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上映之后,争议遍野。
对一部分观众来说,电影有酝生人性复杂的背景,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它所触及的人文之美,和其中以民族记忆为背景的耀眼篇章,足够让人献出泪水,击掌不息。而电影整体所呈现的气质和格局,更是加分项。
但显然,较为专业的影评人们并不满足于此。
无论结构、叙事、剪辑,还是镜头的运用上,都需要用和其他电影一样的客观眼光来检验。
结果就是,不堪检验。
《无问西东》在时间线上采用了简单的倒叙手法,最后又回到代表了现在的第一条时间线,让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关于主旨的传递和轮回。
但四段故事的表现却参差不齐,轻因果,重过程,只在电影落幕时浮起一丝隐约的串联感。
且交叉剪辑比较繁复,有点流于拼接,缺少了一种让人整体情绪连贯起来的技巧。在观众刚刚跟着镜头理解当下的场景时,就需要被迫去应对突然跳转出来的另一个场景,没有缓冲和恰当的衔接暗示,情绪被迫切割,影响局部观感。
另一方面,它的摄影构图却无可挑剔。除了采用罕有的全胶片方式拍摄,各个时空的电影布景对年代感的还原也恰到真实,没有《芳华》中的那种刻意感。
以及几个主要的人物演技也予人惊喜,章子怡、黄晓明、张震、王力宏,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很好的诠释了人物在特定场景里真实的自然反应。除了王力宏的形象塑造实在太过偶像化,让他看起来相对其他几位比较出戏。
而陈楚生虽然塑形生涩,但贵在造型贴切,和其他数十位配角,齐身融入了民国时期的背景中。
这些槽点和亮点都较为明显,方家们有更全面的看法,不多赘述。
因为我想说明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无问西东》这种电影处于极端化的争议中时,我们究竟该将它归为好片,可以向朋友推荐,还是不值得一看的烂片,让朋友别去浪费电影票?
影评家张宗铅认为,电影不是讲故事,如何用视听语言的技巧讲故事,比故事本身更重要。《无问西东》讲故事的方法有点儿笨拙,基本就是配乐硬煽情,喊情怀。
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我的直接感受是,电影更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尽管《无问西东》的缺点如此明显,但还是瑕不掩瑜。
01
我们需要承认,大多数观众其实并不那么计较电影的表现手法,人们更在意的还是故事内核,当大家坐在电影院里面向荧幕时,想的更多的是下一幕将看到怎样的情节发展。以至于可以忽视它的大多数瑕疵。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表现手法上却趋于完美,一部电影能钻到人心里吗?《爱乐之城》似乎就是这样,它的故事很平淡甚至有些烂俗,但却在舞蹈、服装、表演、剪辑和镜头等方面,把它推向了世人的心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当我给身边的人推荐时,我更愿意的说法是这是一部技术性很高的电影,我会说它怎样把一个平淡的故事,表现出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反之,如果一个故事内核很棒,但表现手法却稚嫩而随意,那么它传达到人心里的效果会打一些折扣,这个故事需要在心里细细的咂摸回味,脑补BGM和加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会觉得它可以拍的更好,但不会因此而觉得糟糕。《无问西东》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究竟是技术性的,还是故事性的?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矛盾性,比如产品和广告,比如科学家与科普家,比如程序员和市场经理,在改变世界的旅途中,它们一个代表着出发点,一个代表着过程,最后抵达结果。当然,我们如今走到现在唯一的原因,是两者不断在合作,我们一般说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当我们不得不去评价谁的权重更高一些时,也许我们可以用一条准则去衡量,那就是看它的目的是什么。谁的功能更靠近目的,那我们就可以倾向于认为谁更重要。
所以我们现在普遍认为,i Phone本身比iphone的广告商知名,科学家比科普家伟大,程序员比市场经理更能改变世界。毕竟前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更契合。
但电影和其他领域的区别是,无论是iphone还是科学还是某个程序,往往是先有了“技术”,再通过“故事”的包装去让大众熟知。而电影是先有“故事”,再通过“技术”去让大众熟知。显然,电影的诞生是为了把那些美好的故事通过视听语言表现出来,“技术”是工具,“故事”才是雇主。
所以,尽管《无问西东》的表现手法不尽人意,但我们可以认为整体来看它属于好电影的范畴。因为它毋庸置疑是个好故事,而好故事当然值得一看。别被那些因为“技术失控”便说是烂片的声音蛊惑,否则你错失的,将不只是一部电影。
实际上,它是那种能一寸一寸的钻到你身体里,并在心灵的波褶中开拓出崭新源泉的作品。无论它会这样还是那样表达,已经相对不再重要。
02
故事开始以前,张果果并不知道他如今的生活背后,还埋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却动人心魄的瞬间。
遗憾的是,接下来并没有对剧情的梳理,因为那只能建立在大量剧透的基础上。但是我可以通过电影中一个含蓄又值得回味的片段,分享一些我的感受。
那场戏发生在1938年的抗战时期,一开始,飞行员沈光耀总是利用飞机偷偷的把食物带给当地的贫苦孩子,军队上将发现之后,一边体罚他,一边训斥他那样做会把自己和孩子们都引入敌人的火力之下。但他用上将自己曾经激励他的话,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坚毅的做了答复。
接着镜头跟随上将的目光,对准了那些脸庞同样坚毅肌肉更加发达的飞行员们。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当沈光耀再次开着飞机去送食物时,镜头对准的是他的飞机内部,然后紧迫的音乐声和凭空出现的飞机轰鸣声响起,营造出一种仿佛敌人将临的气氛,他的表情也因此变得严峻起来,我以为后面情节真的印证了上将说的话,这种不安全行为引来了灾难。
但这时,镜头切换到大地上的孩子们,他们都在欢呼雀跃,“好多晃晃好多晃晃!”更加剧了紧张的氛围,让人以为孩子们误把敌机当我机。
接着另外几个飞机上的镜头出现,原来是自己人,沈光耀的表情终于放松了下来。
最后,镜头切换成远景,观众看到的是几架列成队的飞机一边撒下食物,一边整齐的晃动着飞过天空。
直到这时,我才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而这个片段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台词,镜头连续递进,一气呵成。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心里的感动便随之奔涌而出。
电影中有很多像这样的片段,这些片段让人陷于一个又一个的思索和感悟中。
愚昧和无知,才是人性中最大的恶。
真情往往无言,它的力量能穿越所有艰难。
那些没有被记录的人们,后来都去了哪里?
为什么很多时候觉得一生太短,有的一瞬间却好漫长?
一个国家究竟需要多少苦难,才能塑造那么多平凡的英雄,来奠基我们的生活?
......
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电影,它表现出来的文学性和书卷气息浓厚,无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作为路人出现在了故事中。梁启超、闻一多、林徽因、梁思成、陈寅格、朱自清、邓稼先、冯友兰、王国维......正是这些带着一个民族从蒙昧中苏醒、于危难中治学不乱的明珠,让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珠穆朗玛峰。
那时我意识到,这部电影尽管呈现了一部分我们民族的时代历程,但它并非政治说教,也并非意识形态的洗脑。实际上,它正视了这个国家的荒诞时期。它只是想把那些面对自我、家国、爱情、陌生人时最打动人心的东西,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青春展现出来。
尽管那些历史对我们来说不曾亲历,但当你试图去理解它们和自我的关系时,你获得的将是一个更完整的心灵。
这就是好故事的意义所在,不问类型、导演、意识形态,能带领着那些敏感的心灵和情绪,抵达某种美好的精神圣地,一百年后,依然可以打动人心。因为它们里面,有人世间罕有和珍贵的东西。
03
如果一定要选出对《无问西东》最不尽人意的地方,可能就是在价值观的输出上。
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用“如果提前了解了将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这句话作为电影开篇和结尾时的问题,非常容易产生误导,在看电影之前,我本能的以为这可能是一个以时间倒流这种软科幻为壳,以真情为核的故事。
对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降临》,它给出的答案就是肯定的。而另外一部我忘了名字的科幻短片,答案却是否定的。
短片大概讲的是一男一女同时进了电梯,这个男的可以预知未来,他在弯下腰系鞋带的时候脑子里假想了一场他俩的恋爱,从甜蜜到曲折再到分手,总之度过了很长时间。当他回到现实,由于提前预知了和女孩最终痛苦分手的画面,于是决定不开启这段恋情,从电梯里站起身的时候走了出去。记得结尾男主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女主,因为对他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女主却一无所知。导演可能想探讨的正是如果你已经提前知道了某种未来,你是否愿意忍受痛苦,选择继续走下去。
看完《无问西东》后,我发现自己想多了。因为这句题眼和故事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电影所表达的价值观本身挺好的。
无论时代多么动荡,也请无问西东,遵从着内心的正义和自由,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去度过这一生。就像《奇异恩典》里唱的那样,把真心铺满天边,有心人看得见。
前面都比较冷静克制,但偏偏最后却把这种价值观用台词表现了出来,让它看起来像是一篇宣扬正能量和唯一人生答案的鸡汤。尤其是落幕时荧幕上的“献给每个你”这句话......可能创作团队是想讨好大众,硬生生采取了这种结尾的方式。
其实不必,最好的状态是价值观倡导融于故事中,让不同的人从中读出不同的感受,一旦结成固定的几句文字,便仿佛框定在了某种宣教里,效果反而有所折扣。对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商业、个体至上时代的年轻人群,它的召唤失去了重心。
最后,无论你是否觉得它好看,都请不要失去追本溯源的动力,不要失去在温情中沉浸的能力。历经一场久违的洗礼,我们才好接着上路。
当未来某天走在人生的岔路口时,也许你会想起《无问西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