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就是讲故事”这是市场营销领域老生常谈,
不熟悉市场的人往往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科普一下何为营销讲故事?
“讲故事”一词是舶来品,内容营销有一个词就叫storytelling,直译成中文就是“讲故事”。
讲故事一义也被拿来主义者简单直译用来替指内容营销。
我把它发展出一句格言:
故事讲得好,赚钱赚到老。
有一本很古老的杂志《故事会》曾经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杂志。
二十年前火车站文学是非常发达的,
那真是中国讲故事的黄金时代。
因为消费者更愿意听故事,
所以使得故事开辟了品牌与消费者新的沟通方式,
淡化了双方的买卖关系,
双方更像讲述者与倾听者。
而反过来,
对企业一方来说,
故事使得企业跟消费者建立连接成本更低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使得营销就是讲故事这话,
顺理成章地在中国营销界风靡起来,登堂入室。
故事怎么讲?大致有六条:
1,
故事能提高用户记忆留存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定律,核心是讲人脑记忆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长短,有不同比例的遗忘率。而故事能把信息通过图像转换,降低人脑的记忆遗忘率,换句话就是故事化表达,能让用户把你的广告记得更久。
比如小学生记忆圆周率的歌诀:山巅一寺一壶酒……
2,
故事更可感知。
马云当年创业融资的小故事:马云在厕所碰到了孙正义,然后双方在厕所中交谈了6分钟,最后孙正义决定投资给阿里巴巴2000万美金。
说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想讲的就是没人爱听大道理,相反每一个人都喜欢听小故事。神化后,简略具体的小故事,人人都喜欢。因为人们内心抗拒复杂的,但都喜欢幻想,幻想自己上厕所的时候也能拿到2000万投资…
3,
故事更有说服力,识别力。
《中国合伙人》故事原型就是新东方创始团队(俞敏洪、徐小平、王强)当年创业打拼时的缩影,要知道每一部电影,本身都是在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徐小平(该电影的编剧)通过把当年的创业史打包成一个电影故事,既卖票房的同时也帮新东方/新东方创始团队公关了一番。
这些企业在做品牌的同时把自己真实的生命经验放进去更有说服力。因为真实的故事可溯源、易识别、独一无二(反正你不会通过这个故事联想到马云的创业故事)。
出色的故事还会给消费者打开了另一个窗口:好奇心。
4,
故事化的广告留存度高且不易反感。
从某些微信群群规的第一条往往就是“发广告者踢…..”可见一斑。而通过故事包装后的广告,就相当于披上了一层白纱,让广告变得相对“温和”没那么“暴力”,不容易触动用户对广告的反感情绪。
故事化的内容容易产生“自带媒体属性”,能时不时让别人翻出来当作例子,得到免费的二次三次传播,本文提到的马云与新东方的例子就是免费帮他们传播最好的佐证。
5,
通过故事让你买买买。
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换一句难听话来说即是:大多数人还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看过奇葩说的会知道,高晓松与蔡康永都是那种可以通过一个细小的观点切入再放大,瞬间说服没有自己独立观点的观众。他们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听众通过有限的已知信息和故事之间建立某种关联。本质是通过故事降低你抵抗各种观点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获得你的认可。
这也是营销惯用的招数,通常把产品揉进故事里,通过故事去影响目标用户的情绪,激发需求,降低你面对该品牌时心里涌现的理性消费的呼声。
6,
通过故事输出品牌价值观。
从价值观输出来讲,《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正如人类学家西蒙所言,那些成功品牌最在乎的并不是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找到你的理由,也就等于找到了你自己的故事。通过故事着重于塑造品牌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超越产品本身的范畴,输出向上的价值观。
比如《鞋狗》传达耐克的拼搏精神。
要知道伟大的品牌故事都会围绕价值观展开。
结语:
人在动,故事不变,总会有许多的故事让你为之倾倒,使你心甘情愿的为它产品买单。
因为,这个社会就是由一个故事嵌着另一个故事,嵌套着往前发展的。
如果不算是亵渎的话,
我愿意说《圣经》是一本最好的营销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