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众筹”微信社群成立几天,空前活跃,每天都是几百条信息量。而且都是严肃认真的干货讨论。颇有些难以消化的意味。正如梁栋老师说:21世纪营销争抢的是“时间”。一个社群,短期内,激发如此多的讨论和内容,正体现了广泛存在的被压抑的需求。
昨晚长文总结“一届一中全会”抛了几块砖,引发好多玉。
新宇师兄对“众筹币”表示担忧,认为可能带来抵制的情绪。提出从田间地头直接对接餐桌,控制源头是基础。
明法师兄认为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如何建立信任系统,引发一致的认同,并提出《食品安全解决方案(草案)》。
茂杰师兄一篇长文,认为首先要解决“圈人”,要把“舌尖上的众筹”做成中国最大的原生态食材交易平台,服务好农民、城市中产阶级,在城市精准营销方面下苦功,引入有公信力的监督机构,引导政府扶贫基金和农民生产原生态食材,解决成本问题。
刘东师兄提供鸿袖会共享平台,提出真正做食品安全健康俱乐部,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食品;并提供食品报安全食品认证基地认证的资源对接。
红斌师兄再次提议众筹有机餐厅,引发认同。刘东师兄提供场地做体验式营销。场地体验+视频+PGS(参与式保障体系)方案浮出水面。
大家还讨论了,在刘东师兄提供的场地:东方梅地亚做健康食品市集,并对接妈妈社群。
短短时间,从源头的供应体系整理到流通环节的品控保障,市场端的精准营销开发,体验餐厅的架构设计,产业链模式框架浮现。
当然,在当前的供需矛盾和综合环境条件下,信任依旧是个众筹关键问题。包含两层主体的信任:
第一层主体是茂杰师兄提出的“圈人”的信任问题。首席架构师之间本着对于中国式众筹的共同认同,有相对一致的信任基点,但坦白的说,这层的信任基点目前也还在较低段位。毕竟大家因中国式众筹相聚,彼此尚无深入认识。如煌叔说,基于付出与贡献是比较简单的评判标准,但若无活动参与,深度沟通,信任的段位恐怕难以升级。此一层级,解决办法无他:岁月是把杀猪刀,能替代这把刀的,怕也只有通过共事,快速的磨合了。
第二层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突围。这层首先要求是供应端要有严格的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不同于官方的有机认证,应该是参与者普遍认同的一个标准体系,通俗的说是:靠谱的人共同制定的靠谱的标准。其次是传递这个标准体系,这个需要引入明法师兄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善这个方案;第三是需要有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充分沟通和交流的线下活动空间,健康食品市集或许是当下一个简单易行的手段。
在这两层主体的信任问题有基础的背书后,才能够深入去开展平台的众筹事宜。如袁世凯“小站练兵”,制度革新,严肃军纪,严格招募,从严出发,自律与他律结合,方可能在当下的食安困局中突围而出,奠定“舌尖上的众筹”的基础。