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假和等待放假的摸鱼时间中,并没有认真看书的一个月。
1.《海伯利安》
“瞧 ,起初有了词语 。人类宇宙慢慢编织 ,词语便被赋予了血肉 。唯有诗人能扩张宇宙 ,发现通向新真理的捷径,就像霍金驱动器在爱因斯坦时空的屏障之下一穿而过。”质数的最后朝圣者逆潮而行,仿佛契合时光冢逆熵场中倒流的时间。六个故事是庞大复杂世界中不同时空的回闪,森林海洋草场里有无边落木和叫不出名字金属的碾轧滚动声音。伯劳的尖刺上扎满灵魂。
2.《天真的人类学家》
这本书的初印象,有点像小时候看三毛写撒哈拉——混乱、热闹、敲盆摔碗般无序的愉悦感。愉悦这一点自然是聪读者角度说的,在放臭屁的山羊和以“明天的后一天的后一天”计算时间的多瓦悠人间厮混的田野人类学家,更像是个在年久失修的过山车上备课的白人苦力。作为英国人,作者不负众望地在描绘他“山花烂漫”的非洲原始乡村生活同时,不遗余力地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调侃,对其研究学科的思考也穿插其中。在对更多混乱的期待中,研究告一段落:因为一场不寻常的黑色毛毛虫瘟疫,人类学家终于还是没看到多瓦悠人的割礼。这根本不意外嘛。
3.《佩德罗·巴拉莫》
不知活人世界在何处终结,也不知道亡灵是从哪里起加入了讲故事人的行列。说话的主体没有预警地从一个跳转到下一个,“我”早已不知不觉已消失在对话中,佩德罗·巴拉莫的人生片段由间隔不定的死亡串起来,像坠楼途中的无序记忆回闪。时间和地点都只有吝啬的提及,关注细节才能理顺南美乡村故事。虽然没有这样的环境描写,但总像能看到炎热的土地上方,一只亡灵节装扮的骷髅在俯视大地。
4.《说吧,记忆》
“摇篮在深渊上方摇着 ,而常识告诉我们 ,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线光明 。尽管这两者是同卵双生,但是人在看他出生前的深渊时总是比看他要去的前方的那个深渊要平静得多。”文字像透过教堂彩绘玻璃,又藏于汩汩流水下随阳光破碎再整合,其间有扑棱出碎粉的鳞翅目动物,多重的目眩神迷。纳博科夫的作品之前只读过《洛丽塔》,于是难免会在作者少年时的几个少女身上找那个nymph的影子,这当然不是回忆的主题。
5.《水族馆杀人事件》
为了新空调而出动的学生侦探,一如既往地用逻辑和奇怪的脑洞解决一切问题。文学少女的身体人人垂涎呢。
6.《人民的名义》
中老年干部文体,抒情记叙结合得仿佛中学生作文选。我就是为了看个剧情……
7.《红与黑》
三星只是用来表达个人喜好,毕竟给经典文学打分的意义不大。这是美丽的乡下青年时而坎坷时而顺畅的“飞黄腾达”短途旅行,其中交织着宗教和政治信仰、阶级对立、上流社会众生态,和两个被“飞来横祸”般爱情折磨的女人。于连是没带地图就展开探险的旅人,赤子之心仍在,但不算坚定,却也做不到一门心思地同流合污。有一部分思想,但没有行使这思想的权力,比完全不会思考要危险多了。“能为于连这样有几分才华的年轻人提供前程的,也绝非爱情;他们紧紧地依附一个小集团,如果小集团发迹,社会上的好东西就纷纷落在他们身上。倒霉的是不属任何小集团的学者,哪怕很不肯定的小小成功也会受到指责”。译文不算太好读,稍微分散下注意力就云里雾里了。
8.《风丘祭五十元硬币之谜》
集合了各种不正经元素的日常推理故事集,百合啦妹控啦疑似stk啦之类的。总之是文学少女人人爱。
9.《图书馆杀人事件》
比《体育馆》有趣,还是有很多二次元的笑点,反差萌赛高。
10.《密室收藏家》
与其说是几个案件,倒不如说更像几个“场景”,为了密室而搭建的场景。跟密室的构建和破解比起来,我还是更在乎故事。少男少女密室那篇最有趣,其他的巧妙归巧妙,难免有点“强词夺理”的感觉。
11.《樱的圈套》
“高龄人士犯罪纪实”的叙诡小说,诡计的点找得很有趣,谜底揭晓之后,再回头想之前的细节,会觉得格外好笑。不过联系到客观事实,这个诡计的点也有让人觉得不是很可信的部分,整体显得过于理想化了。男主年轻时的案件也很容易,某个证物一出现,谜底也呼之欲出。
12.《模仿犯》
说起来,这三本其实是把criminal minds一集的内容掰碎了写出来:受害人们、凶手们和围观的社会。没什么花哨的推理过程,毕竟是社会派,跟“解决问题”比起来,“提出问题”或许更重要。相对来说,《所罗门》显得比这本更有趣,虽然这本里死了更多人,案件也更“精彩”,但其中关于受害人和凶手的心理,社会大众的反应那一套,都有点在欧美的影视书里屡见不鲜的感觉。
13.《全职高手》
无法转动大脑看新书,又需要打发时间的时候,随手二刷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