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讲的一件文物叫兽面纹铜戈,战国时期文物,成都郫县独柏树出土。该铜戈援上有巴蜀青铜器常见的符号,称为巴蜀图语。另一面有披发持刀跪地人像。援与内之间两面铸有张裂目虎纹,其上有鸟纹相连。
兽面纹一般指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食人怪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如《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而在古籍中也有记载青铜器物上有饕餮纹的样式,如《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纹的图案具有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面目结构较鲜明,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民间盛有龙生九子之传说,明代的陆容和杨慎将饕餮列为龙九子之一,这已是一种附会了。陆容的《菽(shū)园杂记》中所记饕餮“性好水,故立桥所”,而杨慎的《升庵集》则记之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 近现代的研究已经对这种兽面纹是否就是饕餮纹产生了质疑,只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称谓才导致了饕餮纹的盛行。现在的很多青铜器学家和古历史学家都称青铜器皿上的布局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kuí)纹对称排列”的纹路称为兽面纹而不再使用饕餮纹。不管是饕餮纹或兽面纹,商周青铜器上这种概括夸张的动物纹饰和造型都呈现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气氛和力量,有学者称之为“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是因为这些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这些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的反映了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铜戈是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勾兵”,用于钩杀。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bì),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四部分构成。铜器铭文中的Z(戈),就是它整体的象形。戈头每一部分都有专名:主要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柲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柲的小孔称“穿”。巧合的是,百度百科上对于铜戈介绍的配图就是我们此次介绍的成都博物馆的兽面纹铜戈。
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鐏三部分组成。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宽根据制作要求各有不同,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避免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
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胡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六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柲短,车战用的柲长。
鐏(zūn):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巴蜀图语,又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形文字,四川省出土的战国至西汉初的文物上,发现的一些图形符号。巴蜀图语主要分布在铜兵器、铜乐器、铜玺印等器物上。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等,由于其形状非常像装饰性的符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它看作文字,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类似符号被发现,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是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据推断巴蜀图语可能产生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
比巴蜀图语稍晚出土的四川战国土坑墓出土的青铜器上,考古学家又陆续发现了一些个体或成组的符号,这些符号跟汉字中的象形字极为相像,似乎已经具有了文字的特征。迄今为止,这些符号已经出土了一百多个,成组的联文符图很复杂,似乎想通过一段内容来表情达意。
几乎在巴蜀图语问世的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陆续出土的巴蜀铜戈上,考古学家又发现大量铭文,这些铭文跟巴蜀图语似乎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考古界称之为巴蜀戈文。这些戈文已经与方块文字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它们像汉字一样直行排列,字与字之间留有行距,如同中原的竹简书一样。古蜀不仅可能有文字,而且还出现了两种可能是文字的符图。然而,这些戈文不只是出现在巴蜀地区,连湘西山地也有发现,似乎是当时一种通行于西南地区的类似文字的图案。1954年以后,四川地区接连有印章出土,这些印章多为方形和圆形,上面雕刻着文字一样的符号,它们似乎兼有巴蜀图语与巴蜀戈文的特征,考古界称之为巴蜀印章。
铜戈作为一件作战兵器,在被赋予了纹饰和字样符号后,仿佛有了非凡的意义。这次我们介绍的兽面纹铜戈就诠释出别样的意义。下一期我们还将介绍一件非常著名的戈,敬请期待!
以上内容是小生根据多方有效资料参考,如若有误还望读者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