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衡中学生的演讲视频刷了屏。据说,视频中的演讲者是衡中高三学霸,这越发让人觉得可怕。
我猜测他演讲的主题是励志追梦,但我看到的则是几多亢奋和些许狰狞。观其慷慨陈词之状,看不出青少年的蓬勃朝气;听其激烈之言词,顿觉腾腾杀气。励志打鸡血并伴随着刻意煽情的演讲从来如此,但凡你体现的是青春的血气方刚都能让人接受,可那分明是杀气、戾气。
奋斗的历程应该是昂扬、充满希望的,而不是恨意满满、咬牙切齿的。最让人不能苟同的就是视频中那段将自己比喻成“土猪”立志要拱了“城里白菜”的片段。
01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高分学霸,首先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首先要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人生价值,教育的功能就是让人觉察到自己的能量和价值,并通过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自我的认知是自尊形成的先决条件。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自尊就是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尊重自己。乡下出身不等同于“土”,更不等同于“猪”。同样,城里的孩子也不是“白菜”。农村出身的孩子,即使衣服上有土,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力,心怀梦想时眼里必有光芒,心中有向上的力量就是“酷”。(何况现在农村的孩子真正和土地打交道的也不多了。)
命运眷顾的是奋斗自强的人,越努力越幸运。不思进取的人即使机会出现也往往把握不住。在这一点上,不看出身,只看勤奋。乡下的孩子要走出来的确不容易,但城里的孩子要出类拔萃同样需要汗水与泪水。无论城乡,真正的“躺赢”是不存在的。世上的资源永远不会平均分配,也不存在绝对公平。站在赛道上就要认可赛制,高考也只是常见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之一,是之一而非唯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不是愤恨出来的。记住,出身只是不能选择的起点,不是限制你的天花板。
02
志当存高远
诚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但是读书、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说兼济天下,至少也要独善其身。受教育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可是从“土猪拱白菜”的比喻中我们感受不到善,哪怕作为玩笑它也不是善意的。这比喻充满了市侩气息和对同胞女性的极大的不尊重,就像汤里的苍蝇令人作呕。
“志当存高远”,希望每位学子在拼搏奋斗前,先分清楚什么是青春与梦想,什么是自私渺小的欲望。宁可在正确的路上走,也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试想,不远的的将来,学霸通过努力在城里获得一席之地,实现了“拱白菜”的梦。他如果生儿育女,是否也是他人眼中“城里的白菜”?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要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善意。仇恨产生的动力必然催生新的仇恨。
谦虚使人进步
从演讲的立场中我们体会到的是唯我独尊的傲慢、舍我其谁的优越、你死我活的对立。从应试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高分的确是学霸的标准,但从一个人受教育的初衷看,学霸走偏了。教育模式是多样性的,衡中的教育模式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我们不否认它应试时的实用性,但是这种只追求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必然以牺牲教育的其他属性为代价。说好听些,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难听的就是急功近利的“校园成功学”。它能造就高分考生,未必能培养国家栋梁般的人才。聪明的头脑如果装满错误的观念,越是聪明越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衡中模式只是其中一种,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高考的艰难是有目共睹的,但并不是说高考是人生唯一的机会。事实上,高考既不是人生唯一的机会,也不是人生唯一的艰辛。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很多苦楚需要忍,很多重担需要挑,不仅仅是高考前夕的一段时间,所以不必渲染考前的痛苦,因为他人也在承受一样的痛苦。其实每一份苦,都是苦尽甘来的“赌注”,希望你能明白。如果你感觉自己不被理解,请相信他人也一样,遭受误解是人生的常态。“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其实根本解释不过来。
0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关于高考的比喻中最常见的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比喻也算生动。可是,我们要明白这“千军万马”都是同一阵线的“战友”,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死敌”。有人通过独木桥,有人从桥上被挤下,但这不是成王败寇的厮杀。如果你视高考为一场战斗,请不要敌视其他考生,因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承载着家庭的厚望,他人也一样;你希望付出有收获,他人也一样;你希望无愧于青春,他人也一样。如果非要有一个假想敌才有奋斗动力,那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每次努力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希望无论“学霸”、“学渣”,在人生道路上要做到“三心二意”:遇到不如己者要有同情心;遇到爱情时,一定是因为两情相悦的真心(而不是源于粗鄙的占有欲);不被人理解时要有耐心。放弃心中的敌意,时刻向他人传递善意。
受教育的目的是完善自我、成就自我、造福他人。
作为家长,我也希望自己孩子能成为高分“学霸”,但是如果他对他人、对世界充满愤恨,我会伤心自责,至少我不认为他接受过教育。
我们不能让一个高三的学生承担这一切,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受害者。被神话的衡中是否也该停下狂奔的脚步,想想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