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央视的荧屏好像开始了新一轮对国人精神的洗礼和净化。从诗词大会开始,很多文艺类节目悄然诞生。
很多人都说,很多年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这么清新的节目了,好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我们的内心,又一次燃起了去读书的热情。《中国诗词大会》,我从头看到尾我没有你们夸赞的主持人震撼,我更多的被百人团里的普通人的出口成章所折服,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和繁琐的日常中能够长期保有对诗词的热情确实不易,而这个节目的第一季我却认为更甚于第二季。
诗词大会,顾名思义不是煽情大会,不是卖苦大会。更多的应该解释诗词的意义和诗词的意境,而不是装出偶然的列出每一个安排好的凄惨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的同时,获得节目本身的好评手段。(在此补充下,个人还是更认为去年央视的中国成语大会更胜一筹,没有人物的故事,不去喧宾夺主,立意成语 面向受众)
而被央视力捧的《朗读者》,我是在网上看的,坦白的说我好像的确没有资格进行评价,因为我看到了主持人出场这个部分,便关掉了视频,而后是在微博的热搜上看了这期节目的三个人物片段分别是柳传志、张梓琳和许渊生。
首先我想说说我为什么看到主持人出场开场白还未响起就关掉了这个节目:因为当我看到现场的观众像看演唱会一样,看欢乐喜剧人一样,站立鼓掌主持人像明星一样,从舞台深处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朗读者有悖于一个真正想宣扬读书为主题的节目的场景,它的立意一如央视综艺多年的传统,星光、喝彩和领掌。这样的场景在董卿曾经主持的上春晚节目中屡屡看到过,而如今当它出现在这样一个以传承文化内涵为主的节目中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但是我也知道,从节目策划的角度来说,那样的节目通常不会持久,或者说不会火爆。比如央视早年的,《子午书简》《读书时间》,现在沦落在央视四套非黄金时间的《文明之旅》等等。这些节目因为创作者的知名度不高,攀登不上央视的好频道好时段,最终都以凄惨的结局收场。
而当我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三位的片段后,我确定这个节目,有悖于宣传的那样,或者说它不应该叫朗读者,因为它真的和央视一贯的访谈节目套路一个创作思维,名人明星来到这里,说说自己和一个关键词的故事,然后读一段类似的文字。哦,恕我不能认可,这就是朗读者!煽情的套路类似朱军,明星的故事千篇一律。可能董卿本身的荧屏形象给她带来了很好的口碑,但是真的它不该叫朗读者!
当然,有我这样不认可的,就有很多人非常认可这样的节目的。大家都在说,在当下这个时代,能有这样安静的节目就像是综艺舞台的一股清泉,夸赞的话语好像给这个节目披上了高尚的光环和荣誉的花冠。
而我只想低声的问一句:读书,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优雅和高尚的代名词了?读书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为一种值得学习和崇尚的境地了?难道读书不应该是我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在教导中养成的人生习惯,难道读书不应该是将书中的意蕴装进心里,沉浸心底?
读书是一个人的寂寞,而不应该是一群人的狂欢,读书不应该是在世界读书日才读书,不应该是在看了诗词大会后才去背诗词;不应该是在看了成语大会后,才去用成语;不应该是在看了朗读者以后,才去朗读文字;读书应该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你内心发自肺腑想拥有的习惯,是你认真的把你想看的书装进心理,带进行为里,包含在修养里。
读书不是表面捧着书,在地铁上的叫读书;不是利用碎片时间点滴看的才是读书;不是用个kindle在出差的飞机上读的书才叫读书;不是跟着节目附庸风雅后,读进的书是读书;不是加入多个读书小组,每天打卡就是读书;也不是一年读了三百本书后,你说你读了很多书。
我眼中的读书,哪怕你一年用尽自己业余的时间只读完一本书,然而这本书装进了你的思想里,带进了你的生活中,改变了你的内心。这就叫读书!
读书不是用来炫耀的,不是用来被别人崇拜的,不是用来自己用嘴说出来的,
读书是用你的行为,你的修养,你的气质表现出来的;
但愿你可以将想读的书,一本本慢慢的装进你的气质里,有一天当你从他人身边路过,即使你未曾开口,别人也会说,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希望《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不要越来越多,希望刻意营造的狂欢尽早散去。希望还给世间真正的读书者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书香真正浸润这个充满戾气和浮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