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您
今天看北京理工大学公开课语文高级素养第8讲“猪跑学”时,讲师姜楠在谈到应用写作时,着重提到了“称谓”。称呼是个大问题,它不止于语文,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那份尊重。
她在给我们看完一封近代的旧式书信后,问了这样一些问题——你们称呼父母还用“您”吗?
就此一问,我被问到了。
今天是我父母的二十多年的结婚纪念日,今天也是腊八节。
我翻看自己与父亲前段时间QQ上的聊天记录,发现全是用的“你”,无一“您”。
其实,不用去查看,在听到姜老师那个问题时,我心里的那一怔就已表明——我没有在与父母的交流中用过“您”。
但我那一怔所惭愧的还不止于此,我并不是不知道“您”是尊称,甚至我前几天在和一个陌生的网友聊天过程中还有意识的用过这一称谓。
最值得尊敬的人,却没有听到或看到该有的尊称。
而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却让我一改习惯,用了“您”。
我开始反思,是什么心理导致这样现在看来极其怪异的行为。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与父亲若是面谈,全都是用的方言,而在我们当地的方言中是没有“您”这一表达的,经年累月我都是说的“爸你......”,从周围人那里,也都是听的你怎么样怎么样。
这使我习惯于用“你”而不是“您”。
其次,想到,对于父亲这般至亲之人,我心里一直是有敬意的。而为何在和他书面交流的过程中,我频频用的是“爸你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您怎么样怎么样”呢?
是因为,我脑中曾接受过这样一种想法——父母与孩子应该像朋友那样,于是,我更希望我与父亲成为朋友关系,能够像朋友那样交流,能够去掉那些原本作为“父子”的条条框框,去掉那些拘泥与约束。
再次,我有些不好意思突然改称“您”,生怕突然让父亲注意到,然后问我——你怎么突然称“您”呢,是有什么事吗?
最后,我对陌生网友用了“您”,反倒在我看来那是我的一种拘谨,一种初次见面的示好,反而并无太多尊敬的意味在里面。当然,无论我心里是如何想的,尊称终究是尊称。
那么反思之后的结果呢?
改呗。
用“您”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像朋友那般沟通。即使于我爸那一方面,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只要他儿子愿意并能够经常和他聊聊天,就够了,他就很满足了。但于我这一方面,我做儿子的,对生父母常怀敬重之心,难道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何谈不好意思。何谈......
写到这,我突然联想到以前初中上过的一次什么“心理德育激励”宣讲。一个操着普通话的西装革履的男讲师,饱含真情引导着我们这些羞于表达爱的学生,大声喊出——爸爸妈妈,我爱您们(记不清当时他喊的是“你”还是“您”了,姑且记作“您”吧);爸爸妈妈,您们幸苦啦!
刚打算写这篇文章时的标题是“话称谓”,写到这里时,突然想到不如叫“你和您”更好,遂改之。
当时,我读初三,也没好意思跟着那个男讲师,与那些已然哭的稀里哗啦的六年级(当时我们那儿的小学六年级已经划到我所就读的初中了)和初一的学生一起喊。只觉得心里不好受,嗓子眼儿酸楚。
但后来再看,觉得那时没喊没哭也没什么,只要知道自己还是有良心的,不至于说对生养的父母都冷血待之,那么也就无所谓有没有那些现在看来有些像作秀般的举动了。
当然,就像那句传播很广的歌词写到的那样——被宠爱的总有恃无恐。
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很多时候,子女就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了,时不时接收一下外部刺激,明晰自己良心未泯,也是未尝不可的。
下次,写短信时,亦或着发电子邮件时,回想一下,有个简书简友,写过一篇简短文章,称呼时,索性就多打个字母“n”而已,也不费事儿。用了,总归还是好的。
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