有一个部位吹干再转移到下个部位高效和方便。
高效是指时间,方便是指自己也轻松,干了一个部位之后移动手臂即可不用一直移动。
那做事情也一样,
纵观全局后逐个击破会比横扫千军要更明智,这里全局是你知道你要吹干的对象有多大然后大概要吹多久,逐个击破是达成这个目标最好的方法。
第三个思考是认知的悖论。
你在做着一件事情,
但作为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我希望我知道我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确。
但囿于自己的认知,无法判断是否正确。
所以会迷惑,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吗?
后来我想方法或许有,
就是请教更有经验的人或参考书籍。
的确有用处,但是还是不能帮助自己判断是否正确。
那么如何验证呢?
是用自己做事时候开心的程度?获得的薪水?还是其他
后来我貌似找到一种靠谱的方法了,
那就是取决于自己的目标。
如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那么所做的事情再往这个目标靠拢就是正确的事情。
我现在做的事情,比较像是打基础,风险上叫做downside risk,
在丰实自己的羽翼,
已确保自己的最大风险可以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等到自己能够确保自己的downside risk了,
我就能随时选择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了。
第四个思考是什么是快乐?
快乐的人生来自于人生中每一天快乐或退一步讲大部分时间快乐,
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
所以每个人的人生动力就是尽量让自己每天都快乐。
那为什么有人还做着一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呢?
这是为什么呢?
我目前只找到一个答案,
那就是,人是不完美的,
也就是说,人有局限。
能够每天做自己快乐的事情必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敢于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
首先是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需要自我认知,和实践证明。
敢于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需要能力、勇气和意志。
所以这个公式算起来就是:
人生快乐=每天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 + 坚持做自己想做的 = 自我认知+不断实践+能力+意志+勇气。
那这个我缺吗?
自我认知,缺一点。
不断实践,还行。
能力,还行。
意志,还行。
勇气,缺两点。
那我想了,自我认知怎么来?勇气怎么来?
我觉得自我认知来自于学习和时间中的思考。
所以,现在我有在坚持学习各领域知识同时也每天复盘思考。
勇气怎么来?这个是我目前比较难去开发的,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也就是做能让自己收获最大成就感的事情。
而方法,我觉得可以是跟随一个你认为非常有勇气的人作为学习对象,
同事做事情上,尽量选择自己擅长的并且有价值的事。
当勇气和自我认知慢慢提高到快乐需要水平的时候,
我认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也就是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
以此,达到持续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快乐,也是需要努力的,不容易啊。
但非常期待。
这就是我今天的思考。
��F<~�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