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微博和朋友圈都在刷两篇爆款文章,《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另一篇本名《给巴乔的一封信》,在微信和微博上被小编们改成了《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认真讲,不评论两篇文章的好坏,但是虽然初期获得了很多认同感,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加大,评论人数的增多,讨论的风向却慢慢变了。
《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这篇文章,以调侃的语调,从穿衣、吃饭、开车、购物四个方面讲了西二旗的码农们如何生活,还更深入的探究了西二旗人挣的钱去哪里了,西二旗的码农们发扬码农品质,更喜欢手办、电子产品,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房子。
说白了,文章只是在调侃,调侃码农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一个高收入群体,过着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的生活,当看到月入五万甚至更高收入的人还不如月入五千生活的“更有品质”时,评论区里抑制不住的躁动,甚至有喜大普奔之势,相当数量的评论是这样的风格:
“就说嘛,一堆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都不懂得享受生活,知道什么是生活吗?不是简单活着哦”
“给他们钱干嘛,还不如给我,绝对活得精彩”
“他们大约是攒着钱给隔壁老王呢吧,都说程序员加班多,工资高,死的早”
“所以要实行素质教育吧,整天搞来搞去的数学程序有什么用,生活都不会”
……
看到这种画风的评论也是真的无语了,月薪五千的人总觉得月薪五万的人天天该香车宝马,穿普拉达,拿LV,出门墨镜盖脸,下馆子坚决不能美团百度外卖,一旦发现他们过得生活甚至还不如自己过得“高品质”,一股酸味简直用密封胶条都盖不住啊。
但是,你拿不到月薪五万,所以你不会想到
他们的孩子在北京最好的学校读书……
他们的父母不管是在身边还是在老家,都及早的享受到了生活富足的快乐,不用终日劳作……
他们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默默的又买了升值潜力巨大的股票或者理财……
他们不用像你想象的一样,开着宝马四处装逼,而是在自己的全球旅行地图上又默默的画上了一个对号……
讲真,他们的幸福,你真的想象不到。
《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以父母的口吻,对孩子讲述放弃了花费巨大的学区房,带孩子环球旅行的故事,从圣托里尼到新天鹅堡,从华盛顿历史博物馆到耶路撒冷的哭墙,让孩子看到了世界之大,文化之多彩,文明之进步,自然世界之丰富,不但给孩子美好的童年,更让孩子在精神层面全方位感知世界,也许是受文章教育思想的感染,评论区里 “坚决取缔学区房,就要让孩子多看看世界”,这是相当正常的评论了,其他像打了鸡血一样,大部分画风是这样的:
“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把上学的时间放在开阔眼界上!”
“万恶的教育制度,把孩子的时间都占用了,应该让孩子们做作业的时间让给环球旅行。”
“学区房里未必都是人才,小学的时间应该全放在旅行和增长见识上”
……
我对文章主张的教育思想和中国现行的教育政策保持中立态度,但是对评论区里诸多类似这种评论实在是感到无语,借用知乎某网友的回答,这篇文章标题要是改成“《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是因为这趟带泥出去玩已经花了100W了,所以只能给你700W的学区房,别担心,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勤俭地笑着活下去的》”,不知道评论区里还会不会有那么多“义愤填膺”的声音。
就普通概念来讲,人家都花100W旅行了,还搞不定学区房,评论区的诸位大概永远搞不明白,真正所谓上流家庭,因为资金充足才去时间充足才能时常环游世界,本来属于一个相对高的阶层,才会见多识广眼界高,反之,为了旅行都影响到原本生活质量,就像咬牙花两月工资买一苹果手机装逼装有钱,却还要玩命儿去抢超市快要过期的打折泡面一样可怜。
你上不起3W的早教班……
你上不起8W的双语幼儿园……
你买不起800W的学区房……
就真的别想旅行改变孩子认知来改变命运了,讲真,对孩子来讲,黄石公园的风景真的和门口植物园的没什么差别,你没能力在自己的护照上盖满戳子,就别借孩子的借口让自己享受了。
骚年,西二旗的月入五万和价值超过800W的环球旅行,和你真没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庆幸,生逢盛世,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只要努力,还是有大概率能得到回报的。我们现在或许不能月入五万享受环球旅行,但是无数风口等着我们起飞呢,等我们到达那个高度,一定会笑着对现在“义愤填膺”的自己说一句“妈的智障傻逼”。
加油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