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个人,围坐一团,听静老师讲解圣经。此前,我只翻了几页,不懂圣经里的内容,也不知道今天读书会的主题,主要是想想听听他们的讲解和交流,来梳理出自己认为的主题。
可现场一番讨论过后,仍旧摸不清今天读书会的主题。倒是发现有些伙伴开始针对字眼,纠结起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大家似乎对言语和思想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当时的我,只是记得研一的时候学过,仅仅是学过,根本没有提起多大的兴趣,因此也没有去深入研究。所以,当时的我,根本也不可能讲出自己看过什么样的书,有什么观点想跟大家分享。内心里还振振有词的说,我是英语专业的。实际上,冒牌的很啊。
两个好盆友推荐我读读圣经,我郑重其事地答应了,但到目前为止才翻几页。为什么?没有时间?那是骗自己的,没有时间其实是最大的借口。也许是无法从根本上提起对圣经的兴趣,认为都是一个人与多个人的对话,关于生生死死的,我都懂,都懂,因此无需再花那个时间读一些我已经知道且已经成为我认知里的一部分。但凡有这种想法的人,暂且不论她是否真的懂否,看起来很骄傲呀,自以为是。以为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样,实际上呢?没有去读过,没有去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我的这些话,应当要等到读完再来说,那么即使再来类似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没有谁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做些事情。
想到这里,前些日子读的李笑来又还给他了。也许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凡人都有惰性,就看一个人的自律了。有的人,自律强,因为他经常锻炼意志力,才使得他很有自律能力。而有的人,坚持一会儿就停下来了,说累说困说没意思,其实都是借口,没有发现所做事情的美好,或者用李笑来的话说,没有发现这件事其实是自己的刚需。如果说,每天写一千字是我的刚需,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地打开电脑,每天写一千字。翻翻自己更新的时间,发现一般连续更新几周就得休息几天,然后再连续更新几周,如此循环。说明写作还并未内化成自己的刚需,因此没有做到持续的坚持,所以意志力就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究其原因,周末轻松的气氛和心情的同时,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周末的时候提前给自己定好计划,减少放松的时间可能会好一点。
说到最后,我算明白了,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暂且不要先声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实在忍不住想要说,也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话一定不全面,且主观性很强。如果这样,有时候不说可能比说出来好一些。
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作。尽可能去参加圣经读书会,记录自己成长的脚步。每天反思自己,每天复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看自己究竟能走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