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财商教育书籍。自2000年出版以来,稳居多个畅销书排行榜单前列,被翻译成多个版本,已在10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总销量超过3500万册。
本书作者是被誉为“百万富翁的教父”和“金钱教练”的日裔美国人罗伯特.清崎。他出生在夏威夷,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参加过越南战争,在施乐公司做过销售,也创办过自己的公司。在第三次成为百万富翁后,他离开商界,开始向全球学员教授商业和投资课程;他还发明了一种教育玩具“现金流”游戏,帮助人们学会原本只有富人才懂的金钱游戏;他的富爸爸系列书籍改变了一代人的理财观念。
今天惊鸿为您分享《富爸爸穷爸爸》本书中的三个核心内容,分别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如何提高财商、成为富人需要克服的困难。
1.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
本书作者罗伯特有两个爸爸,一个是“穷爸爸”——他的亲生父亲,拥有博士头衔的教育官员;另一个是“富爸爸”——一个高中都没上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
两个爸爸的事业都相当成功,都是那种意志力坚强、富有魅力、具有影响力的人。但是他们在看待同一个事物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穷爸爸总是说:“贪婪是万恶之源”;富爸爸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源,贫穷会放大人性的恶,会把人性中善的一面磨灭掉。”
穷爸爸认为,富人应该多缴税去照顾那些相对不幸的人;而富爸爸则说:“税是惩勤罚懒”。
穷爸爸说:“当涉及钱的时候要小心,别去冒险”。富爸爸则教罗伯特“要学会管理风险”。
穷爸爸认为“房子是最大的投资和资产”,而富爸爸则说“房子是负债,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资,你就有麻烦了”。
穷爸爸总是会习惯性地说:“这个我可付不起”,富爸爸则禁止孩子们说这样的话,他总是会让罗伯特和迈克去想:“我要怎样才能买得起?”
穷爸爸总是说“我永远不会成富人”,富爸爸恰恰相反,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富人,富人不会这样做”,即便是遭遇破产,他也会说“贫穷和破产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两个爸爸都高度重视教育和学习,但是对于为什么学习的看法完全不同。穷爸爸希望罗伯特努力学习,获得学位,找个好工作。富爸爸则鼓励罗伯特学习成为富人,了解钱运动规律并让钱为自己工作,不要为钱工作。
最后两位爸爸去世的时候,穷爸爸留下来一大堆待付账单,而富爸爸为家人、慈善机构和教堂留下了数千万美元的遗产。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穷人和富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从书中描述的“富爸爸”和“穷爸爸”的遭遇,我们不难看出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穷人思维的人遇到钱的问题就逃避,不学习,不行动,财商一直都很低,最后当然就会面临财务困境。
富人思维的人永远直面钱的问题,他们会学习理财知识,提高财商,最后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富人。
财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很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财商都很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奋斗终身却不能致富,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从未真正学习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却从来不学习如何让金钱为自己工作。”罗伯特在书中这样说。
那么要如何才能提高财商呢,接下来为大家解读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
2、如何提高财商
巴菲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由此可见财商的重要性。
这本书中指出提高财商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跳出“老鼠赛跑”的陷阱、学会区分资产与负债、关注自己的事业。
什么是“老鼠赛跑”,书中给了一个例子: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婚夫妇租住在一套旧公寓里,因为公寓太拥挤了,他们贷款买了新房子、然后又买了新车、新家具等,以便与新房子匹配。
因为有房贷、车贷的压力,这对夫妇开始努力地工作,以便能够升职和加薪。他们孩子出生了,日常花销更大了,于是他们就更努力的工作、挣更多的钱。
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们需要缴纳的房地产税、社会保险税和其他税也上升了。他们赚了很多钱却依然陷于贫穷。
这对年轻的夫妇,就这样陷入了 “老鼠赛跑”的陷阱。他们不仅要为公司老板工作,还要通过缴税为政府工作,通过偿还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为银行工作。
于是,他们要求他们的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他们一生都在辛苦地为钱而工作。最后他们的下一代又将重复相同的过程,这就叫“老鼠赛跑”。
他们不知道让他们掉入“老鼠赛跑”陷阱的根源在于他们选择的消费方式,而这正是由于他们在财务上的无知以及不理解资产和负债的区别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呢?
通俗的讲,资产增加你的收入,它能把钱放进你的口袋,而负债则会把钱从你的口袋拿走。
穷爸爸购买房子,并且认为“房子是资产,是最大的投资”,富爸爸则认为房子是负债,因为它会增加我们的支出,把钱从我们口袋中掏走。
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认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
成为富人的首要规则,就是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只购买资产。
要想成为富人的第三点,你需要关注自己的事业。
职业和事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罗伯特经常问人们:“你的事业是什么?”有人回答:“我在银行工作”。然后他会问:“你是否拥有一家银行?”,他们通常会回答“不,我只是在那儿工作”。
在这个例子中,被访问者显然混淆了职业和事业的概念,他们的职业可能是在银行工作,但那不是他们的事业。
很多人耗尽一生都在成全别人的事业并使他人致富。为了让自己致富,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事业。
关注自己的事业并不意味着要开一家公司,你的事业的重心应该是你的资产项,而不是你的收入项。
富人关注焦点是资产而非其他人关心的是收入。
讲完了提高财商的三个要点,接下来我们进入本书第三部分内容,一起来看一下:
3、成为富人需要克服的困难
已经掌握财务知识的人有时候还是不能成为富人,主要原因有5个:①恐惧;②愤世嫉俗;③懒惰;④不良习惯;⑤自负。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如何克服这5种困难:
1)克服恐惧
人人都害怕赔钱,唯一没有出现过投资亏损的人,是那些未做过任何投资的人。
罗伯特说:他从未遇到过一个没亏过钱的富人,但是他们不会让这种恐惧把他们赶出这场博弈。
富人知道失败能够激励他们获得胜利——所以他们不喜欢失败但是不害怕失败。要知道不喜欢失败和害怕失败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处理害怕亏钱的恐惧心理的方式不同。
2)克服愤世嫉俗
“天要塌下来了,天要塌下来了”。很多人都知道“小鸡的故事”,小鸡总是围着谷仓转,警告大家即将到来的厄运。我们身边有的人也爱这么做,愤世嫉俗的人就像“小鸡”一样永远在杞人忧天。
罗伯特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的例子。这个朋友已经准备买下一处公寓进行投资,但却在最后放弃了,因为他的邻居告诉他,这个交易不划算。故事的结局是这个朋友因为听信了一个不是投资者的邻居的意见,错失了一次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敢投资,是因为在他们想要进行投资的时候,周围到处都是跑来跑去的“小鸡”,叫嚷着“天要塌下来了”。“小鸡”们的说法很有影响力和干扰性,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这样一只“小鸡”。
疑虑和愤世嫉俗的心态使大多数人安于贫困。富爸爸喜欢说,“愤世者抱怨现实,而成功者分析现实。”成功者关注机会并善于抓住其他人错过的机会。
3)克服懒惰
懒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忙碌掩饰之下的懒惰。这种人太忙了,以至于没有时间管理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健康和他们的社会关系。
那么,该如何治疗这种懒惰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贪婪—点儿”。你也许对这个回答感到惊讶,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贪婪或有欲望是件坏事。
大部分人会对自己的“贪婪”和“欲望”感到内疚,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陈旧思维。他们渴望拥有生活中那些更美好的东西,但大部分人却下意识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对自己说“我不能拥有这个”,或是“我可付不起”。
太多的贪心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一点点贪心可以刺激你不断前行。
4)克服不良习惯
我们的生活更多的反映我们的习惯而不是我们所受的教育。因此想要获得财务成功,你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罗伯特在书中分享了富爸爸和穷爸爸支付账单的不同习惯。穷爸爸总是先支付他人,最后才支付自己的,而富爸爸总是先支付自己,即使他缺钱。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没钱可以支付他人,那么债权人和政府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而这能激励他寻求其他形式的收入来支付他人。如果他把自己的部分留到最后支付,那么他就不会有这种压力,但是他也会因为没有良好的理财习惯而变得越来越“瘦弱”,一生都围着老板、上司、收账员和土地主转。
如果我们都能学会先支付给自己,就会在财务上更“强壮”,应该是在精神上和财务上都更加“强壮”。
5)克服自负
富爸爸经常告诉罗伯特“我知道的东西给我带来金钱,我不知道的东西使我失去金钱。因为每当我自高自大时,我就认为我不知道的东西并不重要。”
在金钱、财务和投资领域,有许多人习惯用傲慢来掩饰无知。罗伯特在与会计师以及其他投资者讨论时发现,他们试图用自吹自擂来赢得争论,并且很明显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作者建议,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一问题上有所欠缺,你就应该找一位本领域的专家或是一本相关的书,马上开始教育自己。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通过作者罗伯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揭开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主要差别在于思维方式和看待金钱的方式: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想要提高财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跳出“老鼠赛跑”的陷阱、学会区分资产与负债、关注自己的事业。
最后,想要提高财商成为富人,还需要克服5个方面的困难,分别是:克服恐惧、克服愤世嫉俗、克服懒惰、克服不良习惯和克服自负。
我们这一代人普遍财商比较低,很多人直到参加工作都没有机会接触到财商方面的教育。从小父母就只会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家庭和学校都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财,通过钱生钱的方式实现财务自由。
这本书虽然写于20年前,但时至今日,书中的观点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正确的理财观念永远不会过时,过时的只是具体的理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