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户部巷
上一篇有说,前一天下午从江汉步行街坐车到了黄鹤楼南路,一路走到户部巷附近,并在这里住下了。
2月7号傍晚,武汉刮着风并着小雨给这座水城添加冬日的寒冷。入住旅馆后,休息了个把小时,就去户部巷寻找晚餐,晚上时人有点多,但没到那种人推着人行走的程度,也许是还在春节期间,也许是天气太寒冷了。
这户部巷跟长沙的太平街,重庆的磁器口差不多,都以小吃居多闻名。户部巷里很多烤肉,烤翅,烤鱿鱼...有些粉店,巷子里有条岔路,岔路上也多是这样的,还有豆皮,同样长沙的黑色经典在这里也是好多人排着队购买的。
个人感觉吃的唯一有特色的应是山阿妹炕土豆,对于不爱吃土豆的我,开始不想买,天又冷,排队的人也多,但是逛了两圈后我还是加入了队伍中。
土豆算是油炸的,外焦里嫩的,有几种口味,个人选了个孜然味,停好吃的。天太暗就没有拍图了,七元一份。
其实,黄鹤楼,户部巷,长江大桥,三个景点的位置很近,都可以靠走路大概十来分钟就到了,网上写,长江大桥的夜景很美,但是天太冷了,吃完炕土豆我就回住的地方了,至于上图,是我第二天一早起来去拍的,并在户部巷过了个早。早上,就巷子口有几个人,都是来过早的,只有巷子口有几家粉店。
老板说,这糊是把鱼肉打碎了的,里面的黑点是胡椒,我点了份原味的,10元。
有点烫,味道挺鲜美的,入口有辣味,大冬天很驱寒。
八点的武昌,路上行人很少,但行色匆匆,都是去上班的,当时天上的雪花随着风在舞动。
左边的四个我都没去,在去昙华林时经过了其中一个纪念馆也没有进去。
出了户部巷,上天桥,是去黄鹤楼最近的路,桥上会有古楼的标志和方向➡️。
武昌,黄鹤楼
拍照时天空很暗,红旗对着的匾额写的是:气吞云梦。看到这四个字,让我想到的是岳阳楼。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三大名楼都是因诗歌而著名。
我记得小时候登上过岳阳楼的主楼,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误记忆。但是黄鹤楼是不能进去的。
很幸运的是我在白云阁上拍照时,听到了钟声,心里念叨了个小心愿。
这是新修的,允许进去,楼梯比较窄,是水泥的光线暗,楼上有一层是品茶,第三层是文人作品展,在三楼可以看到武昌的风景。
后面一路上也看到了许多建筑,这里和东湖一样也有许多梅花。
每一处古迹,后世修复都会有,亭台,小桥,流水。
武昌,长江大桥
原路出黄鹤楼后,直接向前走,大概有十五分钟的样子就可以看到长江大桥了,从桥上走过时,风真的很大,冷嗖嗖的,帽子也易被吹掉,一直用手护着。
桥上的风真的狂,停下来拍照时,我感觉桥在振动,心里顿时害怕了,怕它塌了,可能桥上车来车往,河中轮船驶过,加之又有大风,但是转向另一边是,却感觉不到振动。这个桥是直的,但是不知道我用全景拍出来却成了弯的,但是自己很喜欢这张。
武昌,昙华林
去昙华林的路上拍的梧桐大道,当时看到的颜色是粉色,但是没有拍出粉色。
昙华林离黄鹤楼比较近,路也不弯。黄鹤楼有几个门,至于我从那个门走的,不记得了,我是问的路边的店家或者路上的环卫工人。直接走到后有个大墙上写的就是昙华林三字,忘记拍照了。
网上说,昙华林是小资情调的地方,与厦门的鼓浪屿相似。我吃着正新鸡排边走边看,感觉很屌丝,自己都不好意思拍照了。
个人对于昙华林的感觉,就是一些文艺工作者聚集在这里,其他的店子都是仿着鼓浪屿的形式,并没有鼓浪屿的那种小资感,也许是缺了那漫天的碧顷。
武昌.归元禅寺
坐地铁去的,几号路口出来的,忘记了,只记得出来后走百把米上了桥,过桥下去后有个巷子,一直走到底就到了归元禅寺。路边有许多卖香的。自己不信仰这些,所以路边没有买香,最后我在里面买的香,感觉到了那个氛围。
门票并不如网上介绍的只要10元,而是20元。检票时门票被撕碎了,检票人说岁岁大好。大学室友跟我说,在寺庙内不要拍照,所以一张照片也没有拍。
进入寺庙的很多人都虔诚叩拜,我就看了每个大殿的对联,佛家语里真的有很大的哲理。寺内很多人去数罗汉,三种数法,数自己已满的岁数,然后出来找自己的罗汉语,记住多少号罗汉,出十元得一个诗语,解诗也要出钱所以没解。
寺庙内有个老人家算命,就在罗汉堂哪里,感觉是骗人的,说的都是现话,我还傻傻的主动让他帮我看手相,后面还给了香火钱。
出来时被一妇女拉着看相,跟着我走,在我后面说了几句话,感觉有点准,我停下来了,后面她给我看手相,说了很多,有点小准,我都迷信了。最后也给香火钱,给的少,她要我支付宝,我直接转身走了。
回程
因为一点多我就逛完了,而火车票是近五点的,所以准备改签近三点的高铁,当时看票还有几百张,就没有及时改,也怕地铁赶不到,想等快下地铁时改,结果没票了,于是只有老老实实的再转地铁去武昌火车站,坐火车回家。
在武汉两天我一共走了42公里,对于吃,没有很讲究,主要是自己看风景去了,找地方花了很多时间,一直在路上,以后出行还是提前规划会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