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百度(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真的是一种病,吓。。。
不过这里指的仅仅是不热衷与人交往,更享受独处的时光。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社交逐渐变成一种常态,人就像是群居动物,总是喜欢找同类。在学校时,成群结队太正常了,工作中,团队合作、公司聚会,家里有父母、三姑六婆、还可能有子女、另一半。
无数次,听说过社交的重要性,社交网络的发展也加深了社交的重要性。但,天知道,我就是不喜欢社交。
一
这个时代,不玩微信,没有QQ,就像是一个怪咖,小风就是这样一个人。
有事直接打电话,甚至短信都基本不看,除了工作必要的社交,以及亲密关系的交往,其他一律没有,聚会,没空。
私下里也有人讨论她,觉得不合群,balabala的。
但人家才不care,按时上下班,空闲时间做饭、看电影、看书、学习充电,有假期时还能出去走走看看。
有人看不下去,委婉的和小风说了一下情况。
小风答道:“我只取悦我自己,与我在乎的人。”
是的,世界分为两种,我的,不是我的。
我的,必然用心呵护,不是我的,与我何干。
所以,她依旧独来独往,做自己喜欢的事,朋友少,但却都是真心的。
二
一直很羡慕那种人,活跃于各种场所,朋友、同事、同学各种各样聚会总有她,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火辣火辣的心。
阿菁就是这种人,下班有约,周末有约,节假日也不落下。不是在这个局,就是去那个局的路上。
吃饭时,能聊天说地,唱K时,带动气氛也不在话下。
哪有好吃好玩的,问她,分分钟钟给你若干个选择,还能自带上她的评论。
当然,朋友圈里,就是各种吃吃喝喝。羡慕的人不少,嫉妒的人也很多。
有一次,做方案时,硬生生被新来的小职员给比下去了。由于平时人缘算不错,也有不少人为她抱不平,背后也少不了说酸话的人。
找领导谈话时,人家直接把两个方案扔给她看。是的,她输得心服口服,在方案中,她更像新来的,好像几年以来,一直千篇一律,甚至有些退步了。
当年,在学校时,她曾经也是很努力很努力,以绝对的优势,留在公司。努力工作学习,时不时会得到领导肯定的目光。
却在几年以后,工资只是象征性的涨了一点,工作依旧如故。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了自己认为丰富的生活。
三
狗血的电视剧,其实是来自于狗血的生活。只是概率小点,偏偏砸中了阿菁。
工作遇到瓶颈,偏偏传来父亲生病的消息。在昏暗的走道,薄弱的灯光,以及偶尔传出的歌声,世上不如意有七八九,怎么以前从未看清呢?
耳边传来母亲焦急的声音,夹杂着微弱的啜泣声,用指甲抠着墙面,亮晶晶的指甲油,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第一次,有了说脏话的冲动,TMD。
挂断电话,好不容易聚焦的目光,直接回包厢,拿包告辞走人。
父亲的病比想象中的严重,那些流逝的岁月出现在父母的脸上,哦,还有,那几年前的,洗的发白的衣服。
“妈,没事,一切有我。咱治。”拥抱着比自己矮的母亲,还能看到头顶的白发,以前,母亲抱着她,给她一片天地。“钱我有,这些年存了一些,而且我还加薪了。”
四
太阳冉冉地从东边升起,整片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金黄的,海风徐徐吹来,调皮的碎发挠着痒痒。
伸伸懒腰,“唔,好舒服。”阿菁转过头,“谢谢你。”
“知道知道,这是你说的第N遍了。”小风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帮助朋友,从不为利益。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那些天天一起吃喝玩乐的人,没有人向她伸出援手,只是象征性的安慰几句,继续她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原来,没有她,大家也可以玩得那么好。
幸好在绝望前,还有人可以拉住她。小风把全部的积蓄借给她,甚至是准备买房的钱,还时不时去照顾她爸妈。
“我以前从没发现我们关系这么好。”
“大学时,同寝室,其他人都觉得我不合群,只有你会时不时帮我带饭,喊我去上课。毕业以后,也会定期约我出门,逛逛街,说说心里话。”
呵,其实,对谁都一样。自以为每个人都是好朋友,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最后
除了必要的社交,我不大确定它是否值得,我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在这上面。
其实,我只是不喜欢。不知道,微笑的脸庞,是习惯使然,还是戴着面具,抑或是真诚的。不愿意,明明尴尬的半死,却还要假装我很合群。
人生就那么短,老天只给我那么点时间。所以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社不社交。
哦,对了,我得了一种社交恐惧症。不愿意为不亲近的人,不必要的事,花很多的时间,讨厌说话做事都要计较很多。我很享受独处的时光,那是最真实的自己。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不懂真假),有个人习惯每天独自在车里坐十几分钟,那是属于他独一无二的时光,然后继续工作陪家人朋友。
(仅个人观点,世界之大,允许每个不一样的个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