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19年我大学毕业之际,看的一本感人至深的书。偶然的机会再次看到这本书,于是我打开书籍,重温过去的记忆。
本书作者威尔·施瓦尔贝是世界知名公司Hyperion Books 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辑,也曾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出版过《长尾理论》、《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等知名作品。在事业达到高峰而疲惫不堪时,却得知母亲癌症晚期。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中,通过和母亲阅读相同的书,彼此分享各自对人生的态度和观点。
余秋雨认为:“这本书揭示了人类的一项重大秘密: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 那情景就像站在峰顶俯视晚霞下一座座自己曾经翻越过的远山,充满着沁凉而又恢宏的诗意。 这本书重新提升了阅读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又对书籍的选择提出了关于生命的至高标准 ”
下面,和我一起共读这本写的真切、动情、深厚、机敏、幽默的上好读本吧。
一、有没有那么一本书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我想只有特别喜欢的旋律或者被歌词打动,才会如此魂牵梦绕。
对于书籍也是一样,你问别人,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可能很多人说了同样的答案。这本书可谓经典之作,你早有耳闻,却几经尝试也没有读完。你有十足的借口:“这本书太晦涩难懂,我不喜欢这种类型”。“啊!我实在是太忙了,我想等时间充裕了再看”。
本书作者也遇到过这种问题,在出版社工作的他,喜欢询问谈话对象喜欢的书是什么,他最常得到的答案是《终得安全》。尽管自己没看过这本书,他也假装自己看过,并提前了解了作者生平和书籍主要讲述的故事。仿佛不这样,自己在社交场合就失去了一个谈资,而自己也会被看不起。这本书他也有一本,陪他无数次乘飞机飞跃世界各地,但他仍一直原封未动,一次次放回床头。
陪母亲在医院检查做癌症检查时,作者得知母亲在看这本书,母亲认为这是一本特别的书。于是作者决定亲自看看,这一看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是看经典之作时才能感受到的妙不可言的氛围。
这本书成为他和母亲谈论她正在经历的一些事的方式,还有他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书籍成为他们探索彼此想法的媒介,让他们可以自然地探讨那些他们关心但又不太好开口相询的话题,也让他们在焦躁和紧张时不至于太尴尬。
在这之后他们又共读了很多书,范围不只局限于“好书”。因为母亲素来节俭,只要给她一本书,她必定会看完。母亲阅读的速度非常快,她不是从头到尾看一本书,相反,有时候她会先看一下书的结尾。
这个读书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说,他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场读书会。每个人的一生中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太多想做却无法做到的事。而从母亲身上,“我”开始明白:读书跟行动并不矛盾,阅读的真正敌人是死亡。
二、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有些小说家喜欢在作品开头就交代故事的主线,有些在开头就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些则只用聊聊几句交代故事背景或勾画一个人物,让读者感受风暴来临前的宁静。
“男孩们一大早就来看绞刑了——《圣殿春秋》”
“我注定要记得一个男孩儿,并不是因为他声音独特是公鸭嗓,也并非因为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个子最矮的,更不是因为它造成了我妈妈的死亡且是罪魁祸首,而是因为它使我信奉了上帝。欧文米尼让我成为一名基督徒。——《为欧文·米尼祈祷》 ”
“故事不妨从海伦和他解决的几分通信说起。——《霍华德庄园》 ”
这些开篇如此吸引人,因为他们都给了读者极大暗示:下面的故事一定万分精彩。人们永远无法预料自己的人生将以何种方式发生改变,这正是难以预料的真正含义。所有人都无法预料下一秒就要发生何事,无一例外 。
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忙碌的人。如果把他们家比做一家航空公司,母亲是中心总调度,其他家庭成员则是停机坪上等待起飞的飞机。他们不能直接飞往目的地,必须要经过母亲的调度。
母亲除了安排家人的生活,她还应她曾任职或担任理事的大型机构的请求,帮助他们安排几百人的生活,如教会、流浪妇女儿童委员会(她任理事长)、国际救援委员会(她曾经负责联络董事会成员,也主持英国分会的创办事务)。她还担任过哈佛大学的入学主任,后来做了纽约一所大学的咨询顾问,然后又做过一些高中的校长。她与各种各样的人保持联系,包括成百上千的学生、同事、儿时的玩伴,还有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遇到的难民们。
母亲像个陀螺,不停地在介绍人、做计划、参加活动、提供建议和帮助。偶尔她会发牢骚,说太累了,但显而易见她是累并快乐着的。母亲走遍了东南亚以及西非的大多数国家 。在其他家庭,有人要去阿富汗是难以想象的。而在作者家里,只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每次从战火纷飞的国家回来之后,母亲都会出现咳嗽、乏力、头痛、发烧等症状,比如从利比亚、苏丹、东帝汶、巴勒斯坦、老挝、科特迪瓦。但只要她打起精神,这些病症也会基本消失。直到母亲确诊癌症,一家人才真正慌了。
“命运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过这样那样的角色,尚未扮演的角色也还有很多。你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其他做不到也没为什么大不了的。”母亲这一生,时常会在书中找到给她以安慰之处。书能使她精神集中,使她平静,带领她走出困惑,面对现实。
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母亲喜欢看《灿烂千阳》和《追风筝的人》,这两本书揭示了足以改变命运的三种人生选择:第一种是人们最后才明白,他们永远无法从头再来;第二种是人们原本以为还有退路,直到最后才发现退无可退;第三种是人们认为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最后却发现当初以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实际是可以改变的,只是发现太迟了。
在做决定之前要事先想一下,做出决定后会不会后悔。要做好两手准备,当陷入两难境地时,那个在需要时能重新再来的一个是最佳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路不是个好选择,要选择有逃生通道的那条路 。
作者喜欢看纸质书。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有真实的存在感,电子书没有物质形态,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印刷品是真实存在的占据空间的东西,电子书你既摸不到,也感受不到。它们像是一些无实体的灵魂,既无质感,也没有分量。他们可以钻进你的大脑,但无法与你心向往之 。
四、别人的故事同样精彩
作者经常会把其他人说的话忽视掉,抢着讲自己的故事,他觉得自己的故事更有趣,更精彩,更重要。因此常常忘记他人的故事,也可以让他受益匪浅,值得不断琢磨 。母亲则恰恰相反,她很少打断别人,更不会对别的故事妄加菲薄。她更愿意做个倾听者 然后提问。她不会提一些问题敷衍了事,她提的问题常能够让对方说出自己很多感受,如从中获得了什么,哪些人令人印象深刻,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深爱的人就像一本我们特别喜欢的书,不管你上一次读它离现在过去了多久,它都会一直陪着你 。书有一个作用,当我们不愿意谈及自身的时候,可以聊聊书。个人生活纯属隐私部分,秘密对于现实并没有任何用处,也不值得好奇。人们已经说的太多,并非太少。一个人要对自己的隐私生活保密,并不需要任何理由。即便是政客也该有自己的隐私,除非他们是伪君子。要是对别人的过去一直抓住不放,那么永远也不会找到足够数量的正值且有趣的人来干活了。
五、读书习惯的养成
人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摆脱不快乐。如果父母不快乐,孩子的处境就会糟糕。要是你想去工作,那你就去工作。要是你可以不必工作,而且你也不想工作,那你就不用去工作。
每个周末作者的父母都会花很多时间在看书上,有时整个周末都在阅读。有些父母自己完全不看书,却要求孩子多读书 ,在作者母亲看来是令人费解的。
书籍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他们相识的每户人家客厅里都放了一个书架,父母的朋友和作者朋友的父母中都有人在写书。每个人都在看每月俱乐部推荐的同一本书。有时母亲想鼓励孩子阅读那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书。她会故意指出,因为年纪太小一些书“我们”看不懂,这反倒刺激了“我们”更快地阅读这些书。他们总是会在吃晚饭的时候讨论正在读的书 。
六、真正的阅读
书中引述了英国女王对真正阅读的看法:光读简介并不是真正的阅读。实际上读简介和阅读是两回事。简介是对内容的浓缩、分割,也言简意赅。而阅读是更广泛的,详细的叙述,还要连续不断的增加和拓展内容。
看书不是用来消磨时间的,看书是为了接触其他人和其他国家。阅读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它是中立的。这正是文学最可贵的地方。书对谁在阅读他或者谁没阅读他们毫不在乎所有的读者地位都是平等的。
这本书对我而言,触及了我很少关注的领域——一个人垂暮之际所面临的一切。我的内心得以更加平静,不会惧怕死亡。我还发现了很多好书,计划跟着作者和他母亲的读书会,和他们共读每一本书。
第8期书评影评写作训练营,第12篇,3448字数,共积累17456字数。
主题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