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本科是教育系的刻板人士,当年第一次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我还是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对于教育满腔热情,却懵懵懂懂,总觉得国外的教育很值得学习,到底什么是教育还是一头雾水。
当年的叶澜老师点了头,施良方教授把我和三位男生破格,在高二就确定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那时候的老师有泰斗级别的瞿葆奎、钟启泉、吴庆麟、叶澜,丁刚。后来的教育部师范司司长袁振国这时候是个司机,后来的市委办公厅秘书长郑金洲那时候是青年骨干教师,后来一大帮中国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都刚刚崭露头角。
施良方教授刚刚开始写那本《学习论》,作为他的嫡系弟子,他给我们开了个小灶,每周规定必须看完一本教育名著。
1
教育是什么
我印象很深,第一本他推荐给我的书是《爱弥儿》,法国人卢梭,自由主义的代表。 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
爱弥儿不是一本详细的育儿指南,不过在其中的确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别的忠告。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第二本书是《理想国》,绝对属于有情怀的。 这本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从他的眼里,教育是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除了不同意他所说对于爱情的压抑(那个年龄的男生,有什么比爱情更重要的呢),《理想国》让我真正树立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大格局情怀,至今如此。
后来看袁振国的《教育学原理》、郑金洲的《教育通论》,居然洋洋洒洒,自己写了几万字的文章,立志改革中国的教育学体系。
(可惜后来恋爱了,在懵懵懂懂分分合合的校园爱情中,丢掉了情怀,收获了爱的经验。不过不爱家人,怎么爱国家;不爱父母,怎么爱党组织;不爱亲朋好友,怎么会普世博爱?年轻人,还是从眼前做起。大学不谈恋爱,那简直就是耍流氓!)
2
教育是帮助孩子
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变成他自己。
1956年,美国联邦高等法院,大堂的过道座椅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4岁的黑人小姑娘,一个是她妈妈。
他们满脸笑容,手里举着一张报纸,上面写的是:今天,最高法院废除了在中小学里的种族隔离制度。这一年,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愤而起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的联邦大法院,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来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
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通过实验看到,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4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于是这些大法官就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划时代的大事件“布朗法案”。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就是布朗大法官,在修正案中写道: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
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不是培养某某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不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组织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是又红又专的三好学生!不是培养一块砖,东西南北任谁搬!不是培养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不是语数英门门精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条杠!不是培养乖孩子!不是培养听话的好学生!
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孩子,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热泪盈眶,终于有一个人告诉我:我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社会机器的螺丝钉,而是为了引发出我自己,让我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
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3
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找到自己的幸福
威尔斯密斯和儿子, 2006年拍了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e of Happyness)。
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影片获得2007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海报上的Happyness,作为一个学霸,怎么允许这样的拼写错误?不过这是一个JPG格式的海报,应该不会有这么低级的错误,现在你去搜中文网站的解释,也没有讲过这个艮。
我去了国外的影评网站看,导演自己说的:“Happy is not I myself, it is about You who I love”,“幸福和我们自己的感受关系不大,幸福和我们爱的人有关!”
我确实汗毛竖起来了,被touch到了……
确实,只要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了爱,这才是幸福;只要父母感受到了爱,那才是幸福;只要我们的另一半感受到了爱,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陪伴着孩子,也不可能把幸福像存折一样的给到孩子,我们需要让他们自己找到幸福,自己发现幸福,自己创造幸福。
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了。于是到他30多岁,真正面临他的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
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
爱因斯坦成功的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大学生,一直读书很普通,总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父母从小都希望他成为名校高材生,进大公司做金领白领,好在RP不错,一路考试过关斩将,每次都刚刚好,到了美国读着计算机,做个码农应该衣食无忧了。可他始终希望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毕业了,找了份一般般还算不错的工作,几年后轮到了做主管,业绩总是很普通,在工作上也没有任何的成就感。
于是他脑子一热到非洲做志愿者去了,成天帮黑人大叔干活,做了大半年,终于当地人和他说话了,说没有喜欢他,感情这几年做那么多事情都是白搭,整个矮挫坨,人生输家。
不过生活的磨砺让他,看清了一件事情,就像那些非洲草原部落的黑人大叔一样。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关注当下的快乐。
回到美国,跟随托马斯罗纳德学教练技术,走NLP,跟随ICF,把家搬到了中国北京。这个人,就是我的教练开蒙的导师,Paul Jeong,一位27000小时教练经验的大师。
人生,短暂的可以获取快乐;幸福,长久的可以让我们追寻。
过程,就是幸福;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