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吃饭还是喝茶的时候,听到隔壁桌有人说,现在中国巨婴遍地,普通家庭养出来的孩子问题最大。
听完我甚是同意。
人生走到三十多岁年纪,看着身边人的生活轨迹,对这个问题真的很有切身之感。
为什么说普通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成为一事无成只会张口要的巨婴的概率更大呢?
像我们这代生于80年代,长于90年代的人身上真的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80年代,还处于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经历过艰苦生活的50-60年代的父母们早早地告诉我们生活不易,赚钱不易。我从小就知道父母赚钱很辛苦,买东西不能挑太贵的,看见别人家有好东西下意识就想往自家搬,也不是叫偷,就是匮乏,想要拥有,但又不敢跟家里说,因为懂事地知道想要拥有是不乖的表现。
到了90年代呢?生长在经济特区的我早早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那时候大概六七岁年纪,别人家不知道怎样,我爹那会估计有赚一些钱的,偶尔会带我去免税商店用港币买各种进口糖。我喜欢各种盒子罐子大过于糖果本身。瑞士糖,水果糖,还有大人喜欢的姜糖,去一趟免税商店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比得到糖果更加使人快乐。
大人们一方面会花钱给买,一方面又千叮咛万嘱咐说这糖果很贵,要省着点吃。于是,只能看啊看,不是因为真心心疼所以舍不得吃,而是因为被告诉很贵,所以需要慢慢吃。守着一大罐糖果,又吃不出味道,这感觉实在不好。反正儿时的我是体会不到这贵死人的糖果吃起来究竟有什么乐趣的。除了长得漂亮点。其他的还不如一毛钱两个的糖球。
最快乐的零嘴记忆来自一包一两毛钱的巧酸梅,外公在我两三岁时候常常会给我一两毛钱,让我去买巧酸梅吃。那时候真是无比快乐啊!只是其他大人们都觉得那东西不好,孩子不可以吃,所以除了外公也没人会给我买。我六七岁时候外公就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那种廉价零食,吃上了进口水果糖,喝上了可乐,可是,没有了真正的快乐。那种配得上,无拘无束吃喝的感觉才是最好的。那种穿了一件名牌衣服需要小心翼翼不能弄脏,不能刮破,那感觉就像带了一副枷锁。捧着进口糖盒,最多也就是跟小伙伴炫耀一下,糖盒的力量大过糖果本身。
人生的基调也许在那时候就早早画下了,一方面被告知家里很匮乏,吃不起,另一方面又被给予跟当时生活水平不太相符的进口糖果。这守着金蛋又不能用,究竟是什么感觉呢?大概就是中了彩票的穷人的那种感觉吧!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个年代的心态可不是只有我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独有的。我的这种既匮乏又突然变成暴发户的感觉传承自我的父母。他们才是最无所适从的一代,也因此,大部分50-60年代出生的人后来需要面对下岗潮,从前是很努力很辛苦地赚钱,后来不用努力不用辛苦大家进厂泡茶就有钱了,那人还需要做什么呢?
这种集体潜意识就一直延续了下来,有钱了,买房吧!除了买房也不知道要花去哪里。自己曾经得不到的不能让孩子也得不到,于是,人家买什么自家孩子也不能落下。咬咬牙也要买名牌,买完还舍不得给孩子用。千叮咛万嘱咐要珍惜。
昨天看赌王儿子何猷君说他小时候家里不给买电子手表什么的,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生于90年代的赌王儿子竟然连普通家庭的孩子都不如,委屈巴巴说自己零花钱不够家里也不给买,只能求大姐帮忙。
为什么富人养孩子竟然比普通人家还抠门呢?
这就是不匮乏的表现。同时也需要让孩子体验真正想要的感觉。真正的不匮乏是不怕匮乏。
我记得我小学五六年级就穿上了当时市价三百多的名牌鞋子,很得瑟地抬起脚跟我闺蜜炫耀,这也不贵,就三百多。三百多什么概念啊?谁知道!那时候平均工资估计就七八百吧!我妈可真舍得下本啊!然而我并没感觉到三百多一双的鞋子有多珍贵。但我知道它很贵,一般人家舍不得买。变态的价值观扭曲啊!不是真心觉得珍贵,只是因为它贵,所以觉得有价值,这般扭曲的心理怎么能在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心中呈现呢?
我爹妈那时候估计自己都舍不得买这么贵的鞋,却给孩子买了。说是爱吗?这爱里包含太多,希望孩子因为有好的物质生活于是回报家里优异的学习成绩,希望弥补不能陪伴孩子的内疚,希望孩子不会在学校被人看不起,总之,这爱里包含了太多太多。但却没有,因为你值得这一个选项。为什么说没有呢?因为即使买了很贵很贵,我很喜欢的裙子,也会被告知一年只能在春节那几天穿一下,其余时间必须收到柜子里,下一年再穿,直到穿不了。
花了自己很舍不得花的钱买了一样物品,然后把它供着,不让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啊?很可笑的是,这样的心态,许多人都有。
前不久我带我两个侄女去超市购物,她们过年有压岁钱,对于孩子来说,一张一百块就是一张纸而已。感觉就是今天可以花一张,明天还可以花一张,得来毫不费力,用起来也就是给出去而已。
出门前我们说好今天每人可以花十块钱,超过不可以。于是,我们就像玩游戏一般在超市里购物,她们挑东西的原则就是多挑几样,这样感觉就买得多了,划算了。这纠结计算啊,真是相当有趣的。孩子可是会精打细算的。每个人挑好了三件文具,准备去结账,结果发现有卖热带鱼和巴西龟的专柜,孩子们又想买了,那怎么办呢?外婆一听急忙说,好啊,那就买吧!外婆给钱。我说,那不行啊,如果买了乌龟就不能买文具,买了文具就不能买乌龟了,你们自己选吧!她们想了一下决定把文具退回去,于是我们仨就在超市里奔跑起来,为的是快点退回去好去买乌龟。那种热切的期盼啊!感觉真好!至于那些文具嘛,她们早就忘记了当初是怎样纠结地精打细算了。
人有时候是需要体会匮乏感的,只有这样在得到真正想要东西的时候才会珍惜。
比起得不到,那种轻易就能得到,得到又怎么样的感觉更让人丧气。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自体充实感立马提高了,看,这都是我努力得来的。是我应得的。只要想要去努力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毫不费劲就能得到,那还有什么好努力的?努力还有什么乐趣呢?
吊诡的是富豪家的孩子天生就是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但家里人却会刻意营造你要得到就要自己努力的氛围。普通人家的孩子父母可能因为自己曾经匮乏,或者怕孩子被瞧不起等等原因,明明很有压力了却仍然想办法给孩子买跟自己家庭经济实力不相符的东西。这才有了孩子因为一台苹果手机逼父母或者去卖肾之类的新闻。
看别人的闺女有花戴,再穷的杨白劳都要买上二尺红头绳给他家喜儿扎起来。这就是中国父母。很伟大。但如果能先努力把债还上再来谈红头绳喜儿未来的日子也不至于那么苦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的话有点太苛刻,但似乎有点那意思。
我身边许多人,还有我看过的许多人,他们到了一定年纪都处在迷茫中,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从来自己想要的都是父母觉得好的,因为父母不会害你,父母会省吃俭用让你买名牌,却不告诉你,其实买名牌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为什么不能一辈子当我们的保护伞,当我们的小叮当,想要什么都能无限满足呢?为什么父母会死?为什么父母不能帮忙安排好工作?为什么父母不能帮忙买好房?难道这些不是父母应该做的吗?如果做不到,为什么不趁早告诉孩子呢?比啊比!父母们就是不想让孩子在学校比不过别人,在社会比不过别人,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好东西,可是怎么到了后来竟然告诉孩子你不行了,孩子需要靠自己。这怎么可以呢?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还如何学会飞翔?
那一段集体潜意识里的匮乏真的不是一件名牌,一次大餐就能抚平的。什么时候父母能面对自己的有限和匮乏,巨婴们才能长大。我们的民族心里有一段深深的伤,那是需要许多时间才能抚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