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到任务开始到今天凌晨三点,我其实并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读书状态,一篇经典并不是能靠零零散散的读书方法而能读通的,我能做到的不过是读了一遍而已, 但经典终究是经典,这一遍已然让我收获良多。
曾经以为“中庸”是指一种处世方式,不偏不倚,既不激进,也不消极,因为难做到而被人们推崇,想象中能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温和的谦谦君子,在人群中绝不醒目,但相处时却发现非常有内容…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理解的
然而再次读中庸,(绝对是再次读,但和第一次读毫无差别)我突然发现对这两个字的认识太于浅薄,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才会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既然是这么高大上的品德要求,我顿时就凌乱了,一般看到这里,我一想这离我太远了,就自觉的绕开了,所以每次看都和第一次看一样,实在是理想不高,对自我的要求也太低。如果不是接了要写读后感的任务,估计也就同样读完拉倒了。但当我静下心来读了一遍又一遍时,发现早在2500年前,孔子所提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依然符合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成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