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0天,读了10本书,写了100天的读书笔记,每天至少500字,总字数应该超过了5万字。
从本数上来讲,距离最终目标200本只完成了二十分之一,从时间上来讲,距离持续读两年的目标完成了七分之一。
但这些数字,其实是不太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我做了之后,到底收获了什么?
读了哪几本
在聊“收获”之前,我先按照顺序列一下我读了哪些书籍《视觉锤》、《细节》、《理解媒介》、(50天)《ip之道》、《穷爸爸与富爸爸》、《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学会提问:实践篇》、《销售圣经》、《销售中的心理学》。
除了《ip之道》和《穷爸爸与富爸爸》,基本上都是营销领域的书籍,有些还非常专业,比如《理解媒介》,其难度不下于荣格的一些著作(精神分析学派里最神秘的心理学大师)。
为什么读
读这些书主要是因为,我想成为营销领域前1%的人。
之前有两位营销行业中比较知名的人物做过这种事,把营销领域能找到的经典书籍全部通读过,一位是刚离职百度的李叫兽,另一位是每个月都会有刷屏H5出现的网易新闻高级品牌主管马达。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人物,那你就去认识这群人,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有取舍的学习,因为模仿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此外,我相信书籍+练习的力量,我算是一个懂得如何举一反三的人,在书中看到的观点,有用的方法,我会直接试着去做做看,检验其方法的有效性,比如最近在工作中需要搭建销售渠道,我就一边看“销售”的书籍,一边在实际应用中实践书中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及时改进,效果非常明显,这个月10号接到的工作任务,在之前完全没经验的情况下,提前10天完成了kpi。
再次,我觉得书籍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就是开拓视野。
如果你看不到一些东西,那你自然是做不到的。
比如说,你没有想到团队搭建和合作的事情,没有想过怎么去影响整个团队一起协作发力,那么你最多只能做一个优秀的执行,永远不可能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达成一些目标(并不是说你是领导才可以带领团队);
你只看到了活动、内容、用户运营等具体技能点,那么你只会深耕这些技能点,你会忽视掉营销领域里还有“渠道”、“品牌”、“供应链”、“分销商”等领域,然而,如果你五年后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牛逼的运营总监、市场总监,只懂得具体的技能点是不够的,因为总监需要搭建的是整个体系。
而书籍,经典的经过检验的书籍,它们会告诉你整个领域的模样,还能告诉你具体领域中,具体技能如何练习的系统思维和方法。
收获了什么
说完读过哪些书,也说完了为什么读它们,接下来说一下收获。
通用的收获有这几条:
第一,更强的执行力和意志力。
去年我挑战过每天写作1小时,极限是100天,之后就断掉了,而今年,在工作、做项目之外,加上了这次的读书+写笔记,已经连续持续了102天。目前来看,还没有觉得很难持续下去的感受,而每天的“地铁通勤1小时”,也被很好的利用在了看书上,而不是刷手机玩游戏上;
第二,对整个营销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以及某些具体领域更深刻的理解和具体技能的迅速提升。
这一点要边读书边配合着自己持续做项目,并根据项目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进行,比如具体工作内容是“搭建销售渠道”,那你应该知道“销售怎么做”,“渠道如何搭建”,去寻找这类的书赶紧看,边看边用。
第三,更明白自己的短板,以及该在什么时间段提升自己的短板。因为看的更全面了,所以自然会从全盘开始思考整个“营销”的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细节点,也自然会审视自己擅长哪些领域,哪些领域目前是不足的,哪些领域应该在现阶段迅速拔高的,以便于自己能够适应下一阶段的职位要求。
而非通用的收获,关于单本营销书籍以及最近看过的一些不错的纪录片的收获,我划分了一下在不同职业阶段里适合看哪些资料,放在了公众号“试图思考的二哥”里,回复关键词“二哥的推荐”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