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日本,最先抵达的是东京。时至年关,很多企业已经放假,一行人抵达新宿都厅,想登到展望台鸟瞰整个东京的愿望也因市政都放假而作罢。
一下车就发现飘了雪,在这肃静克制的新宿街道,仰面看着大片雪花倾落,有种好像电影《我是传奇》的寂寥感。
每个城市的文化都可以通过艺文途径传播出去,每个城市的好吃好物即便跨越国度也可以在网上买到,但每个城市的建筑,如古树,一棵棵扎扎实实深植于城市的土地。
日本的建筑纵然每个都不同,但过眼之间总觉得色调一致,节制而冷峻,即便改变了色彩,也是深深浅浅不同色阶的灰,但因为是灰色,在和暗红、土黄和黑白进行搭配后,立刻有了层次感和高级感,和人的穿搭一个道理。
车继续开,便到了皇居广场,从车上就看到很多围着护城河跑步的人,张先生说电视里预告下周在其他城市有马拉松比赛,大概是为此在训练。结果当天在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时就发现,皇居广场本就是跑步爱好者的圣地,村上春树的最爱跑场。
广场上骑马武士的青铜雕像上时不时有乌鸦驻足歇脚,我和张先生会跟着一起学它们的叫声,整个广场静到只听得到我们的声音。
日本几乎随处可见乌鸦,记得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日本人喜欢乌鸦,一个日本留学生回答说,日本人觉得乌鸦是孝顺的象征,因为乌鸦会反哺,很多儿歌里也有关于乌鸦的。而且乌鸦聪明,它们会将打不开的坚果放在马路上,等待过往车辆帮它们碾碎。
日本的自杀率很高,日本人又不喜欢麻烦别人,自杀时找个无人的郊外结束生命,往往都是通过乌鸦才找到他们的尸体。
我以为乌鸦是日本国鸟,结果查了资料发现国鸟是绿雉,一种栖息在低地并不善于飞翔的走禽,好看,据说也很好吃。
想了想,也对,麻雀虽在国内常见,但它绝不可能在国鸟的候选区。国鸟的选择大抵要有几个原则吧:有吉祥的寓意;好看;只在本国多见。
这样来看,乌鸦不是国鸟的结果我可以接受了。
下午,我们抵达银座大街,雪花仍然时有时无,整条大街仍然笼罩着逃不了的灰,可被商家的各色牌匾装点后,终于有了点人情味。
像国内年庆要挂对联和灯笼一样,日本的商家会在过年期间摆上这样的竹子花篮,叫做门松,是用竹子、松枝等做成的一种装饰。
竹子的上面大部分是斜切的,这让我很好奇,后来查资料发现,斜着的切法起源于德川家康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北——三方原合战。在对战结束后,德川家康对武田信玄一直怀有“下次一定要杀掉你”的信念,于是就把竹子当作武田。武士的剑都是斜着挥的,所以门松也就被设计成了这种形状。
路过的豪华酒店门口就会摆两盆水缸大小的门松,而普通商家会摆花篮大小的,小作坊、小酒馆门口则只在门上挂一个很小只的稻草绳,再装饰上橙子、里白(一种绿色植物)和纸垂,都是寓意美好的东西。
纸垂是祭神用的道具,在很多神社里也有看到,它是将和纸折出几道褶皱,用来表示稻穗下垂的形状,象征稻谷的力量。
我和张先生可以说对购物毫无欲望了,其他团友都在银座先买上两个旅行箱,然后把购物所得一件一件塞满箱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代购。
从八丁目走到一丁目,唯一让我有欲望进去的就是这家文具店——itoya 伊东屋。
因为是临时出行,去日本前真的没做任何攻略,能遇到这家被网友称为文具控的天堂的店实在是幸运。
日本的楼每层面积都很小,但通体楼层高,这家文具店一共12层楼,贩卖场从负一到八层。
因为进去后没拍照片,盗几张网友的图给你们看下。
一层主题是SENSE,贩售各类贺卡,真的是每张都想收入囊中,因为过年,就买了这张招财猫的。
日本人似乎很讲究送礼时配贺卡,所以无论生日、婚礼,还是普通祝福,贺卡们被分门别类地摆在专属区域等待需要它们的人们。
二楼是SHARE,是明信片、信纸、胶带、贴纸、请柬和婚礼纸品。刚好看到了这张立体的充盈着樱花的富士山,以及颇有历史感的明信片,就收了这两张。
这种手账可用的回形针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看了看价格,打算只选一袋,张先生说,喜欢就都拿了吧,免得回去后悔。所以四种都被我收入囊中。
刚要去买单,一下子看到这个,是可以贴在手帐里,方便放下薄软的杂物的口袋,只是一张纸板,背后有张双面胶,就要人民币30块钱,也是有些小心疼。但这里的魅力就是,不买下它们,估计回去后做梦都会再梦到它们的。
三层的DESK是桌面文具,以笔为主。时间的关系,我只逛到四层SCHEDUL,各种手账、活页纸和笔记本。看到了一个可以绑在手账封面的简易笔袋,是我最近超爱的雾霾蓝,麋皮材质。刚好可以绑在A5大小的随身手账上。价格要人民币100元,心又流了一地血。
因为没继续往上逛,回来在文具控网友的博文里好好逛了一遍。五层是旅行相关的包包、皮具,六层是家居和生活方式类的纸品,按照家居空间的不同归类,七层是FINE PAPER,和著名纸品商竹尾合作的纸品,八层是CRAFT,有包装纸、折纸和图章等手作工具。这里还有一间手工教室,定期举办手工课堂,由专业老师指导完成手工作品。
我们乘电梯直达负一,都在贩售各类台历、挂历,感叹在手机软件如此方便的年代,日本仍然保持着对各种日历的迷恋,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温度。
日本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对反现代手作的迷恋上,还体现在传承家族手艺上。
祖辈做拉面,几代下来都还是以拉面为生,但凡进门的顾客要吃乌冬面,店家都会推荐他去隔壁更专业、更好吃的乌冬面馆。因为祖传的手艺和招牌,便不敢放肆为之,多了份对祖业的坚守责任,便也倾注了全力。
我们在逛三越百货时,刚好有新年道具展,没有所谓的宜家风、北欧风,尽是茶器、酒器、木椅、刷子……可整圈逛下来,感觉这才是生活本身:从每一件器物中体味真实存在的生活场景,想象出自己使用它的每一天、每一刻。
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