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叫人疯狂的共享单车红包
最近,某共享单车推出了骑行满10分钟送红包的活动,消息一出,一些同事中午吃完饭后就跑到街上寻找红包车去赚外快去了,结果几圈骑下来打开红包一看,拿到1到2块是常态,3块、4块已经是巨款了。有一位同事骑行半小时以上抽到30元的消息一出,更是激励了他们增加骑行的时长,从而为获得更多的共享单车红包而努力。
相似的情形实际也曾出现在当年微信红包崛起伊始时期,当时甚至在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说的是月薪几千、上万的人,为了抢一个几毛钱的红包守在手机前,比谁的手机反应更快,拼谁的眼快、手更快。
然而,如果做一些简单的计算,你就会发现单车红包平均骑行1小时的现金产生仅10元左右,几乎只有一线城市最低时薪的一半。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单车红包趋之若鹜?单车红包又是怎样改变人类行为的呢?
二
影响人类经济决策的心理账户
在心理学中,存在一个叫做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它由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在1980年率先提出,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基本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最简单的案例是,如果你准备去看一场价值100元的电影,临出门前发现100元手机充值卡丢了,此时绝大多数的人依旧会前往看这场电影;而倘若丢的是这2张总价值100元的电影票,就会有很多人表示不再愿意前往。
事实上,无论是100元手机充值卡还是100元电影票其价值相等,不同的仅仅是人们把它们归于不同的心理账户而已。
三
如何利用和调整心理账户
回到抢红包和骑共享单车赚红包的案例,在类似场景中,人们把这些红包的收益归类在意外所得的心理账户中,由于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因此人的心理就会对这些数字特别敏感,所以骑车赚30元红包就是“天价”;而每个月末的工资收入是板上钉钉的意料之内的收入,所以即使拿到几千甚至上万的固定收入,其喜悦程度甚至可能还不及前面那30元。
理解了这一原理,就能解释生活和工作中更多的非理性行为了。比如为什么公司给员工加薪90元,员工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但倘若单位把这每月90元集合起来给员工发一个千元级别的海鲜大礼包,绝大多数的员工可能就会觉得公司待自己不薄,感恩戴德起来。又如在许多人在外地不愿意打电话,因为漫游话费比市内话费要来得贵,但其实只要转变自己的心理账户,区区几十元其实仅仅是两包烟的价格。
结语:
心理学无疑能帮助人们理解生活,指导生活,甚至运用其中的底层原理操控别人和自己的情绪。因此,不懂理论,仅仅拿数据说话,你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而习得其中的原理,你就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最后,祝你学会心理学,用心理学理解和指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