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蓝城已经去过印度的焦特布尔,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只剩下一个希腊的圣托里尼,等着和爱的人一起去。
颜色之城概念,相伴了一路摩洛哥旅程的始终。白色之城的卡萨布兰卡,红色之城的马拉喀什,黄色之城的菲斯,直到蓝色之城舍夫沙万。在所有的颜色当中,蓝色是我最最欢的颜色,也是最没抵抗力的颜色,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平静、安静。进入到小镇里如同进入到蓝色的世界,让浮躁的心立刻安静了下来,仿佛置身世外一般。
因为五年多了,一直都是一个人旅行,昊子一个人经常也可以玩自拍,对,你们是用手机自拍,我却喜欢架起三脚架自拍。舍夫沙万不可不去的机位就是西班牙清真寺,可纵览蓝城全景,索性就自拍了一组,作为此次免费摄影攻略的模特,因为太丑,大家不要嫌弃就好。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别人的自拍,除非你的自拍是下面这样的:
A7R2+FE1635 16mm f4 ISO500 M档(快门1/2s)EV-2.7
玩摄影时经常一个人出门在外,从来都是我拍人,从来没有人拍我。有时候想要弄一张高素质自拍可麻烦了。即便带了同行伙伴,但同伴们不一定懂的摄影,把相机交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会用。作为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怎能在自拍上妥协?
下面昊子就免费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就来说一说如何拍出高逼格的自拍。
1 ,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机遥控APP(sony 智能遥控APP、佳能 EOS Remote等)、一个稳定的三脚架、手机。
除了三脚架以外,相机遥控APP和智能手机也是必备。通过只能遥控APP,可以随时调整相机参数,并确定自己在画面中的方位,以方便构图。
这类自拍一般选择超广角镜头,一是便于取景和对焦,二是足够恢弘大气。在场景的选择上,自然而然的挑选那些原本就壮丽的景观。山川湖泊皆可入镜,只要人少方便拍就好。
别在人头攒动的闹市街头玩这种自拍,不然一回头相机没了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我是自拍,在展现全片氛围的同时,一定要突出自身在画面中的存在感,否则不就沦为一般的风景照了吗?在构图上,要把握好比例,不可大,不可小,就要刚刚好。或许你还听说过许多构图的方法,如黄金分割、黄金螺旋、对角线等等。依我的经验,这些套路在这种自拍上都不太好用,自己随心所欲喜欢就好,想怎么站怎么摆自己说了算,说了是自拍,当然主体人物的摆放相对“随意”。
在我看来,处理这种自拍照片,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景物相对突出,那就把人物放在与景物相对的位置上;二是没有突出的景物,那就只突出人物,且以景物为衬。
A7R2+samyang 14mm f/2.8 af f2.8 ISO400 M档(快门8s)两张照片合成
第一种情况,人物与突出景物相对。人=景,人物与唯一突出的树相对。
第二种情况,景为衬,人为主。人>景,突出人物,灯火通明的城市做背景。
总之,穷尽各种手段把自己拍的美美哒或帅帅的,这就是终极目标,除非像我这种这么丑的,怎么拍也还是丑,我只能说一句,对不起,我也帮不了你。
在国际摄影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全球上有三大著名蓝城,他们是希腊的圣托里尼、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印度的焦特普尔。为什么是这三个城市?全球绝对不应该只有这三座蓝城,这个没查到任何权威的资料,估计大家可能比较相信有图有真相这个说法吧,而国际摄影大师们正好占着有图的优势,所以就创造出这全球上有三大著名蓝城得说法,嘿嘿。
舍夫沙万的蓝并不是那么整齐化一的一种蓝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蓝色,深蓝、湛蓝、湖蓝、浅蓝等等,你能想到的蓝这里都有。
舍夫沙万的蓝并不是把整栋房子都涂成了蓝色,它的蓝色仅仅是涂在房子四周的墙上,而且也不一涂到顶,往往是随意地涂到一定高度,上面仍然保留着墙壁原始的颜色。
舍夫沙万为什么要全镇涂成蓝色,又为什么会用那么多钟蓝色来装饰,这有很多的传说,但是感觉都不很权威,稍后我会给大家介绍。
提到蓝色小镇,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更多的是希腊的圣托里尼。要不是镜头的记录,谁也不会想到在北非的苍凉大地上还会有这么可爱的一个地方,不仅色调可爱,名字也充满柔情与神秘—舍夫沙万(Chefchaouen)。
据说是为了在酷暑中带来阴凉并驱逐蚊虫,古时候的当地人们把房子内外都用蓝色染了个遍。于是,一个童话一样的小镇子,就倚靠着阿特拉斯山,静静地等人来发掘它的神奇。
穿过杂乱无章的新城区,走过不是很起眼的城门,就进入了依山而建的麦地那区域,那里真的到处都是舒服的蓝色。
几乎迷路在其中的胡同,我喜欢这种感觉,这里的一切都用蓝色渲染,仿佛真的把直射而来的阳光冷却了不少。
当然,这里和摩洛哥其他地方一样,人们对于蓝色以外的色彩也有着疯狂的喜爱。你可以找到五颜六色的手工制品,总之,颜色修饰下的独特风情,是这里最迷人的所在。
舍夫沙万的老城区是唯一值得观光的一片区域,实际上面积也不大。这里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值得流连许久的景点,但是每一步都是在我眼中都是风景,哪怕只是在百折千回的小巷中穿行,看看这里的市井气息,也是一种足够独特且有趣的体验。除了蓝色,舍夫沙万最讨喜的应该是遍地的喵星人了。它们可以随时出现在店铺门口的花盆旁边,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高冷地自由走动,眼神里的不屑就说在说着:“喵,又有愚蠢的人类闯入到我地盘。”
舍夫沙万最适合拍照(请注意,是拍照) ,特别是女生,建议起个大早去拍人像,凌晨五点就连诵经的穆斯林们都没出来。 清晨当你正看着城堡博物馆的前门下面的滑滑梯扶栏做的人脸是滑稽还是不明意义的暗笑,人类或猫狗族的尿骚味若有若无飘来,躺椅上裹着毯子看不清面目的流浪汉,后巷乱七八糟的涂鸦上悬着的那朵玫瑰花,民居大门口前散落的一堆瓜子壳里一只全神贯注捉虫子的猫,相互依偎在垃圾堆里的一群小猫,眼见未必如实,心里的梦幻该存几分?
思考,你会觉得舍夫沙万的含义更复杂些,为什么涂成蓝色的墙,结合犹太人迁居又迁出的历史,或者是传说中蓝色的墙防蚊子,可这里的墓碑没有全涂成蓝色,个中原因,自行思考。在中心花园附近随处一看,发现了有整片的碑全涂成蓝色,印象深刻,关于这个问题,和某人讨论了下,说:“象征着天空大海”。舍夫沙万的蓝的确象征着犹太人的天空与天堂,但犹太人在以色列 建国后大多搬走。我更倾向赞同某人的解释,那种向往天空大海无拘无束的自由,会觉得舍夫沙万的含义更可爱些。
山路旁,有大片鲜艳的花怒放,风景在路上,河谷的花是夹竹桃居多,因日照比中国长,花大叶小花色艳丽,夹竹桃可是这边的原住民。但河谷有,农田边上有,难道不怕牛羊嚼吧嚼吧中毒?伴随山区农田的还有高度疑似阿芙蓉的东东。大片种植,中间散落驴牛羊,想起舍夫沙万另一闻名世界的地方(有兴趣的自行去探索吧),你会觉得舍夫沙万的含义更迷幻些。
对整个摩洛哥的第一印象,其实是缘于好多年前有背包客发过一组舍夫沙万的门。当时就被这座蓝色的小城给惊艳到了。 对于舍夫沙万的蓝,有这样一种说法:起初只是遭到西班牙人驱逐的摩尔人建立的一个堡垒。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扩建,堡垒逐渐成为一座城市,受到宗教迫害的犹太人也来到这里避难。 舍夫沙万虽然地理位置偏僻,却也屡屡遭受战乱之苦,于是犹太人开始将房屋粉刷成蓝色。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和天堂,所以蓝色也寓意着是在上帝的保佑之中。于是小城里的居民纷纷效仿,很快舍夫沙万被蓝色包围。
行走在舍夫沙万 ,会发现这里家家户户的房门几乎是不重样的,虽然它们被涂抹成了深浅不一的蓝色。最好每天清早趁着大批旅行团和散客还没抵达,可以独享小镇的美。
远远看去,这个摩洛哥西北的精致美丽山城,仿似童话般梦幻。大多数民宅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蓝色。置身古城,就像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蓝精灵”王国,目及之处,满眼皆蓝。蓝色小巷顶上挂着吊灯,布置着五颜六色的盆栽。虽然各种蓝色肆无忌惮地在这铺展蔓延,但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已经斑驳的墙壁地板给人历史的沧桑感。 穿搭建议白色或者明亮的黄色橙色,可以和蓝色形成强烈对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吧。阳光下的老人,步履蹒跚。穿着摩洛哥传统服饰从我身边经过时,我脑子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格格巫。真的太像了,特别是在着个蓝色村庄的映衬下,就更像童话故事蓝精灵和格格巫中的场景了。
“No photo!”——舍夫沙万
都说舍夫沙万的标签是“蓝色小镇”。可这天底下蓝色的小镇实在是多了去了,都不用提什么希腊,单是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西班牙就刷了好些个,连满街的猫都差不多,只是住在里面的人有些不同。
所以,这标签还得根据人来贴,这里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觉得必须是“No photo!”
舍夫沙万人是我遇到过最最讨厌照相的了。虽然不知道他们自己私底下会不会照,但是他们是真讨厌陌生人的照相机,简直到了嫌弃的程度,一看到视线范围内出现了相机,不管镜头对着哪个方向,跟他们有没有关系,他们都会马上遮住脸大叫“No photo!”,仿佛我们拎着的不是相机而是美杜莎的脑袋。(说到拍照收命的问题,歪楼推荐韩国2016戛纳送展电影《哭声》导演罗宏镇)
对此,随时都是双机双头不离身的我只能表示大写的懵圈和加粗的黑线——尤其是当一个极老的老太太为了“快速”把自己藏起来差点绊了个屁股墩儿之后。讲道理,我的相机还挂在脖子上,都没举起来的动作,尊重当地人的习惯没有拍摄,可要是老太太真摔着我心里还是会难过。
还好年轻人对此的态度略略有些不一样,要不我相机的照片里恐怕真的会连一个当地人都见不着了。在整个土黄色调调的摩洛哥,一座拥有海水和蓝天颜色的山区小城,清新得不像话。舍夫沙万麦地那老城 Médina,当地人叫这里"Chauen 肖恩",谷歌地图上的显示是"沙文万"。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蓝城,舍夫沙万城内真的是蓝的彻底。除了房顶,所有的房屋墙壁都被刷成了蓝色,甚至连我住的民宿内部也都是一片蓝色。
舍夫沙万没有明显的景点,换句话说城内任何一处都是景点。在这样的地方拍照,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随手一拍都是明信片。
很可惜的是,舍夫沙万的居民普遍对拍照片是拒绝的,有时候你一不小心拍上了他们,他们还会过来理论,no photo 是我在舍夫沙万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为避免争执,也尊重他人,只能多拍一些背景了。拍摄舍夫沙万这种地方,在相机的设置上,昊子提醒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1、曝光的控制。这边的蓝色房屋在阳光直射下,很容易由蓝变白,白的发亮。这时候要适当降低一些曝光补偿,避免过曝,过曝的照片难以调整。宁可有些欠曝,反正后期时容易拉回来。当然“白加黑减的原则”也同样适用,过白的地方反而需要增加曝光,不然容易欠曝。
2、白平衡的控制。在全部都是蓝色的地方,稍有不慎,很容易让整张照片过于偏蓝、偏冷。此时考验的是相机的白平衡校准,如果相机的不准,拿最后利用RAW格式在LR/ACR里面调整也是可以的。所以,切记保存RAW *格式的照片。
昊子科普一下:所谓的RAW格式的全称是RAW Image Format,既未经加工的照片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为“原始图像编码数据”或更形象的称为“数字底片”。RAW能保存大量的信息,以供后期无损调整。
因为实在太累了,在舍夫沙万休整两天,基本每天睡到清晨自然醒然后在老城瞎晃,还保持部队早起晨跑的习惯跑跑步,当然没有跑三公里也没搞体能。这里也谈不上什么景点,无非就是一片蓝色铸成的老城外加一个可以看日出日落的后山,迎来送往了好些旅行者,大家通常都来去匆匆一天甚至半天,我也不知是怎么过完这两天的,不急不慢,每天像个当地人一样百无聊赖打发时间。回民宿的路线熟捻于心,入口那家是卖衣服的后面卖画隔壁那家是地毯等等,一切都那么温暖美好放松。只是你不在。
舍夫沙万是个很安宁的小镇,人们走路都很慢,很多甘道夫模样的老人拄着拐,晃晃悠悠摇摇摆摆的走着,路边的商店也都是日上三竿才开门,我有很多的时间,用眼神和微笑和路过的当地人打招呼。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现在想来,特别怀念在舍夫沙万的日子,旅行的意义不过如此吧,换个地方,假装当地人一样百无聊赖的活着。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舍夫沙万也是我这次旅途决定来摩洛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所以这一大片壮阔的蓝,才不可救药的浇遍了整个小镇。没有去过舍托里尼所以无法比较,对比前路刚刚经过的首都拉巴特乌达雅堡的的清新天蓝色,舍夫沙万的蓝是梦幻的味道,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奇幻小镇,仿佛外界纷扰都和它没有一点牵连。
总结我在舍夫沙万的这两天:漫步拍照,随意撸猫,but no photo。
这真是一座猫城,喵咪咪随处可见,肥肥胖胖的,不怕人也不凶,很多和我一样都傲娇的很。
摩洛哥人民爱猫,尤其在舍夫沙万。随处可见那些丁点不惧怕人的喵星人。
在穆斯林世界里,猫是最忠诚的信徒,因此它们在这个国家有着很高的礼遇,
于是它们的的姿态总是那么傲娇和高冷。
网红楼梯,传说很不好找,但凑巧的是我的民宿和这个楼梯一街一路口的拐角距离,是我每天进进出出的必经之路,凡事随缘随遇而安最好。清晨和傍晚排队拍照的人会少一些,到了正午时候,光线充足,排队的人非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啊,不管是背包客、大婶大叔游客团还是着装靓眼的俊男美女,都会在此驻足拍照。我不着急,所以每天会在这里停留很久,有时候还会买一杯酸奶边喝边和对面店铺的老板闲聊:
老板:你又来了。
我:是啊,第二天了。
老板:中国游客很多啊,many many Chinese, Chinese people rich man.举起大拇指。
我:oh~nononono,I'm poor, I'm a poor backpacker.
尬聊结束。
如同一个当地人一样,观察这些匆忙留念的旅人。也在这里,和很多中国人短暂相遇,互相帮忙拍照,加微信,不过问彼此的真实姓名,大家心照不宣的仅仅诉说路途中的故事分享给彼此,我觉得这就是旅人的美好:发现美、分享美,希望彼此旅途愉快。
大家来之前,可以上ins看看各路大神们是怎样在这里拗造型找角度的,以免到了这里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尴尬的只会杵着。
正午十分光照非常强烈,靠在墙壁上,
曝光和光圈掌握的好,很容易会出现光晕的果。
后期提亮一点,就会形成淡淡彩虹的模样,特别奇幻。
网红楼梯旁边有家卖首饰皮包的纪念品店, 舍夫沙万因为是山城小镇,供电不太稳定,这里的居民也都十分节俭,尽管白天店内昏暗,但大多都不会开灯。
在这里不需要方向感,随意漫步就对了,
你总会在某个拐角和不期而已的美撞个满怀。
走着走着就到了胡同的尽头,每一扇门后面都是一个故事,终究是别人的家。
五彩斑斓的墙壁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尤其是上方架起的蓝色钢铁架,阳光从里面七七八八有形状却没规则的投射下来,我觉得好看极了。于是赶快架起三脚架,咔嚓咔嚓拍了起来。我足足拍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经过这里。舒服极了。
其实有人,楼上窗口有个当地小哥趴在那里不知道看了我多久,我看到他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的从窗口退了回去。
难道,该尴尬和害羞的不是我吗?
自拍造型的时候最怕被别人盯着看,自从发现了那个小哥,他就一直在看我。
我望向他的时候他退一退,我不看他了他就重新回到窗口。
太尴尬了,拍的也足够多,收拾收拾继续往前走。
这里的阶梯、门、墙、窗,目之所及,都被涂刷上了深浅不一的蓝。这里的门也算得上舍夫沙万的一大特色了。随便一拍都很好看,我在微信跟朋友说,我大概在这里拍了五百多张的照片。
小镇里自然还有当地的居民在安静的生活,这里的小孩子想来也见多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旅客,有些看见你举着照相机拍他们会摆手很凶的说:no!传言是曾经有旅客拍照,回去用做了商业用途,结果那张照片广为流传,最终导致被拍摄的夫妻离婚,男子认为自己妻子的照片被印在明信片上,被他人随意卖走是一件收到侮辱的事情。也有说,老人们觉得照相机会摄走自己的魂魄。不管是哪种传言,当你举起照相机被当地人大声呵斥的时候,还是放下为好,尊重别人的信仰,也是一种旅行礼仪。
有位孤单的小男孩住在这个楼梯的尽头,她看见我架着三脚架在自拍,特别好奇特别可爱的一直想跟我玩,她妈妈出来喊他,我赶忙举着照相机问Can I take pictures?他妈妈冲我笑着点了点头。于是我和小男孩在楼梯玩边拍边玩,在一起愉快玩耍了很久,最终我总算打破了我no photo的魔咒,只要你是真诚的,总能打动人心。
可能是一路奔波所造成的疲惫,最后舍夫沙万留给我的印象却只能停留在山顶西班牙清真寺那一幕远眺无限想念与飘扬着的祈祷之音,愿等待那个人,和我牵手走过最后一个蓝城。
在舍夫沙万我拍摄最多的就是门,我送给你们的礼物就有我拍摄的各种形状的门,收到的时候可以对比一下,我不是强迫症的处女座,而是勇敢追求的白羊座,敢于去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非专业拍摄十年,我的心门,有没人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