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向来以对人性的深刻刻画著称,在电影《思悼》中,更是对父亲的形象,父权、父与子的关系进行了刻骨的描绘。看过之后,第一次将父爱与“惨烈”这个词联系起来。
是的,父母之爱,恩重如山。但我想,也是时候换一个角度去审视父爱了。
先来看看电影中是如何呈现父爱的:
开始,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天真、聪慧、懂事,能让大人们啧啧称许,喜笑颜开,那时他的父亲即使远远地坐在王座之上,也毫不掩饰喜悦和自豪。
后来,他成亲,父亲的胡须已经些许泛白,看见在庭中一边作画一边和夫人聊天的儿子,脸上就起了忧色。接下来,就是当着老师的面,批评他功课也“不通”,“贪图玩乐,不合义理”。
后来父亲听政,朝堂上,他进则被斥为“不把父亲放在眼里”,退则被斥为无能,身为儿子,他无所适从,身为世子,他深感挫败。
再后来,他有了儿子,原以为会给父亲莫大安慰,结果父亲接过百日的孩子,也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
父亲与太妃冲撞,一时气恼说出了退位的话,没想到太妃竟然应允了。父亲气急败坏,他冒着风雪跪在太妃门前请求收回允诺。太妃收回允诺之后即死,那是自幼守护他的祖母,他本已心痛,灵堂之中,父亲说,如果不是你非要太妃收回允诺就事不至此,他说,是我的错。父亲再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假惺惺。他再也抑制不住悲愤,第一次和父亲发生了冲撞。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父爱,还原了在一个家庭中的父子关系。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远远地坐在王座上问儿子功课的父亲、庭院之外一言不发皱了眉头的父亲、乘坐坐在舆上训斥儿子的父亲、朝堂之上颐指气使暴跳如雷的父亲,唯独没有和颜悦色、肯给孩子一丝温情、一点褒奖的父亲……
当然,这一连串的父亲之后,在最后的一幕,还能看到一个隔着“棺材”与儿子对话,垂垂老矣、颇为痛心的父亲。可即使是这个全片最为温情的段落之后,父亲还是奏响了《凯旋曲》,他要向世人宣扬,他没有错,他是胜利者。
电影由影帝宋康昊饰演父亲,我觉得,相比之下,刘亚仁饰演的儿子更为出彩,从最初的天真意气,到后来的扭曲痛苦,再到最后的失控和疯狂,他的表演丝丝入扣,极有震撼力。
当然,电影也许能通过特有的戏剧冲突强化情感,但我相信看过电影的每一个人,都一定能找到深深的“共鸣感”,电影的“痛点”其实来源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
让我们来看看在现实语境下的父爱是什么样的:
有很多人说,自己从小到大没听到父亲说过一句“我爱你”;
有人说,父亲几乎从来没有肯定过自己,对自己曾经做出的行为或努力给过一句赞许;
父亲总是很隐忍,非常吝啬于表达感情这种事,类似于“我累了”、“我很难过”、“我很开心”这样的话,绝不会从父亲口里说出;
父亲对自己的关心,是母亲打来电话,他在一边默默地听着,绝对不会由自己主导着打一通电话来关心自己;
有人说,自己这一生不管多努力,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
太多了,写到这发现,如果说母爱是鸡汤,那父爱就像一碗“毒鸡汤”,他永远不会软语温言地对你诉说什么,他只会用很冷很硬,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方式指给你真相,告诉你要拼闯。
一如我非常喜欢的是枝裕和的小说《步履不停》中的那个父亲,仿佛一生都在固执着什么,和什么死磕,绝不肯低头、绝不肯温情脉脉。因此带给周围的人许多折磨,即使经年累月,儿子依旧无法对父亲“从不称赞自己”这件事释怀。
我突然很想知道,究竟是谁给爱这样壁垒森严的定义,规定了母爱与父爱如此天差地别的不同。纵使每个人都有特有的表达爱的方式与权力,但如果爱在发生的当时不能为对方感受到,甚至要牺牲漫长的时光,依靠自我沟通和自我和解来完成最后的“抵达”,那这份爱就是有缺憾的,甚至可以说,是悲剧的。
在电影里,当我们看到父亲一次次地“辜负”孩子的心,一次次对孩子的期待做出错误的回应时,我们都会跟着揪心、失望、难过,而在现实中,我不知道又有多少个家庭,多少个童年隐藏着对父爱的失落和认知混乱。
电影里,最打动我的一幕是儿子拿着剑已经冲到父亲的窗外,是因为听见自己的儿子说“孔子也说过,不要看礼法的末端,看要看其心,那天孙儿,我看到了父亲的心”就骤然放下了所有。
我想那一刻,让他放下杀心的是他生命中永恒缺失的“被理解”,虽然它那么微弱,但也足以在生死关头撼动一个人的生命。
这是对一个人渴望被理解最刻骨的诠释。
是啊,生命的起承转合里的确隐藏了太多痛苦,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充满遗憾,但所有没有真正企图去理解、沟通的“未完成”都不能称之为遗憾,而只能称作错误。
纵使爱本身也意味着包容与原谅,但错误就是错误,错误有时候是致命的,爱毕竟是这世上最不可重来的事。
那些孩子终归会长大,长到他们不再固执地耽溺于一件事,再不会轻易把爱这样的字眼挂在嘴上,也学会隐藏起过度期望的眼神,但没有被理解的痛会永远固着在生命里。
终会成长,终会告别,但如果有谁肯问一问那个后来长大的孩子,我想谁会说,我想要的,不是很久之后,已经遗忘了爱的滋味时模糊地记得被爱过,而是在曾经的那个当下,确定被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