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心理学——悲观、抑郁、乐观、习得性无助
作 者: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E.P.Seligam)。
马丁·塞利格曼,从"抑郁专家"到"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博士从"习得性无助"中走来,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他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美国心理协会双奖加身第一人。
塞利格曼博士在美国心理学界地位尊崇,他是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的两大奖项--威廉詹姆斯奖及詹姆斯卡特尔奖。
如果你是商人,你需要乐观,渡过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
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乐观,抗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
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
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
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最后1秒的胜利机会。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是新世纪人类行为的指南。看过这本书的人,不管是门外汉还是专业人士都会受惠。这本书不仅包含了具体的自我评估工具,而且语言生动风趣,道出了活出真我的真正涵义。
希斯赞特米哈伊,心流之父
本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什么是悲观,什么是乐观”;
通过刻画“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画像”——无助、抑郁、悲观的自我,可以得出:人人都能学会乐观。摆脱抑郁症、提高成就以及改善健康状况是习得性乐观的三个最主要的应用,同时它也会带给你全新的自我认知。
分析悲观者的无助感的来源(举例一动不动的狗),悲观者眼中的挫折,主要是因为归因的解释风格造成。解释风格从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进行阐明。而悲观者易于滑向抑郁,读者可以采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简称CES-D)进行自测。(孩子也可以进行测量,儿童归因风格问卷。) 反复咀嚼不如意的人,警惕成为悲观的反刍者。
通过认知疗法的五种策略,打碎抑郁的思考方式。
第一、学会去认识在情绪最低沉时自动冒出来的想法。
第二、学会与这个自动冒出来的想法抗争,举出各种与之相反的例子。
第三、学会用不同的解释——重新归因去对抗原有的想法。
第四、学会如何把你自己从抑郁的思绪中引开。
第五、学会去认识且质疑那些控制你并引起抑郁的假设。
第二部分——“乐观的人生为什么精彩”;
成功金三角。成功的人=能力+动机+乐观
乐观的孩子成绩好,乐观造就赛场冠军,乐观的身体不生病,乐观的领袖得民心。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追梦的乐观者,也需要悲观者,一些小心谨慎的现实主义者。我要强调的是每家公司的CEO都应该是一个有弹性的明智者,他们可以在乐观的远见及小心谨慎的现实精神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对1900-1984总统大选的研究,用心理学预测1988年的总统大选。赌一把。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惊人的相似。心理历史学在作者的手上获得了重生。
第三部分——“如何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乐活人生的ABCDE模式:
A——不好的事件(adbersity), B----凝聚成不好的想法(belief),C----引起后果(consequence). D ——反驳, E——激发
最好的方法是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ABC尽量客观地记录,注意平常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对自己说的话。记录之后,仔细再读一遍,找出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有两种方法可以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第一是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想些别的事;第二个方法是反驳它。从长远来看,反驳更有效。学习与自己争辩,与信赖的朋友/同事进行互动练习,大声说出你的想法,可以将内在的反驳思维外化。看不见的敌人是无法打败的,把内心的思想引出来就容易收拾多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面墙,都会有些事让自己感到沮丧、气馁。你在撞到这面墙后的行为可以决定你会成功还是失败。失败并不一定来自懒惰,但多数时候我们把不能越过这座墙归因为懒惰。
习得性乐观帮忙人们越过他们心中无形的高墙,而且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高墙。
有效地反驳自己的四个主要方法,拯救坏心情。
(1)证据。问自己“支持和反对这些想法的证据在哪里“。
你会发现许多人总是先想到最坏的结果,有时候没有任何证据就自以为大祸临头。
(2)其他可能性。可不可以用其他方式来看这件不好的事?
(3)暗示。 如果你悲观的解释是对的,那就是世界末日了吗?
令人不快的情境并不意味着大祸临头。
(4)用处。有时思考自己的解释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想这个问题是否有用。
有三种简单有效方法: �借用外力来打断这个消极想法:
设定一个专门时间,但现在不想它;
这种想法一出现就立刻把它写下来。
练习、练习、再练习——学会用习得性乐观的主要方法。
运用这些知识开始,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你自己。
检视抑郁症两个令人警觉的趋势:自我意识的膨胀和公共意识的消失。
”特大号“的自我,强调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自我膨胀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个体的无助已经到了需要被治疗的地步。人们从内心寻找自我满足,进行道德慢跑。
你不一定要因为大公无私才去做这些事,你可以因为这样做对你自己好而去做它。看到别人在受苦会使你悲伤,但这种悲伤却不是抑郁症的那种没有指望、暗无天日的、永恒的悲伤。这种悲伤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悲伤。
我们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乐观,我们需要的是弹性的乐观,一个审时度势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