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煲了粗粮饭,小蓝居然跟我说她吃了三碗饭,还不忘感叹一句“能在家里吃一餐的感觉真好啊。”看到她满足的样子,再想想她每天回来抱怨学校的饭菜的样子,真是应我了之前常常跟她说的“你嘴巴那么叼,以后在外面吃你就没那么幸福了。”
开学之后,两个孩子都到学校吃午饭,我和胖子的午餐总是吃“随便”,甚至好几次我都是送完小孩上幼儿园回到家学习一会儿,觉得困了又去睡回笼觉,到了中午胖子弄啥吃啥。有时候会纳闷,我是一个勤劳的营养师啊,为何现在对准备午餐索然无味了呢?直到昨天胖子回来吃晚餐,我才想到,两个人的午餐缺了点什么。
在我们家,每个周末都是一家人最忙碌的,孩子要忙着训练或者比赛,胖子忙着上课。要说小蓝小学阶段她中午回来吃,小小蓝还没上幼儿园,一家人在周一到周五的午餐还是一起吃的,每天准备午餐吃什么都要忙个不亦乐乎。如今开学后,两个小孩都在学校吃午餐,我们两个老人家吃的都是“寂寞”。
这个周六胖子刚好有一个学生在饭点时间请假,尽管只有半小时,他说半小时够他回来吃饭。每天下午4点多匆匆吃完就出去上课,到晚上9点多甚至11点才回来,想想他也好久没有跟孩子们一起吃饭了。
当我去市场买菜回来,小蓝也刚好练琴回来,她主动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我就让她帮忙切胡萝卜土豆丁了。因为必须在爸爸到家前煮好,有个人帮忙倒是很不错的。在我刚刚将冒着热浪的蒸鱼端上饭桌的时候,胖子回来了,一回来就问“可以吃了没?还有没有别的海鲜?”
尽管匆匆不到10分钟的吃饭时间,也看到了他心满意足的背上背包出去上课。
我想,对于大多数平常人家来说,热腾腾的饭桌,就是幸福。
小时候,小孩之间最常聊的话题是“我家有多少人?”每次我都很骄傲跟别人说我家7个人,5个兄弟姐妹加爸妈。我们家吃饭也比较有仪式感,每天晚上都要7个人都坐齐了才开始吃饭,哪怕有个别人洗澡还没出来或者出去做点事情还没回来,等到冷了再热都要等着一起吃饭,也不会有人看中哪块好吃偷偷先吃一口这样的行为。吃饭时,我妈总会说“好吃的别人也喜欢吃,不要因为你喜欢吃就只吃这些,要留点给别人。”
后来,我明白,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坐一起不是为了那餐饭,而是为了一家人在一起的热腾腾的那种感觉——热爱生活是一种幸福。
至今,我的那些堂姐弟们,也总会说到很羡慕我家那个热气腾腾的饭桌,一家人有说有笑,好不幸福。
到后来,我们这5个人都发展了自己的小家庭,再次一起回到家一趟至少得3张饭桌才坐得下,即使人挤人,连孩子们都能感受到那种热热闹闹的快乐,“爷爷吃饭”、“奶奶吃饭”、“外公外婆吃饭”的声音此起彼落,两个老人家都幸福地享受着这份“皇帝”般的待遇。当我们全部人都回家的时候,老爸老妈特别开心,明明知道家里挤,还要请来我叔或者堂叔堂兄弟姐妹等来一起吃饭,不管是否节日。因为在骨子里我们就知道了,饭桌是一家人心灵凝聚的驿站,乐观好客的父母总是不吝将我们家这种快乐与幸福传达给身边的其他人。
正因为经历过那些热热闹闹的生活,儿孙围绕身旁的幸福,老爸老妈在晚年常常感到孤独与寂寞,尽管我们每天电话不停,电话里他们也常常各种欢笑,我想他们心底里的那种孤独与无奈,对过去那种热腾腾的幸福的怀念是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里,只是不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