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有点想念方鸿渐了 | 《我们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Queena 在2019年阅读的第21本书:

《我们仨》


因为《围城》而知道了钱钟书,因为钱钟书而知道了杨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杨绛火了,我时不时在网上被杨绛语录所击中,比如这句: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又比如这句: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冲着这些句子,就有一种读读杨绛的冲动,于是翻开了这本书:《我们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里长梦,到底有多长?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92岁时的作品。

那时候,她的女儿钱瑗已去世近6年,丈夫钱钟书也去世了4年。

这是一个暮年老人思念丈夫女儿的书。

每一个人都会离开,或早或晚。

每一对夫妻总会分离,总有一个会形单影只。

每一个家庭都要承受失去的痛苦。

然而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是世间大悲。

两个至亲的人相隔不到两年,相继离去。这是杨绛先生最大的痛。

在此之前,女儿和丈夫住在不同的医院里,她以八十高龄的年迈之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两个医院与家三地奔波,两头照顾,早已疲惫不堪。

以至于她不相信这是真的,仿佛这只是一个梦,梦醒之后,一切又会回到从前其乐融融的日子里。

这一段经历,她写在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读第一遍的时候,还有些云里雾里,但读完全书以后,回头再读这一部分,才深深地体会到杨绛先生的痛,胸口象压着一块石头,至少两天没回过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绛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早已对世事无常了然于胸,然而女儿和丈夫两个人相继离世,带给她的痛不堪忍受。

她这样描写女儿过世以后的自己: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口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跨进门,店家正要上闩。”

失去女儿的痛,是痛彻心扉的那种痛,撕肝裂肺,肝胆俱裂。而对丈夫的离去,她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离别越近,越是不舍: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私下认为这部分是全书写得最好的部分,这段时间应该是她人生中最暗黑的时间,是她最不肯面对的时光,所以她用了梦境的写法,虚虚实实,恍恍惚惚,但愿这一切都只是在梦里。

那个万里长梦,究竟要做到什么时候呢?大概三个人在另一个世界相聚的时候,这个梦才结束吧。

因为在杨绛心目中,没有他们在的日子都恍如梦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三口,原计划每个人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写父女俩,钱钟书写母女俩,然而,造化弄人,钱瑗病重,只得停笔,1997年3月离世,1998年12月,钱钟书也离开了。两个世上至亲至爱的两个人撒手而去,留下87岁高龄的杨绛老先生,再次回到三里河的家: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

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一个87岁高龄、失去两个至爱的老人,从此没有家的老人,又该如何度过那一个个的孤寂长夜呢?

1999年,88岁,翻译完成柏拉图对话录《斐多》;

2001年,90岁,《钱钟书集》定稿出版,誉清、整理并出版《钱钟书手稿集》;

2002年,91岁,那年冬天开始写《我们仨》,用血和泪记下了一家三口相濡以沫63年的点点滴滴;

2003年,92岁,只用4个月就写完了《我们仨》,定稿出版;

2007年,96岁,出版《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2011年,100岁,仍笔耕不断,读书不止;

2016年,105岁,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

写到这里,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先生走了,世间从此少了一个高贵宁静的灵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看方鸿渐了

“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是这本书的主题。

作为作者的杨绛,在她的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三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彼此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属于“我们仨”的记忆,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温暖的、是恬静的、是自得其乐的。

作为读者的我,在深深地被她的恬淡和一家三口的温情所感染的同时,却也生出了“我们仨”之外的期盼。

当看到钱钟书与杨绛留学国外,眼前浮现的却是方鸿渐穿背带裤的样子;

当看到钱钟书前往蓝田师院教书时,眼前浮现的是方鸿渐和杜辛楣两个好基友一唱一和的情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看到杨绛在英国坐月子,钱钟书却什么都不会时,脑子里却是钱老先生的清高、透彻与尖刻……

于是,想起那句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话: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想看,《围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830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9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875评论 0 33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37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3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91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5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1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6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5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7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2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0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49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3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