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泰山、华山,恒山显得不在一个档次,但能跻身于“五岳”,和它们齐名天下,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吧。
这个八月,我终于亲临恒山,一睹真颜。
在此之前,别看我整天在讲台上侃的得意,却总是分不清“恒山”和“衡山”,这北岳和南岳总是没有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印象清晰,更比不上中岳嵩山,毕竟登封离新密近,总是去的多些。但这之后,在山西停留几天,在恒山之巅下来后,断是不会弄错了。
在我的印象里,恒山真的不算高,2016.1米的高程,对登临过华山和嵩山的我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台阶不算多,也不算陡,时而有平缓的路面过渡,即使刚觉得累也能得到缓冲,根本没有气喘吁吁。我还记得在嵩山时,台阶太多了,膝盖都要废了,一路上喊着,有卖膝盖的吗?最后不得不顺着扶手往下滑,好使颤悠悠的腿肚子得到短暂的歇息。
在我的印象里,恒山墙壁上的刻字多。说到这个真的汗颜,好多字我都认不出来啊!对面山崖上的吧,因为远,看不清还可以作为理由;这头顶上的,红字白石,赫然分明,怎么还是不认识呢?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简化字,互相结合,竟给我整蒙了!同行者也有见识渊博者,条分缕析,让人佩服之极!关键是这刻字极多,有景就有字,强烈的挫败感啊!
在我的印象里,恒山稀奇的树多。就不说那断崖上,山腰上,山坳里的树了,单是一种名为“豹榆”的,就让我盯着那小名片,研究半晌。“豹榆”?“榆”好说,普通树种,北方随处可见,“豹”从何来?因为树皮粗糙并不光滑如豹身花纹?因为树干上一个大疙瘩像豹头?因为树叶子全部有透明的斑点像豹纹?不得而知。只是当阳光从枝桠间穿过时,有的迸溅四落,有的停留在叶子上,闪闪发光。
在我的印象里,恒山的道教文化很典型。如果你去过恒山,应该对张果老倒骑仙驴的雕像印象深刻吧,将近四米高的雕像,背面刻着张果老进出恒山的故事,也成了源远流长的恒山道教文化的代表符号。山路上,你还会遇到一些道士,道袍加身,头发簪起,也会见到不少寺庙,墙上绘有大大小小的太极图形,表现出浓重的道教风味。
在我的印象里,恒山的凉皮是比较出名的。没去时并不了解这里的饮食,除了知道山西盛产各种醋,其他就孤陋寡闻了。想不到一下车,在山脚下的停车场,第一顿早餐就尝到了浑源的凉皮,不同于我们这里的,倒类似于早年走家串巷拿家里的豆换的那种大块凉皮,切一块给你,回家自己凉拌着吃。这里的凉皮和汁水好像不相容,撒有蚕豆,黄瓜丝,条状豆腐干。许是清晨的缘故吧,吃得并不合胃口,但后来在街上随处可见凉皮店,并有“凉皮宴”的时候,是确信凉皮在这里的重要性了!
我知道,我对恒山的印象,随着归来随着忙碌会慢慢的变淡,但我相信,每一座山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无论它名不见经传,还是大名鼎鼎,都不可复制粘贴。在天地之间,它们都是特别的自己,都拥有不一样的记忆和财富。
从此,我记住了一个只属于它自己的名字——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