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言志,作诗必有所寄托。
先秦诗言民风国颂、魏晋诗言风骨胸怀、南朝诗玄妙、北朝诗清拔、唐诗重意、宋诗重理……
但有这么两首诗,在各自的时代孤峰突起,格格不入!他们就是屈原的《天问》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两首求索人生哲理、宇宙奥妙的诗作。
《天问》节选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
屈原的诗多华美浪漫,唯独《天问》风格简练而奇绝,以问为诗,以诗求索。《天问》中有一百多个疑问,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诗人借此探索宇宙奥妙,探寻人生哲理!诗中的哲学思考在当时也仅有诸子思想有所涉及,但《天问》所疑所问之深渊,诸子也有所不及!
路漫漫其修远,屈原却从未放弃求索。当求索而不得,只好以诗问天,将满腔的愤懑与茫然倾注于这首奇诗,恍惚迷离之疑问,终成“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以诗求索,自此历代不绝,南朝以玄入诗,却大都空谈感慨。唯有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再次以诗为媒,提出了哲学思考!
《春江花月夜》节选
……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
这是一首将景、情、意、理完美融合的乐府诗!景有春、江、花、月、夜、人;情有怨妇之情、游子之情、月光之情、诗人之情;意有江月之意、春江之意、人生之意、鸿雁游子之意;而理则提出了对宇宙奥妙的哲学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字字句句有情、有景、有意、有理!
《春江花月夜》情融于景,意托于情,理寓于意,情景意理彼此交融,读来令人思绪万千,或醉于其情景,或迷于其意境,或转而思其哲理!相比之下,以理入诗的宋诗,殊落下乘矣!
“孤篇横绝盖全唐”,毫不过誉!
《天问》节奏紧凑而文风陡峭,读来让人不禁感受到屈子的愤懑之情:仰天长问、上下求索却不得。而《春江花月夜》情韵袅袅,意境隽永,读时思绪叠起,随波而流!同为以诗求哲,前者逆问,后者顺势,各有风格,的确都是横绝当时的佳篇!
更多诗文猎奇、书单推荐,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