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你一直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东西,一旦你转而要去追求它,才发现结果竟是求不得。
比如孤独。
我所有逃避孤独的故事合起来,最终的目的却简单得可笑——就是不加选择的合群。
听到有人说:
“你是个很有趣的人。”
“跟你聊天很开心。”
“你很特别,爱上你很幸运。”
这样的话会让我由衷地开心。为了曾今一两个人说的只言片语,我开始努力将自己的人设往“有趣”、“开心”、“特别”上去靠。
而孤独,意味着我要打心底自己认为自己“有趣”、“开心”和“特别”,我万不敢那么确定。
有时候会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做了,觉得违心,没做,觉得“演砸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矛盾,《幸福课》上一章似乎解决了我的这个疑惑。
一、留给“固定特质”的时间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兰恩的·特里尔教授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他是哈佛大学最高教学奖获得者,深受学生欢迎,在讲台上永远神采弈弈。然而讲台下的他敏感害羞,生活在加拿大郊区的森林里,排斥社交活动。
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固定特质”和“自由特质”,“固定特质”是你觉得最舒服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有的人在人群中滔滔不绝的时候最舒服,而有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最舒服。“自由特质”是在强烈的动机驱使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出于对知识分享强烈的喜好,《幸福课》的作者陈海贤克服“讲台恐惧症”,成为了一名在讲台上收放自如的老师。
“固定特质”和“自由特质”都是“我”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既没有必要为了“固定特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持自我,而完全抗拒“自由特质”,也没有必要否定“固定特质”,完全追求“自由特质”。
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由“孤独”来调度。
当“固定特质”在一些时候不允许出现时,孤独是留给“固定特质”的私密时间,我们在孤独里和“固定特质”自由的相处,像一个充电的过程,能让我们在“自由特质”的时间里表现得更好。
并且,像永远知道有人在等你回家一样,留给“固定特质”的时间就是不管你多晚回家,都唯一为你而留的那盏灯。
规律性的给自己一些时间,专门用来“做自己”吧。
二、给爱人的边界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有了亲密爱人,恨不能与ta好成一个人,恨不能为ta抗下所有的风雨,恨不能替ta把剩余岁月的编码全部写好,让ta只用坐享其成。
这样是很危险的。
因为哪怕我们心灵相通,事实就是——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人,这意味着我们既无法庇护他人,也无法受他人庇护。
而爱人之间的边界就是: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承认和尊重你的独立性,绝不轻易越过边界。
很多父母在我们想要独立的时候,做过一些些越俎代庖的事情,当时我们的心情,应该就像我们对爱人说:“我来为你处理”时,对方的心情。
越过边界的爱会让不独立的人停滞,想独立的人彷徨,独立的人害怕。因为说到底,人都是孤独的,有时候也许这种孤独会带来痛苦,但因为它是必经之路,要相信爱的人,走过几次就会轻车熟路了。
三、原来你也在这里
那么,作为携带“孤独”属性的人们,我们就要过彼此冷淡,形同陌路的人生吗?
还记得与童年的小伙伴买一样的铅笔,用同款的书包时的骄傲吗?我们需要同类,我们需要“一样”带来的力量。但是我们抗拒“孤独”,是因为社会给了“孤独”以怪癖,不好相处,冷漠的标签——让孤独成了异类。
事实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独孤的时候,越是内心强大的人,越懂得享受孤独。
当你在孤独里独自流连时,突然发现有其他人跟你一样享受与自己相处,这种惊喜无异于上课偷吃零食抬头的一瞬间,隔着五张桌子与另一个同学对上了眼——而另一个同学嘴里刚好也鼓鼓囊囊。
孤独有时候是懂得的人之间的小秘密,而如果懂得的人刚好是恋人,他们会在对方尝试、学习、享受孤独的时候,静静地在边界外等候,等对方从孤独里出来时,状似无意地说:
哦,原来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