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的时候,晚自习一般是在教室里写作业,偶尔有老师做些辅导。教室之外,漆黑的夜色中,班主任会经常用他那锐利的双眼注视着教室中的每一个人:认真学习的、看课外书的、用纸条聊天的、无聊发呆的、打盹小憩的,还有暗送秋波的等等,这些都逃不过班主任的法眼。有时,班主任也会忍不住现身,在讲台上意有所指的批评一通。只要是不认真学习的,都在他批评的范围之内,但记忆最深的是他批评那种无所事事的人:开始翻翻英语书,几分钟之后再看看历史书,再接着又拿出一个数学习题册,不久又换成化学试卷.....一节晚自习,摸摸这、翻翻那,看似都与学习有关,其实啥样没干。班主任还将这种同学进行总结:没有学习目标,注意力不集中,浪费时间。
今天上班的我,很多时候都是班主任说的那种状态,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忽然又什么都想做一做,这个工作搞一搞、那个工作想一想,最后时间过去了,一项工作也没完成。专注力太差,这可不像学生时代的我。怎么造成的呢?
思考了一下,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因素;二是外在的因素。
内在的因素很俗套,就是目标不明确,对工作没有梳理出明确的、到具体时间点的目标。领导安排工作一般是很笼统,他要的是结果,至于过程怎样,需要你做细化和梳理,明确逻辑和路径。内在因素说到底还是对工作的兴趣不足造成的,对工作存在排斥心理,是很难集中全部精力的。
外在的因素就是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不断的闪呀闪。现在逐渐养成了微信综合征,五分钟不看一下微信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成了下意识的动作。
上周听了杨涛分享的“冥想”,感觉很受益。跟着杨涛的节奏,第一次练习冥想,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了一些管理和引导,后期计划多看一些这边方面的书,学着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另外要有意识的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专注一件事情时,尽量不去看手机。
工作的热情短时间很难培养,先从调整注意力和减少看手机这两个技术层面来改变,做不到工作的完美,至少也要做的完成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