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说过一句话: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01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伏尔泰也说过: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从幸福论的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过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了的祸害,而不是曾今享受过的欢娱,快感。
“幸福论”这一名称只是委婉的名称而已;
所谓“幸福的生活”,实应被理解为“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亦即还能勉强忍受的生活。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
而不是曾今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
把生活的计划瞄准在避免痛苦,亦即远离匮乏,疾病和各种苦难这一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真实的,我们或许就能有所收益。
我们的计划越少受到因追逐所谓肯定的幸福的幻象所带来的打扰,我们的收益就越多。
歌德在《亲和力》中由米特勒说的:如果一个人试图摆脱某种祸害,那他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一个人总想着得到比自己已经拥有的更好的东西,那他就是相当盲目的。
02 “认识自己”第一是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
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他就生活得越幸福。
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
而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卓越的人很快就会领会命运的教诲,能够顺应命运并且心存感激。他们会明白:在这世界上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是教诲,而不是幸福。因此,他们习惯和满足于以希望换取思想和认识。
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特,越具有价值和意义,那他就越必要不时地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自己的计划。
“认识自己”第一是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这对于他的幸福而言是至为重要的东西。
他应该大致上明白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需要扮演何种角色以及自己与这一世界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具备非凡的个性,对自己的生命计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比任何一切都更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勇气,振作,鼓足信心,激励自己行动起来,避免走进弯路。
歌德的美妙诗句“我从不寄希望在任何事情”。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
03 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
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
换句话说,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
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受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
如果要长期保持这种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它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一个人自身拥有越多,别人能够给与他的也就越少。
这种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做出必须的,显而易见的牺牲;
他们更不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
对于一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者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它的同类接触(因为人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的),那这个人就具备了真正的智慧。
柏那登.德.圣比埃说: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
本篇小结:
1: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2: “认识自己” 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
3:热爱独处的人也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在独处中,人才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