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如何建立,又如何维系?关键在于吸引力。
吸引力的基础是与他人发生有奖赏意义的经历。即,她的出现,对于我有奖赏意义。奖赏可以是她给我赞许和关注,也可以是因为她聪明美丽让我赏心悦目,也许是她能给我带来物质利益的金钱和地位。但其实,吸引力远比这复杂得多,它取决于自己的需要,偏好,愿望以及所处的情景。最佳的爱情,不是最奢侈的商品,越贵越好;也不是最便宜的竞价,充满成本收益的算计;而是男女主人公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了彼此最优的解决方案。
自主
翻遍《亲密关系》全书,“自主” 的概念,相当重要。自主要求,谁也不是谁的绑定;亲密关系之外鼓励结交朋友和保持兴趣;不要有太强的占有欲。
这既适用于在情侣间,于朋友、亲人间也大抵适用。丧偶或离异的母亲,总是想把孩子抓得很牢,除了屏蔽自己去开发多样的生活乐趣,也限制了孩子的自主生活。伙伴较少的人,难以接受自己最好的朋友延伸新朋友圈。当人们长期处于极度孤单状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应急反应,任何对亲密关系构成威胁的事物,都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人,或由于遗传因素,或由于后天经历,神经质的印迹较深。他们是一群躲在角落的孔雀鱼,警卫雷达24小时开着,机敏地注视着身边任何有损于亲密关系的威胁:女儿有了男朋友,就不会管我了吧?她有了新伙伴,谁来和我谈心呢?
幸福的关键在于归属感,如果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人性很奇怪,归属的需要满足后,我们建立其它人际关系的内驱力会降低,所以我们看到热恋期的朋友们,总是找不到他人。殊不知,这才长期中会降低他(她)的吸引力。
能不能让自己“自主”,又鼓励伴侣“自主”,也涉及成人的依恋类型。儿童的依恋类型有三种,安全型、回避型还有焦虑-矛盾型。当妈妈要离开,孩子不得不独立待在房间里玩玩具的时候,安全型的孩子,会乖乖地说“妈妈,再见”,妈妈回来的时候,美滋滋地要亲昵母亲一番:他们内心清楚,爱我的妈妈,一定会回来。面对同样的情况,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则痛苦很多,妈妈离开的时候,没有舍不得地道别,但却越来越痛苦不堪;但是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却又拒绝母亲的拥抱和爱抚,这是一批对母亲“又爱又恨”的纠结者。回避型的小孩,冷冷地听着妈妈走,知道母亲回来之后,默默地也不转过身来。
在此基础上,人际关系专家巴塞罗廖归纳出四种成人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的,还是那个自带阳光、白齿笑容、给予爱的安全型;回避型的,老巴称之为成人中的“疏离型”,这是躲避亲密关系的一族,他们认为建立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你不喜欢我,我更不喜欢你!你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大致类似遇到Amy之前的谢耳朵。成人中的“焦虑-矛盾”类型,细分为两类,一种是“痴迷型”(为使自己感觉心安,过分依赖他人的承认和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中);另一种是“恐惧型”(害怕被拒绝,但是内心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也担心自己会离不开别人)。
安全型的人在两人相处时,相当舒适自在:只要伴侣需要,他们就会提供关心和支持,也乐于接纳伴侣对自己的依赖。关键是,成人和小孩一样——如果他们知道自己随时可以获得支持和安全,比起不太确定的情况,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会更强。这就是为什么安全型依恋的人总能找到心仪伴侣:他们能轻松地接纳亲密的相互依赖,这反而让对方更容易独立自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依恋类型让人注目之处,是其相当程度上预示了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类型。欣喜的是,依恋类型不是石头,更像是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被遗忘和改变。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让人原本安全型的会变成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会让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在两年内,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会发生实质改变。而且,不安全型比安全型更容易改变。
提升伴侣的自我价值和自尊。
关键在于低自尊(神经质高往往带来低的自我评价)对于亲密关系伤害太高。因为他(她)们常会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他们更容易感到更多的拒绝,经历更多的伤害,变得容易发怒。自我评价高的人在亲密关系收到挫折以后,会努力修复亲密关系,拉进和伴侣的距离,低自尊的人则防御性地建立城堡,把自己隔离起来。低自尊人的自我怀疑和敏感脆弱,使他们从生活琐事中制造堆积如山的麻烦,俗称“太事儿”。爱情之路上的磕磕绊绊在他们眼里是伴侣拒绝承诺,面对伴侣的缺点,他们反应剧烈。并且,他们表现出令人反感,自我打击式的伤害和愤怒(因为瞧不起自己),这又隔断了自己渴望的、但却被吓止的伴侣安慰。相反,高自尊的人,对小磕盼不怎么在意,“这么帅,这么贴心,还能不要我不成?”。低自尊一旦形成很难克服,即使结婚十年后,低自尊的人仍不相信对方真正的爱恋和接纳了自己。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鼓励和赞美,来提升伴侣的自我价值和自尊。不要把成人永远看作复杂的高认知能力生物,不进烟火,万物之灵。亲密关系的建立目的,有时是不自知的。两人的亲密关系,是为了建设一片共有的自由山林,让彼此能抽离出极端异化的现代化钢筋公园,像两只白貂在原野上撒欢地打闹嬉戏。在这个自由国度中,伴侣间相处时,更像儿童和动物,对各类条件反射,保持相当敏感,赞美、鼓励的呈现与撤除,对伴侣行为改变有巨大魔力。
宜人性在此扮演角色——共情与心里推测。当女性的行为表明她们鼓励男方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时,亲密关系也可能更加亲密。当伴侣支持我们去学习技能,赞同我们接纳有前途的新角色和责任,提升我们的自我成长时候,我们的亲密关系和个人幸福都会得到提升。我们追求爱情伴侣的理想形象(通过鼓励与赞美),其实能给对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伴侣关系刚建立的时候,人们很少能真正成长和改变,而当伴侣帮助对方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时候,他们就对亲密关系更为忠诚。这被称为“米开朗基罗现象”。从普通的吸引,发展到有韧性的亲密关系,同从普通的石块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一样,需要艺术家你们自己的雕琢。
归属,需要对方能给予持续的关爱和包容。你是否能在与对方无数次的相处和互动中,猜测出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能给予他鼓励和赞美呢?
优秀的亲密关系中,没有懒汉。
懒惰的人不太可能拥有满意、持续的亲密关系。因为对大量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的无视,需要作出有意识的、有时是巨大的努力(尽责性)。人面对的诱惑太多了。你写个文章时尚且不时被美食、游戏打断,何况一场长时的爱情长跑呢。你要有意识地去注意伴侣为你付出的关爱、仁慈和慷慨。每一周都要和你的伴侣分享你最欣赏的三个友善之举,不论巨细。我们对伴侣表达感激之情时(当然可以不仅仅是用言语的方式),我们就为对方提供了强大的价值认可和关爱,这样他们在继续为我们的利益努力时,也能得到更多的自我快乐。
矜持不要了?
亲密关系,需要真诚、真实地进行自我表露,而不是闭口不言。一些“传统智慧”或者畅销书籍建议读者保持冷漠和神秘,避免显得太急于建立新的亲密关系或者在婚后增强吸引力,即“欲擒故纵”——故意装出难以接近的样子,以鼓励对方作进一步的追求。唏嘘的是,事实上人际关系科学对这款药方的研究已经超过35年,结论是:玩欲情故纵,并没有什么……用。研究表明,女性人为延缓亲密关系的发展进程,对男性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看书可以改善人的品味和生活,前提是——对的书。文学之美,在于故事复演。小说的情节对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脑中复现重建文学人物的对话和处事风格时,潜移默化地习得了书中之言,作者之思。好的书,带来优秀的行为模式。
英格兰的高地和原野风,长草与阴郁。不少读者,大概尤其女性,都能想起自己读过的19世纪英国一批女作家,比如简奥斯丁,还有她们老妪传教般的作品。讨厌这批作品,因为它们传达的思想,阻碍了开放的亲密表达。同样看不惯这样“毒害”青年思想的马克·吐温,最是犀利。他说,“每次读《傲慢与偏见》,我都想把这老妮子从坟里刨出来,然后用她的胫骨猛敲她的天灵盖!” 这就是为什么越看这类言情小说或肥皂剧的女性,越没有持久的吸引力。
安全型的人会怎么做?他们一般很重视其他人,认为别人值得信任,可以依赖,心地善良。他们对伴侣很坦诚,心情愉快地进行大量的自我表露。研究结果就是,安全型依恋的人能体验到最美妙、最满足的性生活,他们性生活的次数更多,有着更多的唤醒,更大的愉悦,更多次数的高潮,以及更大的满足。一般最具有利他精神和无私的人一般都具有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给伴侣提供更多的安慰和支持。
你可以不说话,但是必须要表达。
让自己充满魅力
为什么开放性高的人,往往充满魅力?乍看,似乎开放性和亲密关系无多大关系。诗人特质,给生活以新鲜。魅力在于保持浪漫,拒绝平庸。
书中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自我延伸模型——能扩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很能吸引我们。新奇的活动、新才能的开发和新思想的获得,都具有内在的满足性,这就是为什么刚刚恋爱的人常常快乐无比:新垒的亲密常常包含知识的增加和促进自我概念的崭新发展。我们逐渐了解以前未知的自己。但是一旦新的伴侣逐渐变得熟悉起来,自我延伸往往变慢,这时人们开始觉得彼此羁绊比起当初新结时显得枯燥和平庸。因此,保持亲密快乐的秘药在于创造性地绵续个人成长。
比如,会玩(play),特别重要。当伴侣能在一起玩乐,参与新异、挑战、令人兴奋的活动时,满足感丰沛如河。能玩在一起就能长久地在一起。这样的伴侣大概外向型水平较高(对奖赏刺激有较强的追逐动力),又有较低的神经质水平(对于参与新鲜事物没有过于谨慎的顾虑和犹豫不决),开放性也比较高(有创意,制造和享受浪漫感)。
有共同喜爱的活动,让亲密有热度。热度产生于有机会摩擦:拥有许多在一起的时间,才有机会能给予彼此各种“奖赏”的机会,才能对伴侣产生吸引力,让爱人有归属感。热度生发自“临近”:友谊和爱情都源自于身边人的交往,“我们不一定爱上相遇之人,但想爱上他们,必须相遇!”;可还记得你上学时的死党密友,彼此如何相识?同样地,如果在我们身边,爱人更容易获得各种奖赏。文字和声音,远不如脸颊上真实的一吻。
找到,并成为一个好爱人
总结来自多样本、高质量的、持续的亲密关系研究,但你自然可以把以上建议,都嗤之为“与我性格不合,我做不来”。文字的任务只是真诚的陈述者,我却为这类人的不愿努力改变与固执的偏见,感到惋惜。他或她,被不良的文因(meme)感染了而不自知。基因从生理上锻塑人类,文因从文化上改变你的行为。
有的男性认为,“真正的老爷们儿,哪儿有闲工夫,一天干你上面说的这些碎事儿。”社会文化捏塑了人们的性别角色期待,男人应该“男子气”,要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应该像个“男人”。女人应该有“女人味”,应该热情、敏感、感情丰富、友善。男性就应该彪悍,女性就应该温柔。事实上,这群样本是一族生活在传说中的“奇怪的人”,并不符合现实中的情况。相当多的人(大约35%)并不是完全的“男子气”或“女人味”,他们既自信热情,又敏感独立。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男子气”称作“工具性”特质(自信,有魄力,任务导向);把与社交和情感相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特质。
拥有两种特质的人,或者“双性化”的人(渐被摒弃的偏见词汇),在现代社会将会越来越具优势。你期望的伴侣应是这样一种人:在职场上雷厉风行,谈判犀利,强悍地捍卫组织利益,但是回家后又能细腻温柔地安慰失去宠物的孩子。在配对实验中,“双性化”的男女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相处也更融洽。婚姻满意度的调查揭示:坚持刻板性别角色的夫妇一般不如非传统的夫妇婚姻幸福。总之,长期来看,与表达性低的人(不怎么热情、温柔、敏感、不怎么深情)结婚就不如那些更敏感、贴心、友善的人过得满意。
对于尚持木朽虫蛀之偏见,给你贴标签缺乏“男子气”或“女人味”的人,年纪相仿者,我建议你挑挑眉毛,远远走开,文化行距太大,沟通成本过高。对于长辈么,面带微笑,头发甩甩,大步走开吧。用社会压力场的无形手铐,强制让男性屈从于过时的性别角色,是对男人的伤害,因为你剥夺了他们本可以成为好丈夫的技能;强制女性被裹挟进传统性别角色的白布条,是对女人的伤害和坑杀,因为你剥夺了她们取得更多成就的技能。
“工具性”和“表达性”重新解构了“男子气”和“女子气”,给予人们改变的勇气和方向。性格或许难移,但是技能,可习。遗传在决定人们是否自信(外向型)或友善(宜人性)的时候,只能影响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部分为后天所习得,可变。亲密爱人,需要练习。
你听说的爱情大都不是成长性的:或是旅程,终究到站下车;或是遣散自来的雾霞云彩,聚散随缘;或如老牛与钝犁——反正都要走下去,所以需要我们忍受磨合。更好的隐喻更像“米开朗基罗现象”中所描述的那样,爱人彼此之间,是匠与他的作品。
木匠抚摸着黄花梨,石匠细细端倪着大理石。没有出生就技赛鲁班的木匠,也鲜有天然不修自成锦绣山河的木料。好木匠对木料一定是挑剔的,要掌眼,要走心,但是,傻傻等待一块完美木料的木匠,一生注定庸庸无为。你不能总怪木料不够好,可能是你技艺不够高。木匠的精神领袖是皮格马利翁,打造自己的作品,爱上自己的成果,追求亲密、激情、忠诚三不朽的爱情。
上一篇:君之如是,何以至之? 我们谈性格与亲密关系的维系
本文上下两篇,开智毕业典礼后,阅阳老推荐的《个性》和《亲密关系》后,作下这篇“活死文”,放着初稿,一直没发。这些许天过了,阳老写高阶算命术,心有戚戚焉,写到一块去,想着细细修改再发;又挨了几日,今天,开智贴了篇文章,标题形式又写到一块去;怕是再拖几日不发,“活死文”要变成“死文”了。
旨为阳志平老师的系列“工作谈”,烘托两双场下的掌声。感谢对我持续“输出”的鼓励。戏谑之作,看官见笑。
仅以此系列文赠给国内外大量眼瞎、且尚不主动的各族少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