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豆瓣评分8.7的影片--《荒野生存》。
导演:西恩.潘
主演:埃米尔·赫斯基
这是我以前听到过的一个故事,似乎是一个冥冥中的召唤,让我点开它,欣赏它。影片改编自Jon Krakauer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取材于发生在1992年的真人真事。
故事的开端,是年轻的克里斯夫终于踏上阿拉斯加广漠蛮荒的土地,他踏过湍急的冰流,走入冰天雪地,被宏大壮丽的大自然所震慑,也感动于在冰雪之中生存的生灵。
你会以为他是一个探险家,但是他的装备过于简单,你明白过来,他不过是一个流浪汉,但是又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千辛万苦到这样的蛮荒之地独自生存,在残酷的大自然中,他又该如何生存?
剪切到出发前的场景,他出生于中产阶级,成绩优异,家庭幸福的优等生,有成功的父母,美丽温柔的妹妹,一家四口似乎其乐融融。然而过于精致的生活之下,却暗影重重。
在以全A的成绩拿到毕业单之后,在即将能作为精英进入社会和职场之前,他突然将自己跟这个社会所有的关联,证明都摧毁,孑然一身踏上北上的路。他没有地图,没有专业的装备,没有告知任何人。然而显然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那一颗渴望自由的种子,早就在他成长的岁月中扎根生长,等待这一天破土而发。
妹妹的叙述让观众更加明白他为什么离开,父母是成功的商人,追名逐利,然而家庭生活却非常糟糕,一天父母突然间要离婚,因为发现原来父亲之前已有原配,且育有孩子。父亲的谎言让他整个童年的美好和价值都灰飞烟灭,身份从值得骄傲的嫡子变成了私生子。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年幼的他们看似已经习惯,然而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以至于觉得自己生活在谎言之中,并逐渐厌弃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切虚伪联系。
愤怒的情绪暗流于心,终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这一天来的悄无声息,然而他那么决绝,毫不犹豫。
电影用碎片化的剪辑,让观众对他内心世界,对于家庭生活的回忆,对社会的厌弃和焦虑感同身受,而在描述自然风光时,却用长篇大幅尽情渲染。也可以感知,克里斯托夫的内心世界,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感到放松和快乐。
刚开始他也是漫无目的地流浪,他一路丢弃,越发感受到自然和原始的召唤,随身物品以及那些能够代表他身份和跟社会关联的东西,逐渐减少,甚至把钱也烧掉。他一路西行,又顺流而下,靠打猎为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甚至还趴火车到达第三世界墨西哥。然而一个念想如同扎根一样突然间点醒他,那就是,他要去阿拉斯加。
他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开着房车迁徙的嬉皮士,在湍急的河水边休息的外国旅者,失去亲人独自用皮革手艺排遣度日的冲绳老兵,甚至遇上了萍水相逢的爱情,善良的旅店招待,以及一路上让他搭顺风车的司机。
然而,他对自己的目标过于专注,无法停留在任何一个温柔乡,哪怕是爱情,也成了身外之物。
91年,年轻又生机勃勃的克里斯托夫终于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巴士当作栖身之地,打猎,建造,不断学习和锻炼生存技能,奇迹般地在这片荒野中生存,并在流浪的过程中,感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及哲理,他随身带着书,随时记录。他的出走,家庭的原因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起源,但如同妹妹的叙述中说的,他从小就渴望自由和快乐,与众不同,离经叛道,你开始觉得他并不是一个赌气出走的叛逆孩子,而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他生命的意义,他性格最深沉处蛰伏的不羁,他始终感受到某种崇高的意志和召唤,最终抛弃一切,隐没在荒野,回归大自然和最本真的自我,成了一个宗教的符号。
他用一种苦行僧一样的旅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重塑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以及对宗教的看法,也终于懂得,原谅就是爱。
我想,在跟Ron见面之后,他领悟到万事万物都有乐趣,只不过要改变自己的看法,以及爱就是原谅的道理,他就萌生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想法,然而当他想回去时,却发现来路那条温顺安静的河流,却变得无比汹涌湍急,阻挡了他回去的步伐。
很可惜的,他度过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却在草木丛生的夏天,极度缺乏食物,不得已食用了发霉的野马铃薯苗,然后中毒了。这种毒素能够阻碍营养的吸收,使他越发饥饿,他已经没有体力走出这个巴士小屋。 24岁的克里斯托夫翻开托尔斯泰的《家庭的幸福》,在书中写下:“Happiness realized when shared”,这是他对生命的终极感悟。
他也会恐惧,用真名写下求救信,像文明社会发出求救的信号。然而在两个星期之后,他的尸体才被发现。他并不知道,离他800米外就是河流的水文站,在那里,就有能够抵达对岸的钢索。
有人说他死得鲁莽而又毫无价值,甚至给家人带了了无尽的伤害。但我相信,经历过颠沛流离,波澜壮阔的人生,他看到了难以致信的壮丽美景,感悟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思维高度,他热爱自由和快乐,并不与最后没有回归产生冲突。或许是因为阿拉斯加的荒原太寂寞了,所以永远地留下他为伴。在最后的日子,他皮包骨头,用仅剩的力气,在破巴士前给自己拍了最后一张照片,然后钻进妈妈缝制的睡袋中,透过车窗看到窗外壮阔飘逸的白云,少有地想像着如果自己回家会是怎样,静静地闭上了双眼。
他是理想主义和超验主义的代表。让我想到佛祖释迦牟尼,想到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想到电影〈冈仁波齐〉里在朝圣道路上踽踽而行的虔诚藏民。正因为他们心中有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和归宿,所以才会成就伟大和不凡。
带着所获得的智慧,他感到欣喜,或许留在这里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他并不感到遗憾。正如他的遗言:我来到过这个世界,开心地活过,愿上帝保佑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