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章:表达感激。
赞扬可以激发人的潜在力量,但是有目的的赞扬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应该明确:赞扬一个人的行为,是因为他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的回报。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括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比如:本文作者马歇尔在研讨班结束后,一个参加者走过来跟他说:你真了不起(他觉得是在表达感谢)!这样的含糊对话会让听者摸不着头脑,他可以明确的说:“当你提到的这两个观点时,我很欣喜!感到将来有盼头了,我一直在寻找和儿子沟通的方法,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如果这样说,被感激者就知道了他所做的事情以及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那么怎么接受别人的感激呢?也许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会觉得很别扭,甚至会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还可能担心在将来失去别人的赏识。如果有人,拉着你的手,看着你的眼睛说:“当我们生活在平静、爱与和谐之中时,我们也就成为了一体。”这时你就意识到你的能力是生命赋予的,就不会不自在和尴尬。在听到别人表达感激时,我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1,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2,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如果你听到上面那段话所表达的感激时,你就可以坦然接受了。
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自在,但大多数人还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这是人们对感激的渴望。你有没有发现:在工作中,不管你多努力都没有听到一句好话,但只要你犯了一点小错误,马上就会有人指责你;被感激的渴望也存在于家庭之中:你的孩子很优秀但你很少去肯定他,但是一旦他做了一点错事,你就会倾向于指出问题;又比如:你策划了一场活动,大多数的人都很满意对你表示感谢,但是只有一个人在抱怨,可你往往会把这个人记得非常清楚。而另一个例子是:一个老师,他的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考试的准备,在一次考试中只写上了名字交了白卷,但当卷子发下来时学生很惊讶,发现他得了14分,于是他就去问老师,这个老师回答说“整洁”。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留意的是积极的一面并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这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我们应该给别人更多的是尊重理解、信任支持,赏识鼓励、宽容体贴。
最后我们应该向那些对我们一生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比如你的父母、恩师、引路人等等。不要觉得说不出口或说不好;也不要以为我不说别人也应该知道我的感激;更不要等到想说时他却不在了,那将是多么悲哀!我们要相信:“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战胜内心的恐惧和懒惰,想一下这一生中最应该感激的5个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得到的改变和对她的感激写出来发给他吧!这可以让你自己找回深藏于内心的幼年时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柔软的、有性情的你!
在最后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个邋遢的来到了外祖母家讨要食物,外祖母给了他吃的并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个人说他叫“耶稣”,外祖母并没有去深究他的名字,而是问他住在哪里?那个人说:我没有家。就这样,外祖母让他住在有九个孩子的小屋里,一住就是七年。他的外祖母说:“他没有吃的,就给他吃;他没有住的地方,就给他住。如果你还会跳舞,你就不要行走”。外祖母生来就是一个非暴力语言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