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可笑,但是人们的确录下了下雨的声音、咖啡厅的声音、篝火的声音,当作工作时候的背景音乐。他们一开始费劲心思制造密封性良好的耳机来减少外界干扰,后来又嫌太安静了。我曾经也是白噪音软件的用户——音乐,特别是熟悉的旋律对我来说有严重的干扰,我最喜欢的、噼里啪啦的篝火声毫无意义,却能一定程度上取悦听觉器官,而且没有吸引注意力的副作用。后来我更习惯摘下耳机了。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毫无疑问是冗余——它跟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但是没了它,一大部分现代人也许就不高兴了。各种品牌的音乐库播放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顺应推出了适合运动、工作、下午茶、驾车场景的歌单,以优秀的推荐算法为卖点,结果也深受听众的欢迎。音乐人站出来呐喊「我们做的不是背景音乐,请竖起耳朵聆听我们精雕细琢的杰作」,但是肯花钱买一款质量合格的耳机的人还是少数。实际上,非常少。
音乐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不难发现每个时代都有不可缺少而又不被重视的领域。有一些领域从来没有被严肃对待过。
我们能做什么?这个时代对创作音乐的人实在不公平,他们羡慕那些几个世纪前出生的交响乐演奏家,音乐会还被当做奢侈品和身份象征。但优秀的音乐家不会以此为借口偷工减料。他们一边站出来呼吁重视,一边把不被公平对待的冗余努力做好。
我不喜欢 Beats By Dre 的耳机产品,但很赞同它传达的理念。Monster 公司的创始人和说唱歌手 Dr. Dre 打算合作推出耳机子品牌的时候一拍即合。
”You know how music is supposed to sound, I know how music is supposed to sound,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pretty screwed up."
-- Noel Lee
注定被忽视的作品
而有些作品甚至注定被当成冗余。在主流的认知里,衬线字体比无衬线字体更具易读性。除了印刷时代的技术限制使然,细微的衬线和相对高的笔画对比能让字母之间的区别更明显。于是小说和论文仍然坚持以衬线字体排版。简洁有力的无衬线字体被用在指示牌上,不是因为它读起来更快,而是因为更高的黑度和体积感使它更容易抓住眼球,特别是在远距离的情况下。
后来碎片化信息和高分辨率屏幕包围了眼睛,「玩着 iPad 长大的孩子」有了更多读长篇大论的无衬线文字的经验和习惯,衬线的优势被削弱了不少。但是衬线本身仍没有形成阅读障碍(毕竟它是功能导向下的产物),这一打败时间的胜仗也证明了它可以被当做冗余,但绝不是干扰物。
在语言领域,冗余也存在,并且更普遍。
If u cn rd ths, u cn bcm a sec & gt a gd jb w hi pa
意为「If you can read this, you can become a secretary and get a good job with high pay.」(如果你能读懂这句话,你就能成为一个秘书并得到一份高薪工作。)
在 20 世纪 50 年代,类似这样的速记培训班广告文案充斥着纽约街头。显然熟悉英语的人大都能读懂这句话,对这种现象(Textism)进行研究的论文数不胜数。每种语言都充满了重复的单词,每个句子都包含了无谓的语气词,单词里也存在可以删减的字母。
除开语言,没有表情、肢体动作、还有灯光和声音等等组成的语境,日常对话总会缺少一些趣味。你永远不知道电话另一头激动的朋友正做着哪些你和他都没有意识到的手势。
抛弃冗余的主流设计价值观
当简洁的线条,单一的颜色和对材质的原始呈现变成了主流,很多设计领域都把现代主义标准等同于好的设计标准。装饰性的风格被打上了老旧的标签,拟物化的界面也被认为不合时宜。精美的图像在任何时期都不落伍,只用渐变、线条和文字组成的界面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大部分情况下它更清晰、高效率、降低了设计门槛,但更符合潮流不是一个合适的说辞。满是具象浮雕和纹理的古典巴洛克式家具也是好设计,它在合适的语境下也能行得通,即使是现在。冗余具有功能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我们误认为无用的)信息,甚至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它不是效率的敌人。人类也从来不是只追求效率物种,而是追求多巴胺。
所以必须承认,更多更精美的细节很容易能让作品看起来具有更高的质量,更华丽,不仅仅是因为细节让观者联想到大幅增加的工作量,也因为我们拥有随着节奏的收缩肌肉的基因,因此接收到直观的刺激。
多余不是障碍
干扰才是。为什么必须是「有用」的事物才有机会存活?
If u cn rd ths msg u r jst lke vryne 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