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月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在万众期盼中正式面世,宣告着“放养”已久的网贷行业正式步入监管时代。与此同时,一直备受行业关注的银行存管,也最终尘埃落定,成为合规网贷平台的一大标配。
然而,赶巧的是,《暂行办法》还没有满月,在已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的P2P平台中,就爆出了国诚金融这个“惊天第一雷”。
或许,不少投资者就此不免心生诸多疑问了:如今,P2P网贷步入监管时代,一直备受关注、如今又获得监管认可的银行存管真的管用么?如果管用,是不是就能确保平台万无一失呢?还是说,银行存管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好吧,接下来,且听笔者给你细细道来吧。
何为真正的银行存管
对网贷行业有一定关注度的朋友都知道,一直以来银行存管都是存在诸多争议的,尤其是在存管模式上,可谓是各有看法的。其中,占据主流的莫过于三种观点:也就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还有联合存管模式。
先来科普一下。所谓银行直连,是指P2P网贷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不需要充值和提现。在交易过程中,投资人直接通过银行在线交易,回款的时候,资金直接返还投资人的投资时的账户,银行直连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整个交易过程资金都直接通过银行网银系统结算,无需第三方介入。
而直接存管模式,一般银行会为平台开设存管账户、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独立个人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账户和担保公司账户。后两种账户是根据平台需求和实际情况开设的账户。存管行一般为投融资双方开设独立的个人账户后会就充值、提现等支付结算和资金流向进行监管。这种模式因为资金并不流向平台,有效隔离平台与投资人的资金,能有效减少平台触碰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模式银行前期开发系统投入成本较大,同时对平台要求较高。目前,直接存管是平台与银行资金存管合作最常见的模式。
所谓联合存管,也就是“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模式的简称,即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联合存管方案,存管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
然而,按照《暂行办法》以及《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所指出的,网贷平台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以期让平台自有资金和用户资金实现分账管理,而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由此可见,一直在行业内被看好的联合存管模式就此似乎被宣判了死刑,虽说最终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目前还没有真正下来。但是,联合存管模式被监管否决的命运,或许已经板上钉钉。
踩雷的国诚金融采用的是那种模式?
你没有猜错,其实踩雷的国诚金融其采用的就是所谓的“联合存管”模式。
据国诚金融资金存管所在银行——浙商银行大张旗鼓进军银行存管业务时,就宣传称其推出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综合服务方案”,与目前多数银行提供的资金存管合作仅支持一种存管模式不同,服务更全面、模式更广泛,有三种合作模式:银行存管、联合存管以及账户管理。其中,“账户管理”则是指P2P平台在浙商银行开立存管交易资金账户,银行按合作约定提供账户资金证明的一种资金监管模式,该模式为新设立的P2P平台提供最基本的资金监管服务,也适用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此方式与浙商银行开展合作,共同为P2P平台提供资金监管服务。
而国诚金融在其银行存管上线宣传中也显示,“企业借款的详细信息,包括借款类型、借款目的、还款方式等都要发送到恒丰-汇付联合存管体系”。由此,其结论也就十分明了了。
当然,“联合存管”也被赋予了另外一个名字——
“弱银行存管模式”。显然,这是相对于直连和直接存管这两种强银行存管模式而言的。读者如果最近有关注内讧不断升级的恒丰银行事件的话,相信也知道,恒丰银行就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存管”模式大户,而且不少平台还已经上线该存管系统了,当然当中就已经有该存管模式样本平台出事了。是的,也就是大额房地产项目而沦陷的信东创赢。虽说,最后被证实其实该平台的风险早在与银行接洽就已经爆发了,因此也就没有被算作第一雷。
然而,警钟长鸣!笔者留意到,不少投资者还是给银行存管到底管不管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银行存管到底还是管用的,要不然监管也不会将其抓得如此之紧要。
我们知道,早在《暂行办法》出台之前,《征求意见稿)》就先行面世了。《意见稿》当中,就对网贷平台以及存管银行的资质以及职责等,都作出相应的详细要求。并且其对接入资金存管的网贷平台的资质作出五点要求,简单概括为取得营业执照、在工商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取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具备完善的内部业务管理、运营操作、稽核监控和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以及监管部门要求其他条件。而银行需满足有专门负责网贷资金存管部门,有自主开发运营的网贷存管系统,到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完成备案等六项资质要求才能开展存管业务。
可见,无论是对于网贷平台而言,还是存管银行而言,这都不是玩过家家。也难怪有专业人士将银行存管解读为网贷行业的隐形门槛。而笔者以为,这其实就是网贷行业的监管基石,是为旨在充分揭示行业风险、充分保护投资者的披露制度奠定基础。这也就是银行存管管用的所在。
可以预见,在真正的强银行存管模式下,如今已经上线投入使用的民生银行、华兴银行等“强存管”系统,在拥有有一套完整且细化的独立账户体系、结算体系和反馈自查体系之下,每一个投资人和借款人都有自己的虚拟银行子账户,每一笔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都是专款专用。不管是交易前、交易中还是交易后,投资人进行充值、投资、提现等操作,都需要银行配合发出指令方可成功。其大可以确保平台触及不了用户资金,从而从根源上断绝了挪用资金、私设资金池等道德风险的发生,真正实现平台自有资金与客户资金分账管理。
当然,正如《暂行办法》以及《意见稿》所指出,存管银行不对网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或承诺,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因此,上线了存管银行系统的平台也并非就是等于万无一失,具体到项目风险,还需投资者自行甄别。
况且,如今正在征求意见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还没有真正落地,或许,对于网贷行业具有监管基石的银行存管之大考,也才刚刚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