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会上,我问大家的第一个问题是:“打针疼不疼?”
“疼!”妈妈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
“嗯,那我们带孩子去打针时一般都怎么说?”
“没事,打针一点儿都不疼。”说完,妈妈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是的,明明打针是疼的,但是我们却对孩子说不疼;明明孩子疼得想哭,但是我们却用尽各种办法不让孩子哭。一次又一次,孩子还能相信我们吗?
01
上周带添添去打针,年纪越小的越安静,因为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就已经打完了,或者说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哭就已经不疼了。当然,也有些2、3岁的孩子会哭,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知道打针会疼了。
怕也好,哭也罢,孩子们最终都会还算顺利地打完。直到出现了一个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他不仅哭,还拼命挣扎,从妈妈怀里挣脱好几次,跑到外面,又被妈妈抓回来。
大家的眼光都投向这对母子,男孩儿目测有5岁的样子。旁边有位阿姨说,听哭声就知道是个大孩子了。
孩子一边哭喊一边挣扎着,“我不打针!我怕疼!”,一直重复着这两句话。
妈妈也没闲着,一边拉扯一边教训孩子,“你之前怎么答应妈妈的!”(孩子哭声太大,我只听到了妈妈说这一句。)
看到孩子如此痛苦的样子,好想过去抱抱他。不知道孩子之前经历过什么,打个疫苗能把孩子吓成这样。
护士一直无奈地看着这个男孩儿,后来实在没办法,护士叫来了一位同事帮忙,两个人一起按着孩子,孩子动弹不得,最后估计也是哭累了、闹累了,孩子不再挣扎,哭声也渐渐地停了下来。这样,总算把针打完了。
** 02**
再来看看添添,打针时那副略带腼腆微笑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护士阿姨看了都心情大好啊!
我是如何引导的呢?现在就把这4点告诉大家。
001 提前打招呼
提前几天就跟孩子打招呼,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心理准备。
我是差不多提前4、5天的时候跟添添说了句,“过几天该去打针了。”
听到我们这么说,孩子可能会说不想打针。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否定孩子,而是要去认可孩子的情绪。
002 打针有点疼
“你是害怕打针会疼,是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想打针都是因为怕疼,所以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孩子都会点头。
“打针是会有点儿疼,不过呢,如果我们不动的话就没有那么疼,只是有一点点疼,如果动得厉害,也会疼得厉害了;而且啊,我们还可以跟护士阿姨说,‘阿姨,我怕疼,您轻点儿。’”
听到我这么说,添添好像没有那么害怕了。
“这样吧,打针的时候妈妈抱着你,如果你觉得只是有一点点疼,能忍住,那就不哭;如果觉得很疼,想哭就哭出来,好吗?”
孩子有了退路,可以哭,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能够接受要去打针这个事实了。
003 打针游戏
在打针的前一天晚上,我再次提醒添添,“明天就要去打针了。”
没过一会儿添添拿了支笔过来,说是要给我打针。
“啊!不要给我打针,我怕疼。”
“你别动就不会那么疼,只是有一点点疼的,阿姨轻轻给你打。”
刚开始几次添添真的是轻轻地打,我也很配合,“哇,果然是只有一点点疼!”
玩过几次之后添添就开始用力了,有一次真的弄得我挺疼的,“呜呜,好疼啊!”我开始装哭,添添说:“让你妈妈抱抱你吧!”
当我伸手要求他的拥抱时,他却来了句,“我是护士阿姨,不是你妈妈,你妈妈没在这,你自己哭吧!”说完就笑着跑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那哭。
几轮游戏过后,恐惧心理应该又削减了不少吧!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认为,游戏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还能帮助孩子疗愈过去的伤痛。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的恐惧感通过哈哈大笑释放出来!
004 爸妈小时候打针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准备出门的时候,添添还是有点不太愿意,毕竟是个孩子,多少有点害怕也是可以理解的。
“妈妈,我不想打针!”
“嗯,因为打针有点疼,所以你不想打针!”
“妈妈,你打针吗?”
“妈妈小时候也是要打针的,长大之后就不用打了。你知道我们小时候是往哪里打针的吗?”
“这里?”添添指着胳膊。
“不是的,我们那会儿是往屁股上打的。而且啊,你舅舅特别逗,你知道他是怎么打针的吗?”
“舅舅怎么打针啊?”添添来了兴致。
“舅舅啊,打针时特别勇敢,每次到那他都是要求第一个打的,把屁股一撅,然后说‘阿姨,先给我打吧!’”
讲完舅舅的故事,添添笑着问我:“妈妈,我可以去打针吗?”
“当然可以了,我们现在就出发!”
** 03 **
轮到我们打的时候,添添还是有一点点害怕,但是又不是特别害怕那种,所以脸上还略带羞涩的微笑,护士阿姨在旁边看了也笑了,主动说:“宝贝,阿姨给你轻轻地打!”
“来,添添,我们试试看,阿姨给打的针是只有一点点疼还是很疼呢?”
护士动作真的很快,几乎2秒钟的时间就搞定了。
打的时候添添没哭,打完之后有点疼,添添哼唧了两声。
“是不是有点疼啊?是一点点疼还是很疼呢?”
“一点点疼。”说完继续哼唧。
看他继续哼唧,“如果想哭就哭出来吧。”
“不,妈妈,我不哭。”
打针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
** End **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我的育儿启蒙书,当时看的时候孩子还小,印象最深的就是“打针有些疼”这个章节,如今不仅完全应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还在此基础上有所改善(其实主要是添添引导的结果),也希望能够借此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