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听老年人讲,过去村里还有三位先生,他们是亲兄弟,好像我也是叫爷爷的。先讲述老三,村民都称他三先生,名讳邢让,我对他老人家没有印象,听村民说,三先生早走了。老人有个儿子叫邢玉良,现居太原,是一名普通工人。三先生弟弟名讳邢谦,村民都称他四先生,我对他有印象。长得很瘦,个子也矮小,富有个性,学问深厚渊博。听村民传说,老人教书时,有位女生爱慕老人文采,同时也爱慕老人这个人。年轻人聚在一块,日久生情,是很自然的事情。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就有了那种事情。
最后的结果,实在不是那位女生心愿。为此事,有关部门给老人戴了顶“帽子”。老人有个儿子叫邢仲良,现居太原。以前是一位煤矿工人,后来因公残疾。祝福老人:晚年幸福。
他俩的哥哥名讳邢富海,村民称富海先生,也是很有学问的,我对老人没有印象。
还有担任过阎锡山文书的邢子述老先生,更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下面单列一篇,专门讲述他的事情,在此不赘。
还有根元先生两位儿子:邢相禹和邢相汤,下面单列一篇,专门讲述两位老人的事情,在此不赘。
父亲说,村里还有许多教书先生,有印象的是:根元先生,殿元先生,稳堂先生(二十世祖,四全先生之子),梦先生等。
还有我尊敬的祖父:安和先生。
所有一切,说明一个问题,村民重视教育,尊重文化。人常说,寺庄村的先生,比下河北村的狗都多。这个比喻有些欠妥,教书先生何等受人敬佩,岂能与狗相提并论?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反映出村风:重文轻农。重文轻农的结果,必然涌现出许多先生。读书求学,著书立说。大道理讲,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小道理说,光宗耀祖,显耀门庭。不被外人轻视,不让外人小看。
当然,有部分教书先生出于无奈,下地干活,有心无力;外出经商,又无资本,只好读四书五经,教几个学生,挣几文铜钱,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以上是解放前的事情,解放后的情形并不乐观。
1980年前,村里只出了四位中专生:同族伯父张宝林是第一位,下来是邢大成(1943年2月26日出生),年龄和父亲差不多。还有邢隆旺(1937年4月10日出生)的爱人,与母亲同名同姓,前几年就下世了。第四位叫邢中珍,邢利贞妹妹,原平农校毕业。
1980年后,我是第一位考上学校的人,也算一位文化人。虽然不够先生级别,比一般人来说,还是多认几个字。出了三本个人专著,是我没有自卑感的本钱:第一本是纪实文学,427个页码,35万字,书名《丰收》,父亲给我题写书名,印数1000册,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时间是2000年10月。第二本是我的诗集《月色情人》,256个页码,23万字,书名也是父亲题写,印数1500册,白山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1年9月。第三本是我的散文集《晚上的花朵》,书名是祖母侄弓中正题写,印数2000册,白山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3年2月。
三本都没再版,说明自己水平,还停留在“初版”基础上。虽说还有许多书稿,感觉离祖先要求甚远。2009年秋末冬初,忻州师院中文系聘请我为写作课老师,才真正理解了“先生”的意义。
接着是邢天德三闺女,名叫邢忠莲。接下来是我弟张德昌,湖北工学院毕业,现在上海工作。再下来是我儿张峻峰,2003年考入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所军官学校,一切费用由军费开支。话说至此,想起我小时候两个愿望:一是当兵,一是上大学。儿子把我的理想,变成现实,尤其是我父母,逢人便说,见人就夸。
下来是我同学邢林虎(1961年9月21日出生)的儿子:小名周子,大名邢州杰,2004年考入太原理工学院,现在长治工作,是非常不错的。还有他妹妹邢丽(1991年9月5日出生),2011年考入太原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还有,表叔父邢玉稳女儿邢国华,2011年考入山西大学电力与热能专业;村民邢兰虎儿子邢俊林(1990年10月29日出生),2010年考入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村民邢明旺女儿邢莎莎(1991年5月30日出生),2010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舞蹈编导专业……
-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