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应该相信,什么时候应该怀疑。怀疑与相信像异卵双胞胎,一个妈生,两种极端力量。
一开始会喜欢相信,任何人说的任何,无条件的相信, 后来,经历过的事情慢慢增多,也逐渐慢慢的发现,人不应该一味的去相信,首先去想想这段话是不是真的应该相信。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是一种销售工作,工资与销售的额度成正比。由于是新手,对于如何说服客户,如何把握客户的心理还是不太熟练,在第一个月的时候,销售工作挂零。这件事情一直让我觉得自卑与痛苦。后来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客户,说着需要购买,对于过程不太清楚,我就问了经理如何处理。之后经理开晚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我训了一顿。说的是,为什么我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作为一个销售员,为什么没有一个客户,为什么没有销量,为什么对于流程还是不清不楚。刚好,一个月看不到任何成果,我也确实很怀疑我自己。在那几天,我就非常难过,为什么我做的比别人差那么多。后来,我的闺蜜,也是和我一起兼职的同事,站在客观角度,说经理当时在玩游戏,我又太不懂事去问他问题,让他很烦,真实的原因就是想找一个借口让我完全没有自信心。初次兼职,社会经验不足,把握客户心理不够,第一个月没有单子,这一切都是很正常。最后,经理自己也说,那天是因为我打扰他玩游戏,心情不好,借机向我开炮。对于任何人说的任何话,一定要自己先思考一遍,说话的用意在于什么。
人们总是喜欢偏向于自己相信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对于反对意见有可能选择性的充耳不闻。但是,事实上,作出一个决定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和好朋友讨论一下,听一听反对者的声音,再自己思考重新作出决定。在思考 快与慢这本书说到,当一个人听取单方面,片面的消息时,最容易义愤填膺与冲动,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但是,当一个人听取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时,才会更理智的做出决定。这就是为什么法官不仅仅听取正方的意见,同时也听取反方的意见了。这样,才可能尽量少的被主观意识控制,公正的可能性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