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
1.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
2.直观认识必须先于概念知识,而不是颠倒过来。
3.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
4.不在孩子判断力未成熟之前强行灌输定见,不打扰孩子判断力的成长,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
5.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并不建立在抽象知识与直观知识的的融会贯通上面,而是由这两者的深度,或者说强度所决定。
《论美》:
1.美使我们产生了愉悦之情,因为我们在美的事物里面总可以认识到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大自然的基本和原初的形态。
2.意欲是我们一切悲哀和苦痛的根源。
3.作为意欲的世界是第一位的,而作为表象的世界则是第二位的。
4.每个人都必须在生活的巨大的木偶戏里上演自己的角色,并且几乎一刻不停地感受着连接他的绳线发出的牵引,他也就身不由己地随之而动。
5.人们的目的无一不是追求快活享受,并且尽量不要动脑思考,这是他们的本性使然。
《心理散论》
6.每一种动物,尤其每一个人,如果要在这一世界生存和发展,那就必须获得某一合适比例的意欲和认识力。意欲和认识力偏离正常比例都会造成人们的不幸福。
7.我们原初的、与生俱来的性格是持续如一、不可改变的。因此,在相似的情形下,我们总是做出同一样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不管是第一次做,或是第一百次做,都是遵循着相同的必然性。
8.我们感到幸福抑或是不幸福只在于我们所期望得到的和我们已经实际得到的这两者所构成的一个比例数字。
9.被希望抛弃了的人,恐惧也同样放过了他,这就是“绝望”一词的含义。一个人渴望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这是相当自然的事情。
10.报复行动可给人带来快感或乐趣,但无补于既定遭受的损害。
11.愿望无法实现的苦痛和愧疚留下的苦痛相比,是不足道的,前者的前景是开放的、无可估量的将来时光,后者面对的却是无法挽回地成了既成事实的过去。
12.金钱是人的抽象中的幸福,那些再也没有能力享受具体幸福的人,就只有一门心思扑在金钱上面了。
13.“开心果”更易感伤,性格反复的人不易忧郁。
14.性子急和强烈的人在刚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就应马上尝试强迫自己暂时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因为过了一个小时后,当他回到这一问题时,事情早已不再显得那么可怕,甚至会显得毫不重要了。
15.货真价实的鄙视和真正的骄傲都深藏不露;有时憎恨起来太忙,就拿鄙视来打发吧;真正的鄙视是发自于心底的,悄无声息的。
16.人们变得铁石心肠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自己都要承受够多的烦恼,或者自认为是这样。
17.有时候我们似乎在同一时间既愿意又不愿意某样事情的发生,于是对这同一件事情我们既高兴,同时又感到忧虑。
18.不确定中的等待总比不幸结局到来要好。
19.只有在许多年以后,我们才会正确理解别人的,有时甚至是我们自己的行为。
20.一个人尽管有千百面镜子的帮助,但仍然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模样,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自己本人的图像。所以我们很难确切清晰自己究竟长什么样。相反,要了解自己,我们必须以陌生的眼光注视自己。
21.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承受痛苦和做出实事的潜力如何,除非有机会运用和发挥这些能力。
22.那些除了具有人类这一种属所普遍共有的素质以外就再无其他品质的人,就是一个庸俗的人。
23.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为之激动,相反,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快乐、财富和名声也是如此。同样,没有什么人、什么事值得我们为它如此烦心。
24.许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运往往就是因为他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愉快的笑容,这使他们赢得了别人的欢心。
2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德所带来的缺点。
26.我么所经历过的事情比起我们阅读过的事情更容易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27.当我们回忆起往昔的许多情景和事件时,它们是多么的美好和充满意义,虽然那时候我们不曾珍惜就让所有这些情景溜走了。不过,不管我们是否珍惜,所有这些还是要消逝的。
28.记忆的一个奇特之处就是轻微的醉意会增强我们对往昔时光、情景的回忆,它使我们比在清醒的时候更能清楚地回想起当时的个中情形。同样,微醺的状态更容易使人伤感,也就更容易使人坦露真言,真情流露。
29.人们需要外在的活动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在的活动;若他们有丰富的内在活动,那就不会再一味寻求外在活动了。
30.一个人可以对各种事情都有中肯、准确的判断,偏偏在判断个人的事情时是个例外,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意欲扰乱了智力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劝他人容易,劝自己难;医他人可以,医自己难”。
《论命运》
31.虽然偶然和变故无数次别出心裁地使我们事与愿违,但事情的最终结果有时候却是对我们有利的,或者是间接地使我们得到极大的好处。所以,在时过境迁以后,我们通常都认识到我们当初朝着相反方向的欲望是多么的愚蠢。
32.一个人一生中所遭遇到的各种事件,尽管经常受到盲目偶然的随心所欲的摆布,但这些事件却好像有计划地指引着这一个人的生命进程,以便符合这一个人的真正和最终的利益。
33.事情的发展总是遵循严格的必然性,虽然事情的发展看上去是纯粹的偶然所为,但归根结底,所有的偶然本身都被一种深藏不露的必然性所完全控制,那些偶然本身只是这种必然性所采用的手段而已。
34.我们的每一个生命历程都与不幸和痛苦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虽然具体的分量各自差别很大。
《论性爱》
35.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缥缈、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根植于性欲之中。
36.性爱是几乎所有愿望和努力的最终目标。
37.两个人越是完美地在多种多样的方面互相契合对方,那这两个人互相间的激情就越强烈。
38.每个热恋中的人在终于得到他的快感以后,都会体验到一种莫名奇妙的失望。
39.每个人都会偏爱与自己相反的性情,但偏爱的程度视这个人在这方面的特征是否明显、突出。
40.爱情是盲目的,爱恋中的双方往往会掩饰彼此的缺点而得过且过。
41.人们为了满足性欲而小心翼翼地选择异性伴侣,完全是因为人们严肃、认真地关注其后代的个人特性。
42.如果我们重又审视熙攘混乱的人生,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穷于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折磨,竭尽全力去满足没完没了的需求和躲避花样繁多的苦难;人们所希望的不外乎就是把这一充满烦恼的个体生存保存和维持一段尽量长的时间。
《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43.最杰出的精神思想,也只有那些具热烈、狂热的意欲的人才会生发出来。强烈的意欲和狂热的性格是智力大为增强的条件。
44.在所有动物生存中,意欲是首要和实质性的东西,而智力却是第二性和附加之物;事实上,智力只是为意欲服务的一个工具而已。
《论哲学与智力》
45.只有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思考才能真正充实我们对事物的洞见和知识,因为只有事物才是永远近在眼前、随时为我们提供认识的活源泉。
46.如果我们知道一些东西的同时,又承认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那我们的所知就有了双倍的价值和分量。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47.宗教夺走了人类探索自然、自由思想的能力。
48.当我们向内审视时,我们首先就会发现每一个体都只是直接对自身感到兴趣,每一个体确实更多地把自己放在心上,而不是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
49.不仅显而易见的事物和道理是经由我们的直观,而且任何真实、确切的领悟都是如此。要真正明白某样东西,我们就必须从直观上把握它,在头脑中获得一幅清晰的图像。
50.我们为回忆某些东西所花的时间越长,那这些回忆起来的东西以后就越牢固地黏附在我们的记忆里。
51.如果一个人强烈和客观感到兴趣的事情越多,那自发留在记忆中的事情也就越多。
52.慎思、明辨事物的便捷方法就是不要思考无聊、乏味的东西。我们只需要为美好思想敞开欢迎的大门,那它们就会造访。
53.我们人类的处境的确是困难和尴尬的。在一段短暂的生活时间里,不乏困顿和操劳、恐惧和苦痛,但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何来、何往、何为。
54.一旦我们对于某一事情有了某一坚定的看法以后,对于这同样事情的新的意见和看法都会遭到我们的拒绝和否定,这是相当自然的。
55.至为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懂得很多,却对事情无能为力。
56.挤满这一世界可怜、庸常的人所真正缺乏的就是两种彼此密切相关的能力,即判断力和拥有自己的思想。
57.拥有真正卓越头脑的人随时以认知和思考为乐,对于他们来说,认知和思考活动本身就是一件轻松、自然的事情。
58.无聊是人生的常态,人生的多数时间是在打发无聊的时光和思考怎么应对更多无聊的时光。
《伦理道德散论》
59.人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受孕已是罪过,出生就是惩罚;生活就是劳作,死亡则是归宿。
60.一个人道德上的善和恶首先是从这个人对待他人的根本态度和心情反映出来。
61.每个人在其自身都带有嫉妒和同情这两种彼此对立相反的特质。因为这两种特质产生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所不可避免作出的比较。
62.懦弱似乎与高贵的性格并不相称,因为懦弱暴露出了人过度关注其自身,从而畏手畏脚。勇气之所以是美德就在于:我们心甘情愿地直面此时此刻对我们构成威胁的恶行,并有所作为,目的就是以行动防止更大的罪恶在将来发生。而懦弱则做出了与此恰恰相反的事情。
63.挥霍并不能真正带来快感,相反,带来的只有苦痛。
64.悭吝之人舍弃了快感享受,目的就是更能稳妥地躲避苦痛。
65.在骨子里头,人就是丑陋、野蛮的动物,我们所见的人只是被绑上了绳索,被驯服,被文明教化了的人类。
66.每个人的内心都确实有着某种野蛮的兽性,这种野蛮兽性就是人类打斗欲和战争欲的根源。
67.由于生存意欲越来越厉害地感受到生存中没完没了的痛苦折磨,所以它就试图通过在别人身上制造痛苦来减轻自己的痛苦,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真正的恶毒和残忍。
68.用对立情绪来抑制彼此,以不让事态更严重化。比如通过对法律的恐惧来抑制怨恨,以减少犯罪。
69.人性中最糟糕的特性始终是对别人的痛苦所感受到的快意,亦即幸灾乐祸。
70.虽然嫉妒并不可取,但却情有可原,并且总的来说是人之常情。相比之下,幸灾乐祸却是魔鬼的特性,它的冷嘲热讽活脱脱就是地狱发出的笑声。
71.招致别人嫉妒的素质越出色,那具有如此素质的人就越加陷入了孤独,为此原因,美貌的女孩子缺少同性的朋友。
72.从我们的所为我们了解到自己,正如从我们承受的痛苦了解到我们的价值一样。
73.一个人的个性,亦即他既定的性格和智力,就像渗透力很强的染料一样,精确决定了这个人的所有行为和思想。
74.从一个人的某一典型行为,我们就可以确切了解这个人的性格。
75.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小事上而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上来认识一个人,因为在处理更为重要的事情时,人们会更加小心控制自己,但在小事情上他们会疏于防备,只循着自己的本性行事。
76.如果我们所谓的好朋友泄露出卑鄙、下流、恶劣的特性,哪怕这只是表现在毫不起眼的小事情上面,那我们就必须马上与这些“好朋友”一刀两断。
77.一个人的行为是其性格和动因两种因素的产物。
78.某个人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像他应该的那样行动,因为他欠缺果断、坚定、勇气或在那一刻所需要的素质。在事后,这个人认识到自己处理事情不当并为之后悔。他或许向自己说:“啊!如果事情可以重头再来,我就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但事实是相同的情形一旦再度出现,他又再次做出了和以前一样的事情。他自己都为此现象感到莫名奇妙。
79.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主体条件,以及这个人出生于其中的客体条件,都是这个人前世道德的因在今世结出的果。
80.在既定的性格和既定的动因齐备以后,接下来的行为就遵循完全的必然性而发生。
81.一个人越缺乏判断力和知识,那他就越容易受到别人事例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其害怕思考、琢磨,以及顺理成章不信任自己的判断力。
82.从道德的角度考虑,别人的例子和说教一样当然能够有助于社会和法律的改进,但却不会帮助改进一个人的内在,而一个人的内在才真正关乎这个人的道德。而真正的道德品质,无论好坏,都是内在天生的。
《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
83.我们对痛苦的敏感几乎是无限的,但对享乐的感觉则相当有限。
84.我们一般都会发现快乐远远低于、而苦痛则远远超出我们对这些快乐或者苦痛的期待。
85.在遭遇每一不幸或承受每一痛苦时,最有效的安慰就是看一看比我们更加不幸的其他人。
86.匮乏、操劳、忧心固然是几乎所有人终其一生的命运,但如果人们所有的欲望还没来得及出现就已经获得满足,那人们又将如何排遣自己的生活时间呢?
87.无论何时,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的操劳,或者担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和稳定的航线一样。船轻飘飘行走更容易倾覆。
88.动物不会把欢乐和痛苦积存起来,而人类借助回忆和预见却是这样做的。
89.很值得我们羡慕的人是少数的,但很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却难以胜数。
90.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别人的魔鬼。
91.乐观主义归根结底就是生存意欲毫无根据的自我赞扬,而生存意欲是这个世界的真正发动者。
92.享受现时此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的目标就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只有现时此刻才是惟一真实的,其它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而已。过去和将来都是假的,只有现在是真的。
93.人和动物那些极为强烈、多样和不息的活动多是由饥饿和性欲这两种简单动力所产生和维持,无聊或许也对此起到一点点帮助。
94.有机的生命就是由持续不断地需求、总是一再重复的匮乏和没完没了的困苦所构成,并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95.我们得到了我们热切渴望之物就等于发现了他的空洞和无用;我们总是生活在对更好的期待之中,与此同时也经常后悔和怀念往昔的时光。
96.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97.意欲是这一世界的主人,是君王;而智力永远只是为这个君王服务的仆人,是为意欲的奋斗找到目标和通过这一目标的途径的向导、顾问。
98.甚至在睡眠中,意欲仍控制着梦中的情景为意欲服务。
99.曾经存在过的,现在已经不再;其不再存在就跟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没有两样。
100.生活只是由转瞬即逝的现在此刻所构成,现在生活又即将完结,那这个人到底曾经是幸福的抑或是不幸的都已经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